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编舞技法是舞蹈编导教学与创作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编舞即编织舞蹈的旋律,而技法则是处理动作(艺术性)的技巧、手段和方法。编舞的基本手法有重复、对比、平衡、变换、复合、比拟、连接等。其种类包括:动作元素编辑法、造型编舞法、动律和律动连接法、动作部分限定法、音乐编舞法及双人舞的撞击偶发法、轨迹透视法和三人舞的接触磨合法、流动穿插法、延续变换法等等。编舞技法对民族舞蹈的教学、创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编舞技法与民族舞蹈教学。民族舞蹈课堂教学是使民族舞蹈从民间走向表演舞台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来自民间的…  相似文献   

2.
吴丹 《广西教育》2022,(11):138-141
本文以壮族扁担舞为例,针对中职民族舞蹈课程的开设存在缺乏合理资源建设、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专业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论述构建壮族扁担舞“双链联动”的教学模式策略:“线上+线下”纵向衔接、“校内+校外”横向互联,构建职业院校多元化民族舞蹈教学体系,促使民族舞蹈采于民间、研于课堂、创于实践,有效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中职民族舞蹈教学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场舞蹈借助民族舞蹈特点,丰富了内涵,提高了观赏价值;而民间体育竞技形式的实现,对于广场舞蹈自身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拓展,又提供了较好的传播载体。可见民间舞蹈与民间体育竞技的共存,为广场舞蹈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4.
民族舞蹈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通过民族文化教育来对民族舞蹈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来加深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学习热情。因此,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的介绍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的关系来体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舞蹈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民间舞蹈教学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教学运用民俗文化的学习、讨论、研究,舞蹈动态的剖析,情境的创设,情感的培养,民间生活的体验,田野观摩等教学方法,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间舞蹈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民间舞课堂教学活动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教学的规范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翁彬彬 《甘肃教育》2012,(12):58-59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民间文化和民间风俗。各个民族因所处地域、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其民间舞蹈也各具特色,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表现形式和动态特征。甘肃省少数民族的舞蹈品种虽然稀少,但却风格迥异。作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的裕固族拥有着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并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下面,笔者就从裕固族的历史概况及民间文化等方面来对其舞蹈的表现内容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民族舞蹈是我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当前民族舞蹈面临着多元化的挑战,有逐渐被现代娱乐形式破坏和替代的苗头,高校民族舞蹈教学已成为传承与发展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对当前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改进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舞蹈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现阶段我国特别重视舞蹈教育,舞蹈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的方式,只有好的舞蹈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本文阐述了因材施教在现阶段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可以对我国舞蹈人才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郭建兵 《教师》2020,(8):118-119
民族舞蹈是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是一种肢体协调训练的学习,也是一门传承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文章就目前的民族舞蹈教学现状,以及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教学融合的重要现实意义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推动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教学融合的途径及策略,以期不断优化民族舞蹈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博大精深,是各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结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这句歌词形象的描绘了各民族都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由此也造就了各民族独具魅力、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作为舞蹈专业必修课之一的民族民间舞蹈,从民间走入课堂,其伴奏在客观条件的影响下也由民族乐器改为了由钢琴伴奏,中西方文化在这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而作为钢琴伴奏中的新学科,在很多方面都是空白,在摸索中前进着。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课堂钢琴伴奏现状的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以实例为据来阐述如何创编音乐应用于课堂实践中,促进民族民间舞教学更为成熟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开展民族舞蹈教育,应该以理论为基础,加深学生对民族舞蹈文化的了解,增强价值认同,学习民族舞蹈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同时,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言传身教”“单元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之外,积极探索民族舞蹈教育方法,保证教学效果,结合民族舞蹈教育特点,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兴趣、积累优秀素材、培养民族情感、挖掘更多民族舞蹈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风格多样。民族舞蹈教学课程,是我国的本科舞蹈教育的专业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及民族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民族舞蹈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民族文化特征,充分利用民族舞蹈文化来实施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民族舞蹈的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充分地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民俗、民风以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我国艺术宝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强少儿民族舞蹈教学,可以让少儿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同时也使民族舞蹈得到了传承,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回、傣等10余种民族,其中壮族和苗族约占了35%,所以研究壮族民间原生态舞蹈极为重要。《草人舞》是砚山县平远镇大新村一带壮族的传统舞蹈,舞蹈表现了壮族先民崇尚稻耕文化的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5.
民族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文章简单阐述了民族舞蹈的涵义,分析了民族舞蹈的特色,并就民族舞蹈的个性化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舞蹈。  相似文献   

16.
王薇 《文学教育(上)》2008,(16):146-147
民间舞是舞蹈发展的起点,是舞蹈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没有民间舞的产生与发展,也就没有现如今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形式展现在舞台上。民间舞是长期以来经过民间积淀出来的精神瑰宝,是一个民族表达内在情感的产物,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断的发展。对民间舞的学习和培养,不仅仅是对舞蹈艺术形式的学习和丰富,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传递民族情感表达方式、培养民族情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产生于各民族日常生活的舞蹈艺术,象征并代表了各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我国的民族舞蹈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是一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本文笔者就从我国高校开展民族舞蹈教育的意义出发,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舞蹈教育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舞蹈与高校健美操教学的融合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少数民族舞蹈具有地方性的特色,可以代表区域性的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的精髓.作者在文中以少数民族舞蹈融入高校健美操教学为主要论点,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与相关理论结合,分析了少数民族舞蹈与高校健美操融合的全新途径,为日后少数民族舞蹈融入高校健美操教学做出了铺垫.  相似文献   

19.
张淼 《华章》2012,(26)
我国56个民族拥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而舞蹈艺术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承载着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的艰巨使命.藏族舞蹈教学始终作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一大训练体例,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训练意义.本人旨在通过藏族舞蹈“屈伸”这一动作,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剖析藏族舞蹈中“屈伸”的重要性,也借此呼吁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在整体教学过程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对红河彝族民间原生态舞蹈的名称、流派属性、表演形式等进行客观分类,其具有娱乐性、祭祀性、风俗性及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风格和特点,也具有休闲娱乐、艺术欣赏、社会交往、社会教育等功用。研究认为,红河彝族民间原生态舞蹈是复述和再现历代红河彝族先民社会文化生活,是了解研究红河彝族社会生活的历史依据,是红河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遗产之一,对研究有关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美学、艺术学的科学考察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同时将为文艺工作者从事舞蹈创作、表演、教学等多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