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幸福感有三种研究范式: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幸福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三次重大变革:情绪幸福感与认知幸福感的融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融合、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融合。目前幸福感研究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未来应着重推进幸福感整合模型研究、本土化研究及幸福感干预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2.
幸福感的研究一开始就具有两种倾向:以快乐论为哲学基础的主观幸福感和以实现论为哲学基础的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过去一段时间幸福感测量的主流理论,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出现和发展动摇了主观幸福感的垄断地位,使得当前幸福感的研究由侧重主观体验和感受向追求自我实现以及社会存在价值对人存在价值的意义转变.幸福感研究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题,幸福感研究的上述趋势促进了积极心理学从关注情感体验的幸福观向关注人生丰盈蓬勃发展的幸福观转变.  相似文献   

3.
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认知评价角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从情感体验角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平衡的结果;从形式上,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从内容上,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财富、人格、文化和年龄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格理论、比较理论、目标理论、适应平衡理论和认知动机理论作为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解释。情感评估模式和认知评估模式成为主观幸福感测评的两种基本取向。当前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着"研究领域分布不均"、"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具有还原论和简单化倾向"、"主观评价与客观标准分离"等方面的不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有融合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时期幸福观的基本框架是理性主义幸福观和感性主义幸福观。沿承不同的哲学基础,现代心理学幸福感的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主观幸福感(SWB)与心理幸福感(PWB)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主观幸福感把快乐定义为幸福,侧重个人的主观体验;心理幸福感把幸福理解为人潜能的实现,从人本质和人发展的角度诠释幸福,使人们对幸福感的理解更为全面和深刻。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体育锻炼总量和体育锻炼持续时间长短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双重影响,可以发现,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体育锻炼量和体育锻炼持续时间长短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都有明显的影响,即体育锻炼量越大,主观幸福感越强,心理幸福感中良好关系和环境掌控的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6.
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具体介绍了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在理论基础、研究取向及对工作绩效影响方面的一致性;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因果关系以及心理资本作为调节变量与中介变量影响主观幸福感;文章最后指出了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在内涵结构、相互关系、领域划分以及本土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现代主观幸福感研究主要解决主观幸福感的本质、影响因素、心理机制、测量等问题。研究趋势从描述研究到理论构建。从外在因素到内在因素再到二者结合,测量方法多样化,研究本土化。主观幸福感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结合趋势。为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转型与建构:西方幸福感测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幸福感测量研究从快乐论与实现论两种哲学思路出发,分别形成了情绪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等理论模型与测量体系,实现了测量指标从主观到客观、从快乐到意义、从个人到社会、从分立到整合的几次重要转型,勾画了幸福感测量发展的完整风貌.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旨在探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四所中学271名有留守经历中学生和300名无留守经历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维度,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加入心理弹性后下降.结论:心理弹性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现状的主观评价和心理体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良好的心理水平对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测试法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较低,且大四学生由于毕业设计、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低于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末,绥远发生严重旱灾。省内外慈善团体积极投入赈灾活动。华洋义赈会和各级红十字会组织也进入救灾组织行列,华洋义赈会还斥资修筑民生渠,以赈民生。  相似文献   

12.
英文摘要     
China 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ssion during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相似文献   

13.
刘巍 《唐山学院学报》2019,32(2):77-81,94
华洋义赈会于1920年代在河北省发起了农村合作运动,试图通过合作社的建立和运行为基层农民提供资金。作为民间组织,华洋义赈会成为当时合作社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合作运动的推行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受制于当时农村社会现实的羁绊,华洋义赈会的实践并没有真正解决底层农民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华洋义赈会是民国时期由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以在中国开展慈善事业、从事赈灾、倡导并推动农村各项合作事业及社会公共事业为主要工作的社会团体。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中,该会最早提出防灾重于救灾的理论,最早把西方互助合作思想与中国农村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大规模合作实践的先河。它创办了独具特色的合作教育讲习会并连续举办十余年。它筹办并参与主持了三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推动了全国乡村运动的发展。对于该会当年改革中国农村的理论和实践,应该给予全面的认识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30年代,合作思潮演变为一场规模较大的合作运动。由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湖南分会举办的合作救灾实现了农赈和合作制的联姻,颇有声势和特色,且影响深远。在湖南合作救灾事业中,各种社会力量纷纷卷入其中,并力图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导、制约运动的发展方向,这就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其发展道路始终充满着艰辛与曲折,湖南合作救灾事业终究未能摆脱国民党专制政治的束缚和制约,最终蜕变为国民党官僚垄断资本对农民进行经济盘剥的工具,其历史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邓拓先生《中国救荒史》及民国报刊关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云南大理地震灾情不确记载与报道,根据《民国十四年三月云南大理凤仪等属震灾报告》《云南大理凤仪等属地震区域图说》《云南地震考》和《民国十四年四月云南三迤各县荒灾报告》等一手资料,对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强烈地震的次数、灾区范围、死伤人数等予以补正,提醒后学注意经典著作和报刊中可能存在的作者自身难以控制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济难总会是中国济难会的省级基层组织,其宗旨是为参加解放运动而被难的革命者提供精神上、物质上和法律上积极的帮助。土地革命时期,广东省济难总会在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按照既定的救济原则和标准,采取种种灵活的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为广东的土地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光绪初年,“丁戊奇荒”发生.江南绅士募集巨款,跨境赴华北赈灾,是为晚清义赈.李金镛是这批绅士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先后在苏北、山东和直隶主持赈务,对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中国边疆危机严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人们开始重视边疆问题。国民政府要求边疆省份设置边政研究机关,聘请专家,搜集资料,研究设计边疆建设问题,以作为政府参考。云南省于1943年成立了“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该机构成立于抗战后期,作为国民政府管理云南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对当时云南边疆民族问题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其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团结云南各民族人民争取抗战胜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洋政府时期,华北地区灾荒频仍,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随着政府控制力的减弱,国家赈济职能衰退,民间慈善组织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替代政府行使救济灾民的职责,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一旦遭遇天灾,对农民的生命财产将会造成巨大的打击,以中国红十字会和华洋义赈会为代表的民间慈善组织,以挽救生命为职志,勇于挑起慈善救济的重担,并把以工代赈、教养兼施等西方慈善理念引入到我国,改变了传统灾荒赈济模式。当然,民间慈善团体的赈济效能并非完美,他们所筹发的善款、物资相对于庞大的赈济支出而言微不足道,但他们传播新式慈善理念和救济方式的行为,有效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推动了民间力量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