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呼唤科学决策。在学校里,任何决策都是为了引领和规定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人全面、主动、活泼地发展,从而建成和谐学校。校长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行为的科学性,决定着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于如何科学决策,美国学者亚历山德拉和奥康纳提出了领导者应当遵循的“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你就怎么对待他。”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求校长善于“换位”思考,学会尊重别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努力满足别人的合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换位思考,就是心理上的移情,认知角度的转化,它是保证校长科学决策的基础。换位思…  相似文献   

2.
杨红春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交换位置。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若用来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移花接木法学生甲在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转过头和别人说话,被任课老师发现。任课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起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随便地问:“你成绩较好,平时有同学向你请教过问题吗?”甲答:“有。”“那你告诉人家吗?”我问。“有时讲,有时不讲。”“你跟他讲时,他不听怎么办?”我又问。“没出现这种情况。”他答。“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我问。“那我就不…  相似文献   

3.
首先,校长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因为在办学过程中,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可以说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办学的灵魂。在具体的工作中,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本校的实际,深入思考并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是校长最根本的职责。校长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非常赞同“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它使我想起以前的江校长。带学生实习中,杭林根老师和我谈到江校长,他不无幽默地说:有一次我们小声说话讲到了他,他从十米之外赶过来问我们说他什么了,现在做校长了,你跟他大声讲话,他还装作没听到,要你再说一遍,真是“贵人不贵耳”。我比杭老师迟来几年,情况不清楚,就对他的官前官后行为差异保留意见,仍然以敬佩之心看待校长,但是职称评定的事却完全破坏了我对他的好感。他不愿给我上报材料,还埋怨我的同学马劲(我俩同年分配到校,他现在滁州报社做编辑)“你怎么跟胡维德讲话!”。  相似文献   

5.
统一理念 立校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校长是“学校之魂”,那么决定校长教育行为的办学理念就是“校长之魂”、“学校管理之魂”。  相似文献   

6.
要当好一个副校长,首先要给自己以准确的角色定位. 一、在校长决策时,当好“谋士”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也就是决策者,校长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人物.校长常常要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定位、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改革举措等进行周密思考和科学分析,并最终作出科学决策.校长的正确决策,除了依赖于自己已有的认识和实践并秉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外,还应广泛听取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副校长应当成为校长决策的“谋士”.  相似文献   

7.
杨金 《河北教育》2013,(12):28-29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学校是好校长的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策略是好校长的战略。校长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决定着他的教育方向,引领他去做教育决策,决定了他的价值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的成长、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在教育大变革的时代,校长应着重强化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9.
心理换位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在人际交往中对所遇到的问题,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理解和处理,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不以自己的心态简单地看待问题,对待他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通俗地说明了这种心理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校长的决策行为河北沧州市五中刘玉潭校长的决策行为在学校管理的一般过程中占居首要地位。没有校长的决策行为,就谈不上学校的管理目标、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总结评估和指导调整。校长的决策行为决定着一所学校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教育法规,决...  相似文献   

11.
荆门市东宝区红旗小学是一所有着近50年办学历史、2000多名学生、生均校园面积不足3平方米的学校,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们的办学理念:尊重每一个孩子,呵护每一颗童心。这一理念来自校长周新生对学校自身发展的深刻洞察。2001年,他调来学校任校长,面对新课程提出的“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这一目标,他思考着如何将这一理念变成教师的教育实践。由他提议并经全体教师共同决策, 以“善待学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经常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别人就引发别人如何对待你。”这是圣经中的回声定律,教师以怎样的榜样展示给学生,他们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就是教育上的“回声定律”。而回声定律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规则教育”: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则成为从思想到行为的共同约定。  相似文献   

13.
“换位思考”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融洽人际关系。老师面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注意“换位思考”。每每当学生犯了错误,急得老师心烦意乱、火烧眉毛时,一定要冷静地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不是也犯过错误、做过错事吗?这样换位思考,学生毕竟是个孩子,你就会静下心来,控制住自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4.
校长也是学校教师的一分子,他们也担负着学校教书育人的责任,只是他们更多的是处于管理、处于引领的作用。由于日常事务的繁忙,加上自己的特殊地位,平时很难与教师“零距离”接触。这是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那么校长怎样在繁忙的工作中走近教师,聆听教师的智慧,为学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呢?我觉得“居下”是个不错的做法。这里的“居下”,就是指校长经常要把自己当成普通的一名教师,要经常和教师进行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校长队伍建设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处在一个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新时代。中小学校长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该怎么定位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这是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自身,都必须重新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如果说校长是“学校之魂”,那么,决定校长教育行为的办学理念就是“校长之魂”。  相似文献   

17.
在校长的岗位上,曾经一度为学校管理的“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感到困惑:校长“有为而治”,凡事事必躬亲,能够有效地调节、监控学校的发展进程和中层干部的日常管理行为。并且能够确立校长个人的绝对权威地位,提高校长决策的执行力,使校长容易将自己心中的“学校发展蓝图”付诸于管理实践,做到学校政令的畅通无阻。但是,“有为而治”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校长是一份职业,他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不要把校长看成是权力的化身,更不可把校长的职业神圣化,校长首先是人,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个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点的人,因此,校长应以常人的心态生活,以常人的心态与老师与学生融洽相处。当然,在管理上,校长还是一个决策人、领头人,能否科学决策、能否领好头关系着学校的命运,因此,校长是否具有深邃而独特的教育思想、学识品位、见识深度、道德风范、行为风采等方面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校长的文化自觉是校长和他的领导团队在追求学校创新发展中对学校深刻的文化思考和积极实践,体现在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主动选择上。校长是否具有文化自觉,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厚度,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从今天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所承担的使命来看,要格外强调校长的文化自觉,这是社会对办教育者回归教育本质提出的新期待,也是时代对“教育家精神”和“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新要求。我们可以从下面三对关系来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理念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面对机遇与挑战,要成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成功者,就必须告别昨日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如果说校长是“学校之魂”,那么决定校长思想行为的观念就是“校长之魂”,它影响学校的决策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作为21世纪的校长,要有识别机遇的敏感性和捕捉机遇的韬略,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自身素质是否具备奋勇开放的勇气。一、学校从来就应是开放的我们的学生来自具有很大差异的各自家庭,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消留级制,实施“齐步走”的教育机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