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化的明古国。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无不渗透着化积淀。今日的中国,城市化建设同样是一个沉重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城市建设、管理和开发商,背负这一神圣使命,开始了对城市化的追求和建树。  相似文献   

2.
宜宾是中国历史化名城和酒化名城。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物,翔实地记录了宜宾酿酒的漫长的岁月,书写了宜宾酒化的光辉篇章,成为后人了解和探索酒都宜宾及中华酒化史的一个多棱镜。  相似文献   

3.
“兵法社会”与“兵法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历史化一个鲜为人知的潜在的基本特征,是“兵法”、“兵法社会”和“兵法化”。有道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并且是一小半。还有那另外一大半应当是:“一部‘兵法’收天下”。  相似文献   

4.
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孔子决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还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仅就后一点来说,孔子就够令人羡慕的了,据说他有门人三千,最有成就就有72人。而且,孔子常与学生燕居闲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中,中国兴起了两次大规模的“化热”。本通过对这两次“化热”的历史考察,认为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连续和渐进的,同时说明化的发展是多元的和相对稳定的,并不存在单一的化形态和一成不变的化模式。指出只有在开放的化环境和竞争型的化机制中,各种化因素才能充分地交融、优化,新的化因素才会不断产生,化肌体才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孙津 《东方文化》2001,(6):85-88
1.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农村的转型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农民化的裂变。一方面,农民问题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农民人口的众多,众多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历史地形成了中国的农民化;另一方面,农民或农户正朝着原子化方向转变,这种变化大大削弱了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力量。这个矛盾,或说农民化的裂变,将从根本上制约农村改革开放的前途和发展模式。但是中国农民化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除了对化很难有确切的定义之外,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  相似文献   

7.
论金沙江文化与文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化是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明的起源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所谓金沙江化,是指金沙江的流域化。作为一种流域化,金沙江化具有自身的各种特色。从史前化到青铜化阶段,金沙江化均具整合与不整合的流域形态,其基础在于不同的地域类型。金沙江明的起源时代,相当于它的青铜时代,青铜化十分发达,但仍在国家制度之外徘徊。汉代政治化的扩展,把金沙江各族纳入明社会,成为中国明一个重要的亚明区。  相似文献   

8.
论川西古典园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川西曾经活跃过许多对巴蜀地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自古蜀国以来,祭祀这些历史名人的祠庙历代屡有兴建,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罕见的名人祠庙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由川西历史名人祠庙衍化而成的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江南人园林并立为中国的三大古典园林群落,显示着它独特的、突出的价值。川西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保留着一个魏晋唐宋明清的历史系列;川西古典园林还从侧面反映了川西地区的历史变迁过程,蕴含着社会政治、经济、化的丰富信息,显示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川西古典园林有着丰富的化内涵,凸显着巴蜀人民的化心理和精神追求。川西古典园林还在“北雄南秀”的中国园林之外,别具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9.
近读鲍绍林先生《明的憧憬》,引起我对于化全球化的一些遐想。全球化是目前人们谈论得比较多的话题,人们对于全球化有各种见解:有的说全球经济可以一体化,化不可能一体化;有的说化一体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因为全球化不是一个纯经济性质的运动,而是一个综合的运动,是一个通过经济扩张而推行西方政治理念和化价值的历史过程,这些争论和分歧确实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滇中文化》2004,(2):29-29
《滇中化》是玉溪市化局主管,市化馆(原市群艺馆)主办的群众化内部刊物。原刊名为《玉溪革命艺》、《玉溪化》、《溪苑》、《玉溪群众化》等,办刊历时三十多年。是玉溪市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刊物,几经易名,但其为群众化工作服务的性质一直没有变。《滇中化》从1988年以来  相似文献   

11.
谢泳 《东方文化》2002,(4):112-119
一个时代的政权突然发生转换后,它在化上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是研究中国当代历史不能回避的问题。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化上的要求,是适应它的意识形态,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按说,一个时代政治转换以后,大化上是较难突然完成的,但5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突然转型,对于知识分子的适应来说,好像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观察50年代的出版物会发现,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他们思想上的变化,当然我们不能把他们那些表态性的字和他们的思想直接等同起来,但知识分子在极短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是值得注意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东西方化比较学是一门庞大的学问。既然化包罗万象,化比较也就涉及方方面面,比如体育。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是:比较西方明史来说,东方明史中缺少体育的观念和精神。甚至我在想,为什么在古老的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没有过古希腊那样的体育竞技大会——奥林匹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对长江化及其明研究已成为时尚,学术界普遍认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其化与明贯穿着整个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历史进程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作为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其化与明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对金沙江化客体,包括地理、民族及各时代考古发现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藏东川西高原峡谷区,即“藏彝走廊”,是一条神奇的化沉积带。笔首次概括出这里的七大历史化特征,并首次以“母系化带”、“猪膘化带”、“牦牛化带”、“笃苯化带”、“重屋化带”、“石棺葬化带”、“藏缅语多元语言化带”为题,分别加以论述。提出:典籍所载“嫫母”为今白马人图腾和先母祖之一;第一个方相氏出于今白马人先民;峡谷一线民族崇拜的是同一个女神;“康”之新释;昆仑即是牦牛;习用猪膘的民族先民是农业的发明等等,对藏彝走廊的诸种历史化现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阐释。  相似文献   

15.
很显然,本的主题实际暗含着一个基本的化判断,即:在中国化与域外化(包括宗教)的开放性沟通中,西方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化,要比其他类型的宗教化更容易进入中国化传统,构成儒家主导之中国多样性化生态中的有  相似文献   

16.
被人们称为“中国西部龙”的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化是长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息在金沙江流域的各族人民不仅创造和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化,而且都认同是“龙的传人”,有着悠久的龙崇拜(包括蛇、鱼、马等灵物崇拜)的传统习俗。金沙江流域自古盛产黄金,所以又被称为“中国西部金龙”。同属于古蜀明不同阶段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村遗址先后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黄金器物。过去,其来源被认为是一个谜。深入开展金沙江化研究,也许能为解开“黄金来源之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文化心态与两种“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健 《东方文化》2001,(1):44-48
当我们讨论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活力时,最容易看到的,首先是经济的活力,其次是政治的活力,而化的活力,则似乎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人的道德状况,精神生活的个性与自由问题,这本是化活力的核心问题,但在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化却经常被歪曲成一种为经济或政治做“包装”、“广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姜思毅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中国的实际包括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部分。吸收、改造、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形...  相似文献   

19.
睁开另一只眼--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化思潮之一,广泛涉及艺术、建筑学、音乐、电影、学、社会学、交际学、技术等各种学科和研究领域,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世界性的化景观,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冶观念的反映和当代世界诸多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34年出版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1947年出版的英国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也出现过这个词。汤因比用“后现代”指称西方明史中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西方统治告终,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天主教政权的衰落,非西方化抬头、壮大。但是,作为一种现实的思想运动,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崛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20.
巴蜀化研究已成为考古学、历史学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在其间起了关键性的突破作用的,是广汉三星堆的重大发现。对巴蜀古代历史化的认识,由此全面改观。中国明系由各民族、地区人民共同缔造。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对巴蜀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构成中国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中国明研究中的不少问题,恐怕必须由巴蜀化求得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