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从四千年前古代人简单的冲茶、喝茶,直至现当代文学等各类艺术作品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诠释,其内涵和价值对现当代主流文化的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基本概念的阐述,对茶文化多重特性和内在含义加以合理分析,以贾平凹、鲁迅、老舍、梁秋实等文学大师文学作品对茶文化的诠释为例,深刻探究了茶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多角度的阅读分析,得出鲁迅本人对传统民族文化和精神糟粕的否定,折射出鲁迅对"吃人"恶习流传不衰的根本原因的解剖和反省的思想认识,更由鲁迅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深思熟虑的艺术形象"狂人"的写作,揭示了中国封建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鲁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探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中的鲁迅文化精神基因,尝试构建精神基因分析的新视角,其意义已不局限于女性文学研究,预期着一种方法论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它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我们在欣喜它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对传统的东西的解构。而文学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自然不可避免这种命运,它不经改变了文学的表现形态,而且在逐渐否定文学的传统功用以及我们对文学原有观念的认同,甚至对本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与挑战。于是,本文就以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创作为例对全球化对文学的影响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探讨鲁迅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关系.鲁迅对弗洛伊德学说影响下的 20世纪现代文艺观是有所借鉴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说,鲁迅经历了一个从接受影响到分析批判到借鉴运用的过程.他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在分析批判弗洛伊德学说的"偏见"的同时,并不是简单地抛弃这个学说,而是实事求是地吸收、借鉴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科学合理的成分,运用到自己的文艺评论、小说和杂文创作中,并在现实斗争需要时,用它来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鲁迅的创作是科学与文学相互影响进而丰富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6.
当代"反思文学"思潮承继了鲁迅的理性品质和敢于直面人生的精神,对文革及更早的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大胆的质疑。另外,"反思文学"和鲁迅在对人及人性本质的探询上存在诸多暗合,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爱情的反复诘问、对自我的深刻解剖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雅"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它的产生是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长期漫染、熏陶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我们理解"雅"的审美内涵.也必须以此为前提,否则就难以真正把握"雅"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翻开现当代各种文学史教材,除开评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外,绝难找到有关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论述,似乎现当代诗歌创作仅新诗一枝独秀一样。事实上,被称做文坛盟主的鲁迅极少写新诗,他一方面大力鼓吹要扫荡封建旧文学,一方面却创作了六七十首文质并茂的旧体诗佳作。性喜吟咏,兴到挥毫的郁达夫写旧体诗词更多达六百来首,也几乎不写新诗——而他们二人均为白话文学的骁将。即便许多反对旧形式并以新诗享誉文坛的优秀作家、诗人,到了中晚年亦大多致力于旧体诗词创作,并且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如今各地的诗词学会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然而学术界对此现象却采取了令人奇怪的态度——不予理睬,这实在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诚与爱"穿越了鲁迅所有的文字和语言,是鲁迅文学的一个原理性的存在。本文分析了鲁迅文学中"真诚与挚爱"精神的产生及根由、文学创作态度以及实践过程中真诚与挚爱的具体体现,力求重新挖掘一个伟大文学家的内心世界和文学态度。  相似文献   

10.
作为鲁迅笔下重要的动物意象,猫头鹰可以说是鲁迅神形毕肖的自我形象标记。鲁迅认同并自命为猫头鹰,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反叛。与猫头鹰一样,鲁迅是属于黑夜的,他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他对黑暗的反抗上。他是"无声的中国"的呐喊者,又是一位参透了人生虚妄的孤独"存在者"。  相似文献   

11.
高静 《职大学报》2006,(1):140-141
《大学语文》教学是对具有典范性的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的精品进行阅读、分析、鉴赏。《大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是“激趣、养习”;重点是“思维、表达”;目的是“感悟、人文”,深化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2.
外国文学课程在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中日渐被淡化,原因在于外语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各种欠缺.凡此欠缺极大地影响了外语专业学生对世界文学、全球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延宕了他们对中国当下多元文化观念与入文精神的构建。应采取规避措施改善外国文学课程的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13.
文学即人学,人性变幻莫测,写出共同的人性,才是最高的文学。芥川龙之介和鲁迅两人是近代东方文学中最善于揭露人性的作家,他们在作品中审视、剖析人性,在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中,芥川觉得"人生比地狱还地狱",鲁迅也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芥川关注的是最普遍意义上复杂的人性,鲁迅在对本民族的精神品质思考的同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文学民族性建构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文学是在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张力中发展的。新文学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建构文学的民族性。其理想的状态不是简单地确认和复归传统,亦非模仿和移植外国文学,而是在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下重构。它要以多种文化为参照系,穿越中西文化的壁垒,在人类性的高度上重新理解民族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和研究中对其进行取舍,以具有民族独特性的文学来表达具有世界共通性的文化精髓,达到民族性的借重和人类性的超越。新时期文学对此进行了自觉的实践,其成就和不足都对当下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众文化尤其是大话文化解构和重构了包括《水浒传》在内的文学经典作品。大话文化对《水浒传》的解构、仿写、戏拟、拼贴、混杂、戏说甚至歪说、恶搞等本质上都是当代文化消费主义在经典诠释过程中的反映和体现。人们从大话文化的视角对文学经典所作的阐释和改编,也是《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在当下的一种存在方式,有其时代的合理性,所以不宜完全否定。当然,恶搞经典也带来了负面作用和不良影响,为了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该对文学经典的"恶搞"予以理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当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体育文化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又深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那么如何在当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这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涵和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及时代逻辑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要坚持"双创"的基本原则,与时俱进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将其特质凝练和展现出来,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体制与机制,进一步挖掘其时代价值、提炼其具有国际传播意义的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互鉴,为建成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进一步筑基。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界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和梳理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处境,文化传承研究中的"反侵略意识",中西方体育文化交融的本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是:当代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有忧患意识,在文献中表达了"反文化侵略"的思维倾向。西方体育文化元素在中国的大地上的普及的实质并不是体育文化的单向扩张,在融入中国文化同时就被注入了传统体育文化"内核",体现了文化平等交融。中国传统体育元素在世界范围的影响非常深刻,主要是借助于西方竞技体育"内核"进行繁衍,而民族传统文化"内核"没有随之发扬。总之,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与国外体育文化从本质,是一种自然的文化交融,体现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对待体育元素,各取所需,为己所用,构建着中外体育文化的交融与互惠特征。  相似文献   

18.
审美范畴是特定美学体系的组织细胞."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重要的范畴之一,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然而,在当下消费型的审美文化中,"仿像"却对它进行着不断的消解.在"意象"与"仿像"的比较中来谈两种不同的审美活动给审美主体所带来的境遇上的转变,并从中思考传统与当下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诗教"一直在中国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尤其是诗词学习的重要讲话已在全国学校掀起传统教育的新高潮,也带动了全国教育中关于古诗词教学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的重要策略,古诗词教育作为传统教育中的最大亮点,是提高当代青年修养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习近平总书记的"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的指示,更是进行现代青年思想品德教育新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温斌 《职大学报》2016,(4):33-36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学并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地域文学,它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文化属性划分的一种结果,与草原文化密切相关,而草原文化又和游牧文化相辅相成。不管是游牧文化、草原文化,还是草原民族,均体现着"草原"这一本质属性、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