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礼》注与《毛诗》的关系体现在三《礼》注与《毛诗》经文、《毛诗序》、《毛诗传》三方面的关系上。通过对郑玄所作三《礼》注的考察,可以发现三《礼》注中引《诗》、解《诗》不仅用“三家《诗》”,同时也涉及《毛诗》经文、《毛诗序》及《毛诗传》,已经初步显露出融合今古文《诗经》学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的诗篇,十之八九不能确定其具体时间,事件和作。两千多年以来的《诗经》研究,大体上是在确定诗之能指。用隶书传授《诗经》的三家诗,在这一方面很有典型性,而后来居上的古(小篆)毛诗又何以言外呢!赋诗制度与《诗集传》是诗之能指的成功范例,但是它们带着时代的局限性。今天的人们学习《诗经》,既要珍惜传统,又要找出适合今天的时代要求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林祥征 《职大学报》2015,(3):98-100,104
刘著认为,《诗》由文学转向经学的历程是:1.会盟燕享賦诗言志的春秋时代,展现诗的文学灵动性;2.战国时代,由"诗"升为"经",肩负起传承礼乐文化的历史使命,并广泛地渗透于儒学的理论架构之中;3.周秦之际至汉宣帝之前,《诗》之经学研究开始启动,并逐渐经术化;4.元、成之后至东汉结束,是经学极盛与成熟期,出现许多经学流派和大批量解经之作,其时章句之学的昌盛也是经学研究成熟之标志。  相似文献   

4.
《毛诗正义》虽属传统的解经范式,但其对《诗经》艺术表现特征的总结引人注目。在情志合一、直言非诗的理论基础上,它对《诗经》章法结构、用韵情况和赋比兴手法等做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作为唐朝一代推崇的先驱,萧颖士对整个古文革新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浓郁的引《诗》、仿《诗》"情结";而这无不与萧夫子"宗经尊儒"的经学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后人对于萧诗也有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对于《关雎》主题的解释,历来学者们都是众说纷纭。春秋时期,孔子论诗将礼乐文化相结合;汉代却产生分歧,鲁齐韩三家诗将《关雎》定义为刺诗,而毛诗却定义为美后妃之德;清代方玉润解释《关雎》为房中乐;近代的胡适、闻一多等学者仅仅将其看作爱情诗。但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是读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与当时社会思想相符合的一种解释,综观《关雎》主题的变化,更深刻的反映出思想解放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7.
在《荀子》一书中,引用《诗经》有83处。除大量引《诗》外,还有一些论《诗》的内容,这都明确地反映了荀子的一些诗学观念。荀子既谈其内容和旨意,又将其统摄在圣人之道之下,视之为道的载体,指导人们修身、从政,很大程度地将《诗》道德伦理化和政治化了,为汉兴以来《诗》的经学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对《关睢》传的分析入手,对毛诗派的比兴观念进行“现象还原”,整理出经毛诗派整合过的“六义”比兴的具体样态。从对毛诗派传诗方法内在矛盾的揭露入手,探究了毛诗派对比兴进行如此整合的必然性。在中国文学思想发展流程中,估价了毛诗派比兴整合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代姚际恒、方玉润认为《小雅.采薇》中有既归之词,方遣又不可逆料归期,以及"一月三捷"的事实,又有情景交融的景色描写,因此断定非"遣戍役"之诗,提出"戍役还归"说。然而结合宋代朱熹《诗集传》与段昌武的《毛诗集解》,可知清之前人早已论述了采薇以计时、戍役期固定、三捷是约言、雪景是预设等。因此姚、方二人的论证仍值得反思,他们的说法有助于从艺术境界上理解《采薇》,然而一旦涉及诗作的创作背景及内容时,就显得漏洞百出。  相似文献   

10.
周代文化是礼乐文化,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石。周代的礼乐文化与《诗》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诗》既是礼乐文化的产物,也是礼乐文化的载体。因此礼乐文化显性或隐性地观照着孔子的《诗》学观念,影响了孔子《诗》学观念的走向和特征。  相似文献   

11.
浅析毛泽东体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同志的体育思想, 旨在使新时期的体育工作者树立信心, 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15名某科研所科技人员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女性科技人员参加锻炼的比例低于男性科技人员科技人员,30岁组的科技人员参加锻炼的比例低于其它年龄组的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成熟防御方式正相关,与中间防御方式、不成熟防御方式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正相关,并且"经常锻炼组"和"偶尔锻炼组"在中间防御方式的隔离因子和心理健康的敌对因子上显著低于"从不锻炼组".表明:参加锻炼有助于科技人员改善防御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晚年平等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晚年主张政治平等、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这些平等思想包含了一种类似于传统平等观回归的倾向 ,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毛泽东同志“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强调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思想 ,总结了素质教育的特点 ,提出了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探索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霍松林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大学时期发表于《中央日报》的一系列关于杜甫的学术论文,体现出注重文本、以理贯之、注重考辨、态度谨严等特点;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霍松林先生在青年时期就已奠定的治学思路和方法,这都给从事文学研究者以指示门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倦怠是指个体资源与环境要求之间的不平衡,运动员出现即时的、短暂的身心紧张反应,当长期难以有效恢复时,压力反应不断积累,并逐渐发展成以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为特征的身心症状和功能失调状态. 它与过度训练综合症、压力、抑郁等现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研究者差别对待. 目前,已有多种理论模型对运动员倦怠进行解释,包括认知—情感压力模型、消极训练压力反应模型、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运动承诺模型和整合模型. 同时,也有研究者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对运动员倦怠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未来可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考察影响运动员倦怠的外源性因素,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哪些心理资源有助于抵抗运动员倦怠,在研究方法上可采用纵向追踪和质性研究,积极开展运动员投入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了过去40年运动人体科学发展历程,认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该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综述了基因组学与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学与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由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相继建立,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的逐步完善,对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未来可能会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对运动与人体适应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因此可能出现“运动基因组学”或“运动蛋白质组学”的概念,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运动营养基因组学、运动员基因选材和基因诊断、运动员机能评定的生物芯片以及兴奋剂检测的生物芯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专业文献信息的检索与管理在体育科研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文献信息的检索、全文的获取和文献信息的管理三个方面出发,简要介绍了目前可为体育科研工作者所利用的技术与软件,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科研人员更为快速、高效的获取和利用所需文献信息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传统高原训练、HiLo训练与间歇性低氧训练之理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原训练得以迅速发展,其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逐步完善,训练方法也不断改进,并发展出一系列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HiLo训练和间歇性低氧训练。这些方法在沿袭高原训练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摒弃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效利用其优势,为科学运动训练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文旨在从理论上分析和比较这些方法的利弊以及改进、完善的基本思路,为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和教练员进行深入研究和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与体育教学研究结缘于1980年代后期.已进行的主要研究议题涉及"体育课堂社会"理论等6个方面.该类研究目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关注体育教学内部系统的社会学特征,而忽视体育教学与其外部社会之间的联系;二是在关注体育教学内部系统的社会学特征时,重视对教学中"动态"的社会交往特征的研究,而忽视对处于"静态"的师生角色结构、课堂文化等特征的研究;三是研究整体上表现出横向集中发展,纵向深入不足,表层的重复探讨现象较为严重.该研究在未来应加强对影响体育教学系统运行的外部社会环境的研究、对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的生成机制的研究和对体育教学自身基本矛盾的社会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