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4):111-120
李文?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曾任国立北平图书馆中文期刊组组长兼阅览组组长、河北省教育厅督学兼省立实验乡村民众教育馆馆长、北平市立第一普通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学季刊?编辑等.他精通馆务,著述丰富,在目录编制、阅读推广、学术机关调查、版本与书籍装帧研究、儿童图书馆与小学图书馆研究等方面颇有建树,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邓衍林是我国“第二代图书馆学人”即“文华的一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我国目录学史、图书馆学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民国时期,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从学术边缘进入学术中心的时代背景下,邓衍林编制了其代表性目录著作———《中国边疆图籍录》。文章从该目录的分类、著录、注释以及对舆图和多语种书的处理等方面分析该目录的体例,并指出其学术价值:为中国边疆史地和民族学研究提供资料和线索,继承、发展、完善中国的专科目录编制,对当代边疆目录等专科目录的编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该目录亦存不足:未标文献来源、失于考订、疏于文献统计。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编制《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系统中外文现期期刊联合目录》的目的,介绍了《联目》编制的方法与步骤,总结了编制《联目》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钱存训是著名的书史、印刷史、图书馆学专家,然至今未见学者专门探讨其目录学思想。大学期间,他就曾在《图书馆与学术研究》一文中对目录学理论有所探讨,也编制了部分目录索引。赴美后,钱存训选修了艾西汉、谢拉等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开设的相关课程,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方目录学的认识。其代表性目录学作品有《译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中国书目解题汇编》《中国印刷史书目》等。其目录编制思想先后受到刘国钧、杜定友、袁同礼、艾西汉、休谟等中西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的影响,可谓融通中西。钱存训认为目录是开启学术之门的万能钥匙,目录学素养应为图书馆工作者之基本素养,强调目录编制工作者应有奉献精神等等。参考文献49。  相似文献   

5.
1982年,东北三省17家图书馆曾联合编制了《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它是目前最大的比较系统的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但是由于《目录》中只著录了书名和期刊名,而对于其中所含的具体地方文献,尤其是散在期刊中涉及东北三省各市县的地方文献均未能分析著录。1984年,长春市图书馆自己编制了(馆藏)《东北地方文献目录索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共编有七部馆藏古籍目录。从内容性质上分,《大学堂书目》《大学堂图书馆汉文图书草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部藏书草目》属于综合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方志目》属于专科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贵重书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录》属于善本目录。这些馆藏古籍目录为我们了解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可以为当下的古籍编目及版本鉴定工作提供参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广州大典》二期项目的启动,民国时期广州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文章分析了民国时期广州文献的多重属性及其特殊复杂性,探讨其时间、地域、内容范围,并从各家关于地方文献的论争中得到启发,提出民国时期广州文献的核心集为广州相关文献、扩展集为广州出版文献、边界集为广州人士(含寓贤)著述,并据此构建了"核心集目录——扩展集目录——边界集目录"的目录编制路径,以达到全面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民国时期广州文献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是一位工程技术人员,上海图书馆的读者。他在图书馆里感到查找图书资料的困难,因此花了两年多工夫自编了一本《中文纺织科技图书总目录》。这篇文章给我们搞好图书馆工作有很大启发。如编制专题科技目录的迫切性;专题目录怎样编法。请看它的内容分类,不是机械地搬用某个分类法,查阅方便,非常切合实用。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西方图书馆工作方法被介绍到中国,尤其是,仿照《杜威十进分类法》编制了《中国十进分类法》,卡片式目录为大多数中国图书馆所采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图书馆目录的类型、目录生产的方法及其利用方式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许多图书馆中,联机目录正在取代卡片式目录。只读光盘(C D-R O M)书目数据库对图书馆编目工作和目录本身具有显著影响。过去的十年,台湾、香港和北美的中文资料计算机化处理取得很大进展。本文将考察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图书馆中文目录可能会出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我院图书馆每年要编制《海南省普通高校中外文现刊联合目录》.以往,我馆利用四通打字机录入五所高校图书馆现刊目录,需要人工排序,很不方便.从97年开始,我馆利用ILAS参考咨询子系统编制联合目录,不需要人工排序,并能反映每种期刊各馆历年订购情况.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图书馆受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的影响,在图书分类领域新说不断、百家争鸣。清华图书馆几次富有成效的新分类法的创立也都与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密切相关,经历了从登录号到新书-旧书分类法,到十进制法补编,再到八大类法的发展过程。以民国时期清华图书馆十进制分类法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分类法变革的现实意义,理清了新法创立及废弃的脉络、时间、思想精髓,探讨了分类法变革的契机和原因。论证将清华图书馆从事分类编目的开始时间从1923年提前至1916年。找到了与"补杜法"代表作《杜威书目十进法补编》(已遗失)分类思想最接近的论文《编制中文书籍目录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的地方文献现在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馆藏,经历百年,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永续利用”,是每个图书馆面临的问题.论文结合南通图书馆的经验,从修改古籍标准、编制联合目录、引入“寄存”制度、进行数字化复制等方面探讨民国地方文献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修业是我国著名的女性图书馆学者,民国时期即已崭露头角。她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海外访求古书。她先后在法、英、美等国的各大图书馆访求中国古代戏曲小说,成效卓著。二是编制论文索引。她以一己之力,分别编撰了《文学论文索引续编》等四部索引著作,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三是从事论文写作。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读〈西厢记〉后》等数篇。刘修业是杰出的女性图书馆馆员,促进了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谱作为家族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世纪初就已开始受到新思潮的冲击,但家谱的编修并未因此停止。民国时期家谱的编修仍不绝如缕,广东地区的修谱活动就十分活跃。骆伟先生编著的《岭南族谱撷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收录了海内外各主要公藏单位所藏岭南籍姓氏谱牒2332种,179姓,其中民国时期的谱牒有近700种,约119姓。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1986年编的《馆藏广东族谱目录》共收谱牒390种,其中民国时期的谱牒就有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文化部《古籍定级标准》的出台和全国性古籍调查工作的展开,图书馆界对历史文化典籍的收藏、保护、管理意识明显增强。人们在重视“古籍善本”的同时,有关“抢救新善本”、“抢救保护民国文献”的呼声也高涨了起来。2011年5月,在西安召开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民国时期文献的抢救工作已刻不容缓,并提出立即实施“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在全国开展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编制《民国时期文献总目》、《珍贵革命历史文献名录》,使用缩微技术加大对文献的再生性保护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再论过渡性目录的应变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著录和目录组织是传统编目中的两个步骤。计算机进入图书馆编目领域,不但使传统著录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冲击着原有的目录体系。1985年出版的《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使我国西文编目开始走上著录标准化的道路,为后来的计算机编目铺平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各图书馆的西编部门相继采用《西文文献著录条例》和AACR2的著录标准。不过,当时绝大部分图书馆都未使用计算机,仍然用手工编制目录。在手工编目的情况下,著录上的变更而导致新旧款目的不统一曾使目录组织者困惑。为此,笔者在《广东图书馆学刊》1986(3)上发表了题为“过…  相似文献   

18.
陈衍又名陈石遗,是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的刻书家。他以“石遗室”之名刻印自己及家人的著作,人称石遗室刻书。梳理陈衍石遗室已出版和现存文献的种类与内容,与三明学院图书馆存藏的陈衍石遗室雕版进行比对,理出不同之处,分析阐述其中原委。石遗室雕版弥补了文献不存的缺憾,是补充与完善现有《石遗室丛书》目录和石遗室刻书目录的原始实物档案资料,亦为陈衍文献整理与相关研究增添新的内容;它传承至今极为不易,文物价值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9.
柳诒徵(1880—1956年)字翼谋,晚号劬堂,又号盋山髯,江苏镇江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他从1927年起,先后担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十余年,致力于目录、版本之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的编印及其“因时制宜”的目录学思想。柳诒徵对近代图书馆的性质和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他说:“近世图书馆蔚为专科,编制庋藏检寻出纳胥以精思良制为良法,而传播文化牖启民众之效大彰,非抱残守缺墨守故步者所可见也。”他认为办图书馆应以“公天下者”为宗旨。《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的编印,正是实践了这一宗旨。《图书总目》是柳诒徵继承“艺风录略横山笔”等前辈文献目录工作,并且依靠王焕镳等人的分工合作,经过发凡起例,分别部居,综合善本、普通本、丛书三者而编成的。《图书总目》共计三十册。(总目二十四册,补编六册)于1933—1936年先后出版,使  相似文献   

20.
杨前进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2):122-123,131
由国家图书馆组织编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基本藏书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已颁布实施。笔者简要介绍了目录的基本情况和重庆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少儿图书采访的基本情况,重点以我馆少儿图书采访工作为案例,将少儿图书采购遵循的原则等三个方面的工作实践与"目录"有关内容进行实证比较分析,探讨了"目录"对指导少儿图书采购实践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改进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