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于2018年7月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该意见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视,为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提出了意见与要求.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介绍该校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归纳总结该校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以期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自2011年起,浙江省高校开始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通过聚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在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前后的变化与趋势,基于RSA框架,运用Nvivo12对浙江省52所高校2016-2019年176份招生简章进行编码分析、词频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2017年后各高校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倾向于运用折算式计算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不再设置辅助通道;侧重使用5倍的初审比率选拔学生进入综合素质测试,综合素质测试方式越来越不确定;考核权重不断变化,综合素质测试的时间越来越集中.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培养目标、专业定位、选拔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公平与效率等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涉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但发现在已有研究中对综合素质的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视角有待拓展,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未来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理论的研究,丰富研究方法,更加注重评价工具的开发,加强对国外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综合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能力的结构、发展的过程及倾向,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综合评价分为基础性素质评价和发展性因素评价。  相似文献   

7.
王敏勤 《天津教育》2007,(11):20-21
教育部2002年12月27日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小学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6个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通知》对每个维度的内容及范围都作了说明。如道德品质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10个要素。这是各中小学参与课程改革后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9.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五育"走向融合一体离不开教育评价的价值导向.本文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结合国内外教育评价研究成果以及上海市某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经验,提出了数字画像构建框架,充分挖掘学生多来源、多维度、多模态成长数据,开展标签分析,根据不同的角色需求呈现学生个人画像以及群体画像,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各维度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深入推进新时代"五育融合"理念的校本化落实.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理念和新内容,尤其重视教育评价的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一个新的组成部分。随着这一新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发了从理念、理论到实践的广泛讨论,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本文试图梳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并提出目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项纯 《考试研究》2012,(1):79-85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评价改革的创新和亮点,然而如何防止流于形式的评价,特别是在其与高利害选拔性考试挂钩后,如何提升其信度、效度以及公平性,已成为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审视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及其实施的宗旨与目的是进一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方向标,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评价改革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论表现性评价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呼唤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质性实施,当下我们面临的不是"为什么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表现性评价是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仅因为两者在理念层面的适切性,而且因为表现性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代的时代特征,建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介绍了模糊数学方法。并利用模糊数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两级模糊评判。在模糊评判的基础上得到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分,从而可以对大学生的素质进行对比评价。由于该数学模型抓住了大学生素质体系的主要因素,权重又是建立在专家调查法基础之上,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综合素质是当今社会有用人才应该具有的品质,也是中学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多样性和一定的难度。本文就中学生综合素质考试与评价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体系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考试与评价的内容、一般方法等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分析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积极意义,存在的弊端以及在考试和评价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论述开设综合素质实践课的理论依据后,提出了综合素质实践课的模式设计、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和实施程序,认为综合素质实践课的开设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努力挖掘其潜力是培养学生师范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个体评价"的背景 我校是从2000年9月起正式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个体评价"工作的,当时正值我校办学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并准备迈进第13年头之际.学校的领导班子科学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确立了我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制定了<广东番禺中学第五个三年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胡海峰 《学周刊C版》2010,(3):182-183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这是我做班主任最真实的感受,班主任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组织者,也是学生最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只有真诚地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孩子的明天都灿烂,每一个孩子的明天一定都略胜于今天,才能使学生的素质综合评价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下面我结合自身实践浅谈一下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点滴感受。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专业化、技术化,高职教育强化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但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所注重的专业技能的突出无法掩盖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