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是:在制度层面,要有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一流的大学管理,在办学层面,要有世界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成果和一流的师资,而无论是制度还是办学层面的各要素,都是围绕着本质目标即大学的人才培养而服务的,最终才能构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国内顶尖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体现在:难以培养对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拔尖创新人才、顶尖级学术师资匮乏、生源和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较低、教育教学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等。  相似文献   

2.
大学科研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科研管理的保障工作,美国研究型大学在不断发展与转变过程中,形成了庞大的科研管理体系。以斯坦福大学作为个案,从科研项目申请、科研过程管理、科研成果产出以及科研环境的规范各方面,动态把握其科研管理机制,并从历史因素、现实因素和科研本身的诉求分析原因,得出美国研究型大学遵循科研本质与规律,以科研活动的生命周期为基础进行管理,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与科研规范等特点,对我国在"双一流"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于大学本质的哲学反思,它在遗传与环境中发展。纽曼是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也是英语世界中第一个从理念角度审视大学宗旨的学者;弗莱克斯纳是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弘扬者,是美国现代大学理念的代表。弗莱克斯纳教育理念是纽曼大学理念在美国特定社会环境中的适应与改造。比较二者在大学本质、大学与社会关系、大学职能、对待职业教育的态度等方面的异同,对于重申知识的理性价值、形成多元价值整合的大学理念以及转变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中重实用轻人文的倾向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尧 《天中学刊》2005,20(1):115-122
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和评价标准、成长环境和建设发展问题,是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一流大学概念是动态的开放的建设性、过程性、总体性、精神性、特色性、物质性、系统性概念。从本质上讲,一流大学是指大学教育质量是一流的。一流大学具有生源、大师、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管理、学科、学术声誉、国际化、办学经费、人才培养和贡献一流等显著特征。我国只有围绕以上特征创造一流大学的成长环境,才能建设和发展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5.
太原学院与义守大学都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太原学院的发展与义守大学存在很大差距,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对义大总体印象是: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团队、一流的理念。主要有以下一些收获与想法: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对建设高校进行身份区分,学科以及学科发展建设正式成为“双一流”的主导。文章对“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具有逻辑性、层次性、统一性的关系。文章认为,学科建设的微观实践就是院系的发展问题,学科建设的宏观设计就是大学的发展问题,学科建设的本质就是大学治理与学院治理的统一。从“大学办学院”到“学院办大学”改变了大学治理与学院治理之间的关系。文章还结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背景对学院的内涵重新进行阐释,并以此重新审视学院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2000年以来北京大学以高质量创造性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了持续管理创新和制度环境再造,为本科人才培养塑造了更加完善的制度环境。相关工作包括:“面对面与网上选课相结合”的选课模式,减少课堂教学时间与学期制度改革,开放的暑期学校,辅修/双学位教育的制度化以及留学生教学趋同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慕课回归大学,大学在线课程迅速发展。由于教学对象不同,慕课与大学在线课程的质量目标产生差异———前者需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后者则以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质量目标。文章从课程本质出发,阐述大学在线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必须有明确目标和有效组织的教学活动。高校应强化管理,通过制定质量标准、对关键质量控制点实施保障和开展审核与评价等举措,确保大学在线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开放大学组建的基础是电大,开放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一流的新型大学,它更强调责任、质量、多样化和国际化。基层电大在创建开放大学背景下要保证开放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必须从管理、资源、环境、学习、评价等五要素入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行革新管理,才能构建县级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本质观是对实施中等以上教育的组织机构存在与发展原因的一种系统理性的认识,它是人们认识大学其他观念的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大学所形成的大学本质观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大学运行发展的角度认识大学所形成的学术自由的大学本质观更能反映大学的本质。从学理上对大学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及对大学发展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后发现,虽然学术自由更能体现大学的本质,但大学的本质不是学术自由,而是学术自由性与受控性双重属性的对立统一。这种新的大学本质观是一种全面辩证的大学本质观,是从大学现实本质的分析来把握大学的本质,是从大学的学术自由性与受控性的矛盾运动中来分析和理解大学的改革与发展。这种新的大学本质观有利于人们从理论上破解中国大学当前改革所产生的难题,并使人们能根据这种新本质观去选择恰当的政策和策略来更有效地推进大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