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网络语境、主体对话以及网络对话所遗留问题三方面论述网络对话的主体性,认为网络对话极大张扬了人的主体精神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真正对话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缺乏这些条件对话就有可能演变成独白。一定的对话域、相应的对话规则、对话意识、平等的主体地位、主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对话产生和维持的前提条件。教学与对话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对话教学的实施同样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李宪勇  李香娥 《文教资料》2008,(27):107-108
对话教学是时代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回应,其基本形式包括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的自我对话和学生的自我对话.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基础,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是对话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在构建主义理论下的基于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态,它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和地位,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有效衔接,打造了健康的课堂生态环境。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参与意识强烈,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维对话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文章从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自我...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对话管理是超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一种管理新范式,是在内蕴主体性管理基础上的一种主体间性管理。大学生对话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行政式的命令和训导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对话式的商谈和引导为主的管理方式,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根本转向,它强调通过对话的方法导向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大学生对话管理方法包括“搁置己见”、倾听、尊重差异、共享性思维、信息公开、网络对话与学生参与等,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大学生管理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赵锋 《考试周刊》2011,(59):43-43
课堂教学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围绕特定目标和特定内容按一定规律展开的对话。一般来说,课堂教学对话可分为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其中对话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即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的对话才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对话。教学对话主体范围的最大化,就是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对话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对话中,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是多个主体平等对话的过程。但在教学环节中出现了师生主体不平等、显性主体和隐性主体不平等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各对话主体不平等问题,并提出使得各主体得以平等对话的几条策略,以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各对话主体的平等互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对话管理是超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一种管理新范式,是在内蕴主体性管理基础上的一种主体间性管理。大学生对话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行政式的命令和训导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对话式的商谈和引导为主的管理方式,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根本转向,它强调通过对话的方法导向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大学生对话管理方法包括“搁置己见”、倾听、尊重差异、共享性思维、信息公开、网络对话与学生参与等,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大学生管理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话是教育与被教育相结合并达到完美结合的途径.教育对话的开展依赖于教育主体的对话品格,即爱、谦逊、信念、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维等思想素质和心理条件,这要求加强培养教育主体的以上对话品格.  相似文献   

10.
课堂对话场是由学生、教师、文本等多个"对话源"不断进行碰撞、交流而形成的一个动态的、具有无限潜能的"场"。对话主体的平等性、情境的开放性、话题的共通性与意义的流动性是课堂对话场的内在特性,显性对话与隐性对话是课堂对话场的两极。  相似文献   

11.
《文选》选文,有“对问”一类。问对作为人际语言交际的基本形式,由来已久;卜辞是人神问对,旨是决疑;《尚书》是君臣问对,旨在择贤;《论语》是师徒问对,旨在问道;《孟子》是君士问对,旨在问难;《庄子》是人物、物物问对,旨在说理。对问体在以专论为特色的第三阶段诸子散文消失,转移到以《战国策》为代表的史传散文中,《战国策》也是君士问对,旨在问计。对问作为文体是作为手法的问对句型发展而来,其基本特征是设词见志,抒发郁陶之情。宋玉《对楚王问》作为对问体的唯一代表,从问对内容上确立了文体范式,是北方文化与楚文化的结晶,成为骈赋尤其是设论体的直接渊薮。  相似文献   

12.
语文对话教学:问题、反思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对话教学存在着话题选择混乱、对话形式单一、话题目标(主题)不明、对话主体缺失等问题,有效的对话教学必须培养对话主体的“对话”意识,突出与文本对话的基本形式,设计科学的对话教学目标和对话主题,创设有效的对话教学情境,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Both participation in dialog and exposure to others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been theorized to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an individual to be creative.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multicultural student-to-student dialog that took place in one graduate level cour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how participation in this dialog might influence student creativity, specifically how the students generated creative ideas for their final course papers. No connection was found between participation in the multicultural student-to-student dialog and the generation of creative ideas for their final papers. However, insight was gained into the creative process used by students in generating their final paper ideas.  相似文献   

14.
论对话型课堂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 《教育科学》2008,24(1):30-33
对话型课堂是以对话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习共同体"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教学文本,在互动和沟通过程中建构世界、他人和自身意义的学习场所。从控制走向引导、从预设走向生成、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其区别于独白型课堂的典型特征。对话型课堂具有语言运用训练、创造性思维和民主合作意识培养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英语口语考试人机对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英语口语考试人机对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C/S结构、M 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的支持,分为考试子系统和考试服务子系统,整个系统的应用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学生英语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Windows资源和C++库函可以实现专业程序中的打印功能,这些功能必须包括允许用户使用放弃过程来取消打印,在台必须使用打印对话框和PRINTDLG对话框,本文以VC++6.0为例来介绍如何使用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17.
Pro/E二次开发中对话框编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Pro/E二次开发过程中基于Pro/Toolkit的对话框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通过介绍对话框及其控件属性和资源文件的语法格式详细论述了对话框资源文件的编写,并以中小型模架设计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Pro/Toolkit的对话框编程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消息驱动机制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根本,模态对话框消息处理又是不同于一般消息处理的特殊形式.通过分析这种消息机制的原理,可用来处理类似的程序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再论STS教育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后现代主义教育主张的理解,STS教育在多层面上体现出后现代性:STS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蕴含着后现代性;STS教育追求主体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开放、多元,在教学中关注"对话"与交往,这些都显现出了STS教育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现代性的道德教育是基于对话的道德教育 .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旨在凸显人的主体性、价值性 ,强调个体的理性自觉 ,强调个体德性的自主生成。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个体原则、开放原则 ,基本策略即营造自由的交流情景、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培养学生的质询意识、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我们提出对话性的道德教育 ,所关初实际上并不只是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一种策略与方式方法 ,更重要的是 ,它关切我们对待学生 ,对待每个人 (包括教育者自身 )、对待个体德性生成、对待道德教育本身的态度 ,关切我们切身教育实践的基本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