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湖北省档案馆珍藏着一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歌曲集—《共产主义唱歌集》,由刘立编辑,全书28页,收录了36首歌曲,书中还介绍了音、调、拍子、音符等浅显的乐理知识。 这本书于1931年1月1日出版,定价大洋壹角。书里“编者的话”中说明了这是一本联政教师  相似文献   

2.
忆西柏坡     
李平 《兰台世界》2003,(11):22-22
巍巍太行山麓,滔滔滹沱河畔,历史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山村——西柏坡成为名扬中外,人人仰慕的革命圣地。人们熟知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它曾是党中央所在地,中央领导在这里运筹帷幄,组织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的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诞生过许多伟大的人民革命艺术作品,《黄河大合唱》和《流民图》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两件。这些人民革命艺术遗产激励了抗战时期救亡图存的国人奋勇抗敌,所蕴含的“抗战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和发扬,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市之一的炎陵县,原来称酃县,面积2030平方公里。这里山高水陡,峰峦叠嶂。毛泽东在这里曾从事系列重大革命活动,其中“四个第一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奇风格革命电视剧的革命图景充满了更多生活化片段,还原了革命者作为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与个人情感;在战争场景中,这类电视剧又常常在某些镜像碎片中呈现革命者对战争的个体化生命体验,从而显示了创作者对革命题材电视剧创作路径的新型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郭慧 《新闻传播》2006,(11):8-9,16
1934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万里长征,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像一块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战史专家和艺术家。探究长征胜利的原因,人们最常说起的就是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才能、各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努力和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集体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为一体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7.
景平 《湖北档案》2006,(10):5-10
湖北省档案馆保存有一份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湖北农民暴动经过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文件产生于1927年10月,正是湖北农民秋收暴动期间,《报告》详细记载了湖北各地秋收暴动的经过,并总结了暴动成败的经验,真实地记载了湖北人民惊天地、泣鬼神,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业绩,反映出湖北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占有的特别重要地位.《报告》以翔实的文字真实地再现了1927年波澜壮阔的湖北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8.
张鼎丞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重要领导者。在中央苏区遭遇重大挫折、面临严峻革命形势之时,张鼎丞顶住党内外各种压力,坚持正确的革命方向,通过多种方式发展革命根据地民生,夯实革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革命报刊的奠基人.在他们一生的革命活动中,报刊活动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就是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恩格斯也是从给报刊撰稿开始了他的革命活动.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他们运用报刊这种锐利的思想武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因此,认真研究他们的报刊活动,从他们的报刊活动中吸取营养和教益,是我们无产阶级新闻学和报刊工作的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韦纯学 《中国博物馆》2000,(2):52-53,96
对于一个公共建筑,门厅这样一个功能性的共享空间是必不可少的。而对博物馆或纪念馆这样的专业性建筑,还有一个同陈列(或展览)主题紧密相关的专题性共享空间,这就是人们贯常称呼的“序厅”或“序言大厅”。门厅是连接室内和室外的一个过渡空间,是观众和游客入室的必经之处,起着引导观众、转换时空和调节视觉的作用;而“序厅”则是一个同陈列或展览主题紧密相关的开首空间,是展示空间的延伸,也是整个展示活动的前导;它除具有观众进出的集散功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的序厅还有用作礼宾和外事活动的功能)。重要的是序厅在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思和…  相似文献   

11.
本随着孙中山思想的发展轨迹研究其出版实践和出版思想,研究出版工作对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章运用翔实的史料记载了孙中山先生的出版思想和实践从萌芽到发展乃至成熟这一不平静的过程及其辉煌成就,探讨了孙中山从事革命新闻出版活动的特点,揭示了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一个杰出的宣传家、出版家以及研究其出版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革命文物是重要的革命精神物质载体,也是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革命文物档案工作作为革命文物工作、革命纪念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革命纪念馆视角出发,开展革命文物档案理论研究,对革命文物档案的内涵进行界定,概括革命文物档案的特点,探究革命文物档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价值,旨在提升革命文物档案开发与利用水平,为革命纪念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传承好红色精神、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欢迎你们,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王明有 《兰台世界》2007,(10X):57-58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论颇有见地,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的认同上。此外,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如唤起民众、改造军队等,毛泽东也进行了评说,并分析了孙中山的功过。  相似文献   

15.
报刊是传播信息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记述历史、传承明的载体。江西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出现过许多进步报刊,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苏区创办130多种革命报刊。成为中国革命报刊史上的光辉一页。笔就目力所及作一综述,庶几对研究江西革命史和报刊史的专家、学们有所裨益,并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九问新媒体     
我们身处信息革命的浪潮之中,这既使我们兴奋不已,又让我们诚惶诚恐。 数字革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跨越了地域、行业和媒体的边界。传统媒体必须认清形势,颠覆旧模式,输入新血液,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7.
我祖籍是江西省永丰县,地处江西中部。江西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民风淳朴,革命意识浓厚。土地革命的兴起,使得许多农民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依靠,也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为此,农民们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任家宣 《东南传播》2010,(12):76-78
"苏报案"被学界称为辛亥革命前的政治事件。百余年来,《苏报》与"苏报案"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首先从作为政治事件的"苏报案"和作为新闻事件的"苏报案"两方面综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各自存在的特点与不足。最后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从革命舆论动员的视角,反思对《苏报》及"苏报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回顾这段革命历史,不能不使我们缅怀周素园老前辈从事反帝反清革命斗争,光复贵州和创办《黔报》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今天正日益陷入信息迷津的“双面焦虑”之中:一方面是资讯大规模繁殖和消化不良造成的资讯过剩焦虑,一方面又面临着因严厉的信息管制引致的资讯不足焦虑。这种双面焦虑构成了人与资讯的不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