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学科教学知识(PCK)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技术知识(TK)、教法知识(PK)和内容知识(CK)是TPACK结构模型中的基础成分;学科教学知识(PCK)、技术支持下的内容知识(TCK)、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知识(TPK)和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TPACK结构模型中的互动成份。TPACK框架在理论上、在教师教育、在教学实践上等诸方面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了新思路,将有助于我们推动学科教学知识发展,将为学科教育的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教学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知识的内涵、类型及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知识根源于教师实践理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师知识的建构应从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性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师自身知识、教育情景知识等七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3.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对教师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教育技术、一般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交互作用的分析,研究者提出当前教师应具有技术一教学法一内容知识,善于利用教育技术有效表征和呈现学科内容以利于教学和学生理解。可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训练模式帮助教师获得技术一教学法一内容知识。该理论是对教师知识研究的拓展,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一般翻译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知识提出的新要求。文章从教师知识基础研究的兴起与历程入手,首先分析了学科教学知识(PCK)向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转变过程;其次阐述了TPACK的内涵与它所具有的综合性、情境性、实践性、缄默性、易变性五个方面的特征;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观摩示范、案例研究、参与教学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有效促进TPACK发展的途径,以期对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高芹 《教育探索》2011,(12):116-118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它是能使教师的教学达到最有效的知识,也是教师成为专门职业的知识基础.立足于PCK形成的教师教育改革应做到以下几点:调整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促进教师宏观PCK的形成;完善教师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微观PCK的构建;建立教师专业...  相似文献   

6.
学科教学法知识是教师对特定的学习主题内容进行转化和表征,并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预测,适应学生的差异,用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知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内涵和构成不断完善、丰富,并彰显出如下多元价值:学科教学法知识丰富了教师知识基础,引领教师教育变革,促使新的教育价值--教师智慧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7.
正一、PCK:一种新兴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L.舒尔曼(Schulman)于1986年提出的。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舒尔曼认为教师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一般教学知识外,还必须拥有另一种新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关于教师如何针对特定的学科主题及学生不同兴趣与能力,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组织、调整与呈现,使其有效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定位于"学科知识"与"一般教育知识"之间的交叉之处,其核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如何发展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需要.舒尔曼的知识转化理论指明了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向学科教学内容知识转化的过程,对研究教师知识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教学用的数学知识研究经历了数学知识研究、数学课程知识研究和教学用的数学知识研究三个阶段.教学用的数学知识通过对数学教学的核心活动进行分析,直接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数学知识及其影响.它是有效教学的知识基础,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个人知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通过个性思维的教育、教育教学反思、学生的充分理解、教学共同体的创立,构建教师知识,生成有效的教师个人知识,并以临场语境的思维、实践经验的表述、多元资源的整合、有效教学手段的操作等表征形式,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完成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内化与传承,促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