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听听读读”是 S 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的一种新的课文样式。入选的课文多半是浅近易懂的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质兼美的散文、童话、故事等。每学期只编排三篇课文,第6册编入教材的分别是《泉水》(散文)、《窗台上的蜜桔》(故事)和《萤火虫找朋友》(童话)。现就“听听读读”这一新的教材样式,提一些教法建议:一确切地把握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特别是在小学语文低中年级的教材中,童话的篇目占了比较大的比例。通观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类课文,发现这些童话在情节结构上和叙事方式上,大部分课文可以归到“对比叙事”和“重复叙事”这两大类童话中。  相似文献   

3.
童话是小学语文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体裁,需要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寻求一条适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新方法。实践才能出真知,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在现行各类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很大比重,是学生最爱读的体裁之一,虽然我们都非常重视童话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目前在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各类童话丰富多彩,有的是科学童话,有的是叙事童话,还有的是作家创作的育人童话。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段,童话类的文本甚至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童话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承担起它应有的功能,真正做到在感悟语言文字、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让学生领悟"真善美",在童话世界中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6.
很多教师对小学童话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认为童话教学的思路与其他体裁文章的教学思路别无二致。因此,在童话教学时,要么完全按照教参进行教学,要么采取单一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童话或是自编童话,这导致小学童话教学有很多不足。一、明确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目标语文的学习目标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而文学阅读、创作或是讲评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利用各种途径,优化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7.
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著名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历来被收在各种版本的安徒生童话选本中,多年来也被作为童话编入我国小学和中师语文教材。但是,我们如果拿“幻想”这一童话的基本特征来衡量该作,并将该作同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比较,便不难看出,《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文学体裁上其实应属小说而非童话。  相似文献   

8.
作为最精粹的文学样式,诗歌是文学作品中艺术概括最集中、思想感情最饱满、艺术想象最丰富、语言艺术最精美的体现。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自三年级起,在每一册的第一课都安排了一篇现代诗歌。这些诗歌或抒发对师长的敬爱(《老师,您好》),或赞颂我们伟大的祖国(《长城和运河》《我们爱你啊,中国》《长江之歌》),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到当下流行的童话《夏洛的网》《皮皮鲁总动员》《寻找快活林》等,一谈起童话,孩子们都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童话,是孩子们最喜欢读的书,他们对童话可谓情有独钟。在孩子们心里占据一席之地的童话是如此的神采风扬,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却是"失落"的。童话,因何而"失落"?从成百上千的童话教学设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那么,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情况和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如何呢?一、现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对于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比如朗读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关  相似文献   

11.
正说明性课文是指带有说明性的童话、童诗、小品和记叙文。它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稍有不慎就会把它上成科学知识课,丧失了其应有的语文功效。那么如何教好说明性课文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1]吴忠豪教授在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第1期"百家讲坛"中明确提出:"语文课需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2]这些话都非常精辟地告诉我们教学说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通讯》(下文简称《通讯》)是目前我国办得最有特色的语文刊物之一。许多语文教师都说它办得好,有特色。我是从1985年起才订阅《通讯》的。那是一位《通讯》的老订户推荐给我的,他说《通讯》好,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订阅了它。觉得不错,后来我又把它推荐给别的老师,引起了“连锁反应”。现在我们语文组十多位同志,大部分都订阅了这份杂志。《通讯》成了我们教学的“伴侣”。《通讯》的显著特点之一,首先是它办刊宗旨十分明确,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既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大方向,为广大语文教师“导航”,又从微观上重视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为教师释疑解难。可以说,《通讯》是一家融理论性、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很好的语文刊物。打开《通讯》,我们不难发现,最近几年我国语文教学上每一次重大的改革和讨论,它都  相似文献   

13.
正童话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的语言来表达神奇和幻想性体验的文学样式。童话作为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童话故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童话故事的感悟中更好地学习和了解社会知识,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同时,童话作为一种充满幻想神奇色彩的文学样式,教师通过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促进学生语  相似文献   

14.
蒋青月 《考试周刊》2014,(95):33-34
<正>童话往往采用拟人、夸张、象征等主要表现手法,也常常通过幻想塑造出不同艺术形态,因此成为儿童最爱阅读的文学样式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集中在低中年段,教学中如果能彰显童话文体的优势,就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实现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圆融。实际教学中教师忽略各种不同文学体裁承载的意义,忽略语文课承载的东西,没有关注"童话"的特点,更没有品味语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说来是指“适于学龄前儿童听和读的文学作品,包括儿歌、童话、寓言、故事、戏剧、电影等各种文学样式。”在本研究中,笔者重点调查的是童话、寓言、故事等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根据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一书中对文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童话教学,小学语文老师都不陌生,甚至觉得没有教学难度。但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关于童话教学的研修中,笔者发现我们在寓言教学的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迷失了童话教学的方向。在此次研修中,我们选择了三篇经典童话,分别是二年级的《大象的耳朵》,三年级的《丑小鸭》和四年级的《巨人的花园》。这三篇童话的共同点是于变化之中展开奇妙的想象:大象的耳朵在小动物们的质疑中变化,丑小鸭在历经磨难中变化,巨人的花园在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中变化。于是,我们以“千变万化的童话”为主题,开展了跨年级的大单元分组备课、上课、观课、研课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7.
童话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而言,童话是他们最喜爱的学习项目之一,但是就现阶段所开展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活动而言,大部分教师在开展童话教学活动时,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童话题材和童话内容所具有的优势,而仅仅是将童话教学作为一种普通的课文教学来实现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引导。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占很大比重,这些童话富有情趣,深得童心,它是一种完全虚拟的文学,所涵盖的知识面很广。童话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知识童话,向学生介绍动物、植物、生理及天文知识等,如《小壁虎借尾巴》;一种是教育童话,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如《小猴子下山》;一种是神奇童话,表现追求幸福、勇敢斗争的奇人奇事,如《齐天大圣》。有丰富的幻想是童话最突出的特点,教学时要根据童话课文的特点,合  相似文献   

19.
暑假里,络络在上大学的表哥的帮助下,申请了一个博客(blog)。从此,络络一有时间就在上面写,写自己的心情,写自己的收获,写自己的生活。“童话大王”——郑渊洁可是络络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这天,络络上网查询这位“童话大王”最近有什么新作之时,发现他也有博客,而且其中一篇文章《单枪匹马纪念张天翼诞辰100周年》引起了络络的兴趣。郑渊洁写道:2006年是世界最伟大的童话作家之一——张天翼(中国籍)诞辰100周年……在我眼中,张天翼是比安徒生更伟大的童话作家。我在小学二年级时看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和《宝葫芦的秘密》,如醉如痴。《大林…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孩子幻想的翅膀,可以把他们带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小学语文教材选入了不少著名的童话作品,一篇篇都是启迪儿童智慧的闪光点,其教育作用自不待言。《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第二期策划讨论专题:“小学语文教育:童话究竟有多重”,这是很有意思的,无疑将给童话教学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可以从这个专题中,找到很多比较有深度的话题。责任编辑黄耀红以散文的笔调,以略带惆怅的语气说道:我的童年因为没有童话,“失去了一个飘逸着芬芳的精神世界”,这个感触是深刻的。作为一个责任编辑,提出这个富有创意的话题,也是沉甸甸的。有时候,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