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关注“人”到解放“人”,是曹凤华最近悟出的道理。 束缚过多的教育只会扼制孩子个性的发展,侨谊幼儿园培养的孩子不能失去个性、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必须学会选择。为此,曹凤华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一日活动中束缚孩子的环节。比如座位由老师指定改为自由选择。午餐一改“统配进餐制”,让孩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平常人即心地平和、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平常人具有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让孩子快乐地成为自己.而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孩子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快乐"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荣洋 《家教指南》2004,(8):56-57
破碎的婚姻1982年夏天,马凤华和她的邻居、同学沈向东喜结良缘。1983年2月1日,他们的爱情结晶沈磊出生了。这个健康、美丽的胖小子,给马凤华夫妇带来了极大的欢乐!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两个人的性格差异比较大,“家庭战争”从小到大,没有一天平静,终于在1991年“演绎”成离婚的悲剧,马凤华一人承担起抚养儿子的重担。从破碎的婚姻中挣扎出来的马凤华身心俱疲。有人劝她:趁着年轻,再找个男人重新组合个家庭,也可减轻她的负担。但为了孩子不受歧视,身心健康的成长,她谢绝了一切亲朋好友的劝说,咬紧牙关,和儿子相依为命,开始了艰难困苦的生活。艰…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数学课堂中的"变式活动"围绕一两道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讨论和思考,能帮助学生摆脱"题海"的束缚,养成良好的质疑、多思的习惯,提高类比推理的思维能力,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但是在很多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价值发现与人的个性解放.五四启蒙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倡导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提倡个性主义,将国人从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解放",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0年后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认识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澄清有关个性主义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个性是作文的灵魂,但是作文个性目标却长期被中学作文教学漠视,造成了职院新生作文缺乏个性.中学作文教学漠视作文个性教学的宏观原因主要有"语文工具论"拒绝学生个性;"典型性原则"束缚学生作文个性;"应试教育"冷落学生作文个性等.  相似文献   

7.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由于人的智能特点的不同,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将使具有特点的孩子及早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形成个性化习作是习作教学的真谛,是广大教师习作教学的共同追求。我们要从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还学生一个"乐写、敢写、善写"的空间。让我们带着一种期待,点亮孩子个性习作的灵感,欣赏孩子带给我们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楔子 场景一:下课了,二(6)班的吴溪拽着语文老师曹向华的衣角连声叫着:"妈妈,妈妈!"曹老师放下手里的书,理了理孩子散乱的头发:"吴溪,你怎么了?我是曹老师."吴溪的妈妈在外打工,长期见不到妈妈,孩子脑子里产生一种幻觉,只要看到跟妈妈有点像的,就会跑上前去叫妈妈.  相似文献   

10.
思想词汇     
个性中国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首先是人著名作家池莉向中国家长传统的教育思维开炮。8月14日,池莉在上海签售新书《来吧,孩子》时,批评中国人教育子女的逻辑不仅是错误的,而且非常愚蠢。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孩子是什么。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中国的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更多的是将孩子视作工具,将他们朝一个公共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目标培养,而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特征:个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莫让孩子成为"套中人"》,这是一个很有思想冲击力的论题。此处的"套中人",即那些思维被束缚、被禁锢,个性被忽视、被打压,创造力被放逐、被扼杀的学生。笔者以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用真诚与智慧为语文  相似文献   

12.
晓喻 《家庭与家教》2007,(12):14-15
如果问爸爸妈妈们想要养育出怎样的孩子时,得到的答案都不外这两个:聪明的孩子、个性好的孩子.什么叫做"个性好的孩子"呢?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活跃、积极,具有行动力,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应该就会被认为是个性好的孩子吧.但,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3.
鲁迅散文很好地表达了他的素质教育思想,其内在基本线索就是: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教育对孩子天性、个性、创造性的扼抑,呼吁现代教育把孩子看作"将来的'人'的萌芽",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完全的人".鲁迅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教育要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是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即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但是不同的学生因环境、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其个性也各不相同,因此班级管理难度较大。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比较权威,所以"一刀切"的习惯培养方法比较省时省力,容易操作。但每个孩子的个性中都隐藏着未来发展的无限潜能,如活泼好动的孩子身体灵活,可能是未来的运动员;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孩子性格耿直,可能是未来的评论家;脾气倔强的孩子有着执着的秉性,容易在某一领域研究出一番天地……如果用"一刀切"的做法会泯灭孩子的个性,还可能让孩子成为"两面派"。要让每个孩子的个性扬长避短,保留他们个性中的好的方面,就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增添了很大难度,难在需要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没有表现出来的好品质的个性,并将这种个性优化发展。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应当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势利导,为每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斯宾塞曾说过:"个性是一个人最大的需要和最大的保障。"对于个性的塑造要从婴儿时期开始,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是幼儿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游戏是广受孩子喜爱的活动,其内容形式符合其年龄特点,不仅接近幼儿生活,能满足其心理需求,还能解放孩子天性,引导其在深入过程中收获体验,无形中促进良好个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应摒弃一切束缚人的个性发展、扼杀人的独创性、削弱人的生机与活力的教法.教学中,要运用个性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把握自己的情绪、情感、能力素质、内心体验,并积极去思维、去实践、去品味.  相似文献   

17.
对“特长、兴趣”的狭隘理解,往往是对孩子个性与潜能的束缚。任何一种技能,都不应成为孩子未来成才的赌注和筹码。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个性"这两个字越来越时髦.正像孩子们爱说的一句话:"让我成为我!"或者"我是特别的!"如果一个孩子把大海画成红色,而不是蓝色,他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也许还会因为有所发现、独树一帜而受到表扬.老师鼓励孩子个性的发展并尊重孩子的想像力.与众不同是一种骄傲,犹如鹤立鸡群.  相似文献   

19.
现在许多孩子的作文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孩子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不到少年特有的稚气与眼光.看不到敏感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读不到鲜活灵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作文中没有孩子,没有灵魂,没有个性和个体,有的是千人一面的"格式化的人",有的是急功近利和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20.
"阳光少年"是充满生命活力、天真活泼、健康向上的,是善于团结合作、与人交往、文明礼貌、开朗大方的,是拥有自信坚强、乐观开放、勇于创新的少年.而能够促进"阳光少年"成长的"阳光教育",则必须是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它能让校园充满快乐,能让孩子有自由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走进阳光,个性张扬,快乐成长,能为孩子构建积极自主、快乐合作、愉悦发展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