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画展览会>是钢琴作品中著名的组曲之一.文章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要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力度的对比、节奏的把握、形象的表现、旋律的表达及整体性的把握五个方面阐述怎样能把<图画展览会>中每首小曲演奏得准确精致、形象鲜明.文章把<图画展览会>的演奏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指导更多演奏者对此部作品复杂的形象进行驾轻就熟的刻画和表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的创作技法与演奏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使演奏者对该作品的结构布局、主题与发展,以及音乐意境的表现等方面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以便在演奏中能够准确的把握这首儿童组曲的创作与演奏所蕴含的多方面要素,提高对该作品的音乐表现力。加深对钢琴组曲这种音乐形式的演奏把握,从而对其它组曲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贝加摩组曲》是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早期的钢琴作品,是德彪西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印象主义发展的过渡性作品,组曲旋律线条优美清新,和声注重色彩处理,具有典型的"德彪西式"的音乐风格.本研究在分析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总结了德彪西《贝加摩组曲》演奏中踏板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4.
民族音乐文化底蕴深厚,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掀起了民族音乐新的创作篇章,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融合已成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流行趋势。权吉浩创作的《"长短"的组合》是一组具有典型朝鲜族民族音乐特色的现代钢琴组曲,中西合璧,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音乐特色,更增强了钢琴曲的色彩性与感染性,焕发别样韵味。对此以《"长短"的组合》为研究对象,对钢琴组曲中朝鲜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进行解析,并阐述演奏技巧与要点,从而深入了解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塞缪尔·巴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在20世纪多元化的音乐潮流之中,他始终坚持着自己传统的浪漫主义特征,创作了一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及深远意义的作品。其中钢琴组曲《漫游集》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当代音乐元素,具有很高的欣赏、学习价值。本文通过对钢琴组曲《漫游集》中多种当代音乐元素的运用及演奏分析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钢琴组曲《山花集》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蒋祖馨创作的一部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经典作品。本文以该组曲全四首乐曲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音乐分析、旨在探索作者创作本首曲的民族风格,从而为教学及演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钢琴四手联弹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舞剧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组曲《天鹅湖》的创作背景,并以《俄罗斯舞曲》为例,从音乐特点以及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就钢琴四手联弹演奏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8.
杜娟 《文教资料》2014,(14):66-69
德沃夏克作为捷克民族乐派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一生都与斯拉夫民族有密切联系,其音乐更体现了斯拉夫情结。《诗意音画》钢琴组曲创作于1889年,是德沃夏克创作顶峰期的大型钢琴组曲,通过十三首充满个性色彩的、浑厚而纯美的标题乐曲展示了浓郁的东欧斯拉夫民族的音乐色彩。本文通过对这套钢琴组曲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上的分析,以总结和举例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德沃夏克作品中的民族特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把握民族乐派钢琴作品的演奏。  相似文献   

9.
巴赫一生当中创作的体裁多为组曲,其中的《英国组曲》是为键盘乐器而创作的,是巴赫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钢琴文献,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当前对巴赫《英国组曲》创作特性进行解读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创作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中的一部代表作品,此曲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融入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表现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时代特色,本文以组曲第三首《童嬉》为例,探讨了此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奏表现.从音乐特征的分析中,着重论述了乐曲的核心动机和主题音调、结构、和声以及节拍、节奏;在演奏...  相似文献   

11.
钢琴名曲《捉迷藏》选自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第四首。《快乐的节日》它是第一部以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为题材的钢琴组曲。是50年代中国作曲家追求钢琴民族化的尝试,很有中国特色。本文从和声织体特色分析及旋律写作方面诠释了创作技法,在演奏方面探讨了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为演奏与教学时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民族音乐的精神内涵与风格特征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于1874年根据亡友画家哈尔特曼的遗作展览会而创作的一部杰出的钢琴组曲。这部作品不但是众多钢琴家们的舞台保留曲目,也引起很多作曲家对于管弦乐形式改编的兴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法国作曲家拉威尔1922年配器的管弦乐版。《杜伊勒里宫花园》是这部作品的第三首,本文试图从配器的角度出发,对音色、力度、织体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对配器的学习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巴赫是音乐史上罕有的集大成者,但他对大提琴的贡献过去一直鲜为人知,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大提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通过组曲的创作,他预见了大提琴的发展,为大提琴的发展提供了一部传世佳作。我们通过论述组曲空前绝后的历史意义,以及组曲对大提琴的乐器演变、演奏技巧的发展、艺术表现力的丰富等方面,论述组曲对后世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杨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72-74
通过对穆索尔斯基的简单介绍以及对他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的分析,说明了演奏钢琴时情感的诠释是最为重要的,而情感的诠释是否准确关键在于对作曲家的了解,对作品产生背景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5.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其作品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或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笔者对其《霍尔堡组曲》的创作进行分析,并就演奏进行阐释,以期引发更多对格里格作品创作及其演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图画展览会》是穆索尔斯基最伟大的钢琴作品,也是十九世纪俄国最有独创性的乐曲之一.本文将围绕其中的十首小品及主题,对李希特和普列特涅夫两位钢琴大师的演奏版本、风格、技法等方面作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儿童钢琴组曲》是柴可夫斯基针对儿童演奏者或钢琴初学者而创作的内容丰富的24首乐曲。每一首乐曲都反应了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24首乐曲备有特色,表现出孩子在生活中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及生活场景。在演奏每首乐曲时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刻画怎样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因此要运用不同的演奏速度、力度、触键方法来准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中八度、和弦及双音的弹奏要点,装饰音处理,延长音和休止符,跳音,乐句处理,力度及情绪对比等进行分析,表现了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的巨大的价值,独特的写作方式为后代作曲家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为钢琴学习或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典型、独特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中国风音乐的逐渐兴起及我国钢琴音乐鉴赏水平的日益提升,素有“清澈通透,气势宏大”的西洋钢琴乐器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越来越多,其中《巴蜀之画》就是其中重要代表作之一。为深入研究学习《巴蜀之画》这一经典钢琴组曲著作,本文特结合日常演奏与教学经验,对此组曲演奏特点、技巧与节奏风格予以细致分析,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中八度、和弦及双音的弹奏要点,装饰音处理,延长音和休止符,跳音,乐句处理,力度及情绪对比等进行分析,表现了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的巨大的价值,独特的写作方式为后代作曲家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为钢琴学习或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典型、独特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