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新华 《教育》2013,(7):11
上海学生服被检出含有致癌物,17日深夜,涉事的校服生产企业海霞时装所在地浦东新区通过其官方微博称,质监部门已立案调查,教育部门已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学生暂停穿着学生服。事实上,早在去年上海质监部门公布的2012年度上海学生服质量抽检结果就显示校服合格率已不足五成,创下2007年以来的新低。而对于此次"毒校服"事件,上海质监局告知,对于上海校服生产企业没有明确准入  相似文献   

2.
本刊上海2月20日讯:上海"问题校服"事件持续发酵,上海市教委今天通过官方微博公布订购不合格校服学校名单,相关生产厂家随后将对不合格校服进行退赔、封存、撤柜、退换等处理。上海市教委下发关于加强校服采购质量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后,各中小学校认真对照市质监局公布的2012年校服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名单,  相似文献   

3.
地方     
《教育》2013,(10):13-14
上海:建立校服双重送检制度上海市六部门近日联合出台新规,严格对中小学生校服采购的规范管理,将建立校服双重送检制度、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和问题校服退赔和惩处机制。由上海市教委、市质监局、财政局、物价局、工商局、公安局等六个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若干意见》,明确中小学生是否穿校服、采购校服情况要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商定、及时沟通;校服出厂前,生产企业要送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校服出厂后,各中小学校应将校服抽样送检,合格才可发放给学生使用。  相似文献   

4.
时装公司生产的学生服含有有毒物质。消息称,质监部门已对此立案调查.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l所学校通知学生暂停穿着校服.并将采购的校服送检验机构检测。有关部门将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2月18日《东方早报》)  相似文献   

5.
微博短评     
正上海浦东的"毒校服"事件在全国不是第一起。相关部门透露,浦东的"毒校服"曾"3年4次抽查不合格"。"毒校服"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认识不到位是致命原因。相关部门一次次的重拳出击,都是着眼于事而忽略了事背后的人。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信任和温暖,这个观念不树立起来,查处"毒校服"事件就难彻底,类似的毒奶粉、毒馒头、毒文具事件,  相似文献   

6.
近日,上海市质监局在抽查中发现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演出服中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染料。浦东教育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公布了目前排查出的21所采购涉事企业生产校服的学校名单。目前,21所学校的26444套校服已全部暂停使用并送检,相关检测结果将在近期对外公布。(2月19日《光明日报》)对校服的议论历来有之。一者,我们的校服被称为"最丑的校服",看了韩  相似文献   

7.
宋新华 《教育》2013,(3):11-11
上海学生服被检出含有致癌物,17日深夜,涉事的校服生产企业海霞时装所在地浦东新区通过其官方微博称,质监部门已立案调查,教育部门已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学生暂停穿着学生服。  相似文献   

8.
马静 《教育》2013,(7):5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学生服含有有毒物质,其供货的有"浦东三四十家学校"。对此,浦东新区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浦东发布"发消息称,质监部门已经对此进行立案调查,浦东教育部门进行了排查,已经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通知学生暂停穿着学生服,并将采购的学生服送检验机构检测。(2月17日《东方早报》)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南京市一所中学要给学生定做"韩版"校服,结果却因为男装太帅、女装太靓,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会因此早恋,而放弃了这一计划,最终不得不将校服改回了运动服。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人认为校服太漂亮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习和成长;还有人认为,学生校服普遍设计呆板,样式陈旧不美观,不适合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穿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地方     
《教育》2013,(19):13-14
上海:校服生产实行企业与学校"双送检"制度近日,上海市教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台中小学生校服抽查及送检流程,明确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主要指标连续两年不合格的企业、拒不配合检查的企业将被列入"黑名单",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08,(8):14-14
广东佛山一些学校的夏季校服,用料较薄,多为白色,导致女学生的内衣若隐若现,特别是在上体育课后,湿透的衣服更加让她们难堪。女学生不愿意穿校服,家长们对此也表示不满。教育局答复称,要等“新一轮校服招标再同中标企业协商解决”。  相似文献   

12.
宋亮 《教育》2012,(22):24
《义务教育法》规定家长有让孩子接受9年教育的义务,但家长有义务的同时有哪些对应的权利和权力?对此,国内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给出明确规定。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礼智认为,"家长应有教育权。"教育部日前公布《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就是首个聚焦"现代学校制度"的官方文件。其中提出,"学校实施采购校服、订购教辅材料、组织活动、代收费用等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正>1.今天下雨,我骑车差点摔倒,好在我一把把把把住了。2.来到杨过曾经生活的地方,小龙女动情地说:"我也想过过过儿过过的生活。"3.校长说:"校服上除了校徽别别别的。让你别别别的,别别别的,你非别别的。"4.多亏跑了两步,差点没上上上上海的车。5.用什么样的毒毒毒蛇会把毒蛇毒死呢?6.水好凉,我有一点想一点一点一点一点地喝。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春季开学在即,不少学校将启动春季校服征订工作。对此,成都市专门要求中小学在是否选用校服问题上要广泛征求本校家长意见,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商定。同时,学校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穿着或购买校服。当前,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统一着装上学成为国内中小学校的普遍做法。但在部分地区扔存在校服标准较分散,管理部门协调不紧密、学生及家长参与度低等问题。对此,成都市教育局专门发文规定,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选用校服方面应广泛征求本校家长意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关于校服.校服是我们每天的装束,整洁干净的校服能体现我们学生、我们学校的精神风貌.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有很多同学不爱穿校服,认为校服款式老旧不时尚,不能体现我们中学生的美.那么到底中学生应不应该穿校服?我们今天对此话题进行辩论.下面,进入辩论的第一环节,有请正方、反方分别做立论陈词.  相似文献   

16.
上学不穿校服。在德国的小学校园里,孩子们穿的是五颜六色。学校从不要求学生穿校服上学,也根本没订过统一的校服。目的是为了体现“个性化”发展,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个性”、发挥“个性”。  相似文献   

17.
NEWS     
泰国女生校服性感引众议 泰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着装的国家,仪容不整就会受到强大的公众压力,但泰国女大学生的新校服却显得很性感,这让不少人费解。对此,泰国教育部的解释是:新校服设计是“与国际接轨”,尤其是与西方国家的流行时尚接轨。  相似文献   

18.
校服是中小学学生身份的一个代表符号,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校服应体现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但是,今天很多学校的校服还保持着"整齐划一"、"运动为主"的服饰模式。笔者就昆明市某高中高三学生对校服的看法进行了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校服变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校服是陪伴学生求学生涯的重要"装备",承载着每个人在校期间的美好记忆。校服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代表学校的整体形象。校服是一种学生身份的标志,是与一个人的义务、责任和形象相联系的。如何从文化角度挖掘校服的价值,让学生领受校服的馈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古铭 《教育文汇》2006,(5):21-22
话题:南京一学校竟下“必须”令,学生一次要买11件校服据《南京晨报》报道,南京六合区高级中学附属双语学校的部分学生家长1月11日向报社反映,称学校通知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新学期必须订购11件新式校服,为此他们感到不能理解,因为去年这个时候,每个学生也向学校订购了两套新校服,到现在校服还是新的。学校对此解释说,推行校服利于学生养成勤俭朴素的美德,校方绝不赚一分钱回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