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向洪  曹如中  郭华 《现代情报》2017,37(11):40-45
[目的/意义]针对新型智库建设提出完善智库治理能力的倡议,旨在提高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信息保障和智能支持作用。[方法/过程]文章通过运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了提升智库治理能力的理论内涵、动力机制、获取方式、现实体现和提升策略。[结果/结论]认为正确理解智库治理能力是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基本前提,中国新型智库必须加强智库治理能力建设,大力提升治国理政的决策咨询与智力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任福兵  李玲玲 《现代情报》2018,38(4):156-162
[目的/意义]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则是智库开展决策研究的基础,构建智库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对提高智库研究质量必不可少。[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调研法,通过对智库信息资源保障研究现状分析,根据智库服务主客体构成及其信息需求,明确智库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构的原则和体系结构。[结果/结论]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基于主客体信息需求的智库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并提出智库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运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使智库产业迎来了历史性机遇,统战智库更要以专业化的智库战略作为主要定位,并协同各民主党派的力量,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开展多层次前瞻性研究,在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智库作用的同时,构建统一战线智库网络协同创新平台,以保障科技决策的重要地位,统一战线智库建设将成为中国特色智库的一个重要专业智库,在我国智库建设和统战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在智库建设新的历史机遇期下对高校智库服务体系构建进行创新性理论探讨,从而突破高校进行智库建设的障碍。[方法/过程]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的信息生态理论视角,挖掘出信息生态理论与高校智库建设的关联性,对高校智库建设的生态因子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高校智库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并为高校智库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美  黄刚 《大众科技》2021,23(2):106-109,79
文章分别从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动态对"一带一路"中国—东盟传统医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在国内外大好形势下大力发展"一带一路"中国—东盟传统医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即是转变工作思路与提高思想认识、借鉴成功经验形成工作机制、努力建构特色资源建设工作平台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分析兰德公司项目研究的信息来源,对我国智库研究的情报信息搜集和保障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兰德公司近10年有关中国问题研究报告的引文为例,统计分析了兰德公司项目研究涉及的信息在类型、来源、研究主题分布等方面特点。[结果/结论]兰德公司开展研究的信息来源在类型上具有多样化和明显的新闻资讯倾向性、信息来源渠道具有多源性,不同主题的信息本身具有针对性,情报信息搜集方式多样化。从中可得到的启示:智库开展研究应通过权威信息源与其他信息源相结合,在可靠性、灵活性、专业性和针对性相互补充的基础上选择动态多样的信息,智库本身和图书情报机构也要加强信息资源采集和建设,以保证智库产出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总结美国智库影响力建设的主要经验,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影响力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研究方法]梳理三家样本智库在北极事务领域开展影响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做法。研究发现,美国智库整合现有研究力量,加快北极问题研究的团队建设和研究成果的产出,利用媒介手段推动研究成果的社会传播,采取多种手段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不断密切与官方机构人员的交流,有序扩展其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研究结论]在总结三家智库影响力建设重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建设的对策建议。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学术成果的科技传播,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意识”,推进非官方智库与政府的沟通交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体推进智库的影响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针对"智库热"的现状及影响,提出科技查新有必要引入智库战略理念。[方法/过程]从地区分布,管理,报告质量控制体系,查新资源配置,查新人员业务水平等多方面分析了科技查新工作的现状。[结果/结论]从地域"智库化",文献资源"智库化",查新人员"智库化",构建"智库"式科技查新服务系统等角度探讨智库战略理念在科技查新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究,深入探讨其发展过程的演变逻辑、存在的实然困境并基于此提供未来走向的路径规划。[研究方法]基于“决策—社会—国际”三维影响力分析框架,扫描智库三维影响力的在场表现,按照规范研究范式,厘定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的实然困境。[研究结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决策咨询服务效能孱弱、内生实践动力发展不足、本土特色品牌尚未形成的实然困境。从精准定位和顶层设计的双向融合、社会现实与成果转化的内在耦合、本土智库与国际平台的有效对接3个维度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所应遵循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0.
龚雪竹 《现代情报》2018,38(10):146-151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智库,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高校智库建设是当前比较重要、活跃的问题。[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文献调研法、网站调查法,分析了2017年全球高校智库排行榜上榜的国内外高校智库。[结果/结论]本文分析了榜单上,国外高校智库和图书馆的合作模式,国内高校智库的特点,国内外高校智库的不同及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校智库发展带给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姜昱同  冯卫国 《情报杂志》2021,(3):61-69,16
[目的/意义]随着中美关系日趋严峻,中国提出的“健康丝绸之路”倡议引起了美国智库的关注。分析美国智库对该倡议关注的重点内容,是把握美国未来关于该倡议决策发展方向的基础,有助于中国顺利推动该倡议的共建进程。[方法/过程]选取9家美国智库的16篇代表性文献作为样本。美国智库认为,中国提出“健康丝绸之路”倡议的主要意图包括扩充或延续“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在倡议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利益。美国智库判断,中国正在寻求全球领导者的地位,通过改变叙事等方式提升该倡议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影响力。[结果/结论]美国智库对于中国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正面评价较少,这可能对该倡议的共建构成阻碍。对此,中国应完善对外卫生援助制度,构建中国叙事,发挥中国智库的咨政作用,同时聚焦与倡议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尝试与美国在倡议沿线国家开展基建领域合作,助力该倡议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洁 《情报科学》2020,38(12):147-151
【Purpose/significance】The study aims to strengthen the synergy between libraries & information agencies and think tanks, and guid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peration between them. [Methods/procedures] This paper uses litera⁃ ture review, case study and AHP to expound the principle of the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ffect for libraries & information agencies and think tanks. Based on this, a syste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ffect evaluation is established in six aspects of thinking,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technical resources and service for libraries & information agencies and think tanks. Then the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lli⁃ anc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Results/conclus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ystem of collabora⁃ tive innovation effect evaluation for libraries & information agencies and think tan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alli⁃ ances, which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ffects of other libraries & infor⁃ mation agencies and think tanks.  相似文献   

13.
万文娟 《现代情报》2018,38(6):117-121
信息资源是高校智库生存与发展的基石,通过对我国24家典型高校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调研可知,当前我国高校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图书馆主导高校智库信息资源建设不仅符合国家智库政策导向,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职能、促进高校智库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制定智库资源建设的科学规划、建立用户需求驱动的智库资源建构模式、揭示与优化已有智库资源、采用引进与自建数据库相结合的主要建设模式、收集与保存网络智库成果、注重智库资源的共建共享等策略来开展高校智库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陈杰 《情报杂志》2021,(1):126-131
[目的/意义]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可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助力。涉海智库以专业性优势可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海洋战略的正确理解,引导国际舆论走向,助力蓝色伙伴关系构建。[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近年来涉海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重咨政研究、轻国际交流,重“请进来”、轻“走出去”,重主权和安全议题、轻发展议题,重危机情境、轻常态情境等不平衡问题。[结果/结论]提出涉海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的“能力-行动-话语”范式;指出为提升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的效能,亟需引导不同性质智库发挥比较优势、提升责任意识、重视协同模式、确定重点目标、启动海外布点以及改善操作性细节。  相似文献   

15.
叶圣萱 《情报杂志》2021,(3):70-75,88
[目的/意义]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美国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既能为研判美国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舆论倾向和政策走势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也能为中国在新时代顺利推进和实施“数字丝绸之路”提供重要的启示。[方法/过程]选取美国4家权威智库作为分析样本,对其发布的9份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考察。[结果/结论]研究分析表明,美国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趋于负面和消极,反映出美国深刻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以及为维护自身霸权私利的现实利益需求。美国智库的负面认知将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实施,影响世界其他国家对倡议的理解,阻碍了“数字丝绸之路”的顺利推进。对此,我国应辩证地看待美国智库的认知,加强“数字丝绸之路”的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增进中美两国间的战略沟通和对话,加强对沿线风险与预警等问题的研究,促进与沿线国家间的多元化合作,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在新时代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旨在对作为中国特色智库系统中新兴力量的社会智库进行网站影响力的客观评价与分析。[方法/过程]运用搜索引擎、链接分析法,在收集国内主要社会智库网站的相关数据后,对社会智库网站影响力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排序并加以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深入分析网站影响力的现状。[结果/结论]发现各社会智库在网站建设上存在差距,但总体处于同一水平,在网站的质量、搜索关注度、网络辐射力等方面现均处于较低水平。进而提出注重信息内容建设、完善链接方式、引入互动交流功能以及构建网站品牌等优化策略,以期提升我国社会智库网站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