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强 《网络传播》2007,(8):14-16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手机功能的提升,使得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现在,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电信运营商,包括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在内的各种内容提供商,纷纷将目光瞄准这一新兴传播领域,不断完善信息产品功能,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吸引庞大的用户群体使用和参与。手机媒体不仅提供了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平台,而且具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正在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冲击。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传媒技术飞速发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电讯、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深度融合,对受众实施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海量信息传播,不仅使媒体传播方式充分拓展.而且使传媒竞争异常激烈.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传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冲击。党报理论宣传作为主流媒体新闻舆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更不容低估。要实现党报理论宣传教育人、武装入、影响人、提升人的传播功能,就应该认真研究探讨如何改进全媒体时代党报理论宣传.主动适应新闻舆论传播大势.不断提高党报理论宣传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的发展继续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媒体传播及信息分享格局。自媒体正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火,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超常规发展,使得旧有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方式巳无法发挥效能。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舆论引导能力?我的理解就是掌控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来引导社会公众舆论的能力。现在媒体众多,而且各种新媒体,边缘媒体,甚至也能传播信息的非媒体在不断地出现。信息繁杂,信息爆炸,接受信息的对象也在不断分众化,不断个性化。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我认为,像广电媒体、党报等仍然是党和政府能有效掌控的主流媒体。特别是广电媒体,它的受众人数,它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仍然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5.
以微博为代表的民间舆论的快速兴起,使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舆论生态:传播手段的多样、舆论空间的多元、社会思潮的多变。传统主流媒体不再享有唯我独有的信息传播和发布权,舆论环境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面对这种格局,主流媒体的报道如果不能形成主流舆论,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在众说纷纭的舆论环境中,传递主导社会舆论的声音,已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各类信息传播极为活跃,并为当今形成了新的舆境。从形成的源头看,新舆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闻舆论部分,即由新闻媒体发布自采新闻或转发其他媒体的新闻;二是公众舆论部分,由网民借助互联网所建立起的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平台,发布和传播信息。新闻舆论与公众舆论之间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7.
夏铭 《记者摇篮》2012,(1):44-45
近年来,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快速崛起,传统媒体悉心经营的版图正一点点被蚕食。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重塑优势,尤其是在舆论引导上保持强势话语权,成为传统媒体不可回避的课题。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突飞猛进造就了公民的话语权有了极为广阔的释放空间,社会舆论空前繁盛。加之新媒体传播具有传播范围广、影响面大、开放性强等新特点,舆论形态显得十分复杂。正确把握舆论态势和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积极和谐的舆论氛围,是传统媒体承载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
林凌 《当代传播》2012,(5):27-29,38
移动互联网集传播工具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于一体,使网络舆论在网络"熟人社会"中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移动网络舆论具有随机性、碎片化和聚众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破坏事实真相的完整性;隐形舆论的隐蔽性更强。因此,难以用引导PC网络舆论的方法有效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必须加强移动网络舆情监测,及早引导移动网络舆论;用全面信息消除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渠道引导移动网络舆论,提高其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9.
微信以其传播的便捷性,迅速笼络住了广大用户,成为新的传播平台。在此平台上,各种信息快速传播,导致网络舆论难以驾驭,而要调控舆论需要从外部和内部共同发力。本文结合微信舆论特点,侧重从传播者信源的角度对信息进行把控,提高信息的传播质量吸引读者,发挥舆论引导的正面作用,杜绝微信舆论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李炜娜 《今传媒》2013,(4):29-30
在这个以个人为信息传播中心、具有高度信息参与性和交互主体性的信息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其呈现出的媒体发布信息、引导舆论、以及事件的推进、真相的探究等方面信息传播新秩序,前所未有地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模式。本文以微博为重点研究对象,从自媒体信息传播建构、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舆论模式、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角色扮演等方面加以分析,同时形成了在此基础之上的全新思考,以此来探析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手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以特有的传播优势参与新闻报道,成为全新的新闻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2.
杜付贵 《今传媒》2010,(12):51-52
本文从手机媒体入手,结合其传播的迅捷性、直达性、个体性、即时性、互动性等媒体特质和传播优势,探讨其在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结合目前我国舆论引导现状,提出手机时代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日益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体传播的优势,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碎片化的信息传递、移动化的即时传播都让手机媒体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逐渐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手机媒体小众化传播的特点 小众化传播是手机媒体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三个方面.无论是传播形式,还是传播内容,受众都可以自主选择,自由空间大.正是这种人性化的传播方式,使得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逐渐被关注,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大众化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小众化传播恰恰是对大众化传播的一种补充与延伸,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灵活、迅速、全面.  相似文献   

14.
郑艺 《军事记者》2009,(12):22-23
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广告成为当今最具普遍性的文化现象,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其推销商品的经济功能。大众传媒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维护公德等职责。广告作为媒体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无疑也应遵从媒体的基本职责和特点。但在当前我国的广告业中.部分媒体过分重视广告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社会效益,导致失范现象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飞速发展,以数字网络技术支撑的新媒体应运而生,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通过计算机、数字化电视机、手机等智能电子终端把信息传播出来,新媒体特有的低成本、即时、互动、共享及个性化、社群化等特点使之迅猛发展。这种极速变化的新闻环境催生了媒体大融合的出现,各大传统媒体纷纷进行集团调整、媒体融合,力争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拥有话语权和较强舆论引导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新的传播形势给传统的纸媒工作者提出了全媒体人的要求和挑战,美术编辑也要积极调整心态,跟上节奏,尽快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新环境。下面是笔者从四个方面做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13):55-58
新兴媒体日益壮大的时代背景,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异军突起,其传播具有综合性、实时性、相对聚合性特征,如何运用微信这种新媒体形式引导舆论,成为当下研究热点。现实中,重大事件中微信传播舆论引导存在引导主体不明确、引导信息源真实性不确定、引导内容冗余性以及引导有效性欠缺等问题,我们应不断净化媒介生态;健全微信传播的舆论把关机制;主流媒体巧借新媒体平台引导舆论;政务微信树立微信舆论引导的"领地意识",加强微信"意见领袖"的自律与他律来强化微信传播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7.
在思潮涌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如何能在错综复杂的舆论生态中把握大局,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做好舆论引导,是媒体的重要使命。本文以黑龙江电视台为例,从服务宣传报道大局、弘扬主旋律、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和手段以及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晓嵘 《新闻世界》2013,(6):108-109
随着民众对社会话语权和知情权的呼声愈发增高,媒体也随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媒体的舆论传播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也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主导了社会舆情的走向,使受众走向误区,并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本文以年初热点话题“李天一事件”为线索,分析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以及所产生的舆论效应,指出媒体在此次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得出一些启示。目的在于让媒体的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让媒体的舆论回归理性,正确引导受众心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正确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交流中的广泛应用.昭示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适应网络科技的全新发展.适应全媒体时代传媒舆论特点。成为了军队媒体必须正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赵前卫 《今传媒》2016,(6):27-29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场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网络舆论从边缘步入中心,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舆论传播的主场;传播主体多员化,传统媒体主导的话语权转移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影响力下降,网络社群力量开始兴起,并影响舆论形成;社交媒体信息把关能力的短板,导致舆情反转现象频现;不同移动互联网世代之间存在刻板印象和不通约的现象,给舆论引导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