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借款协定》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借款协定》是“珍珠港事变”后两国政府所签订的政治性贷款协定。美国出自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不得不给中国5亿美元贷款。在商谈借贷期间,中国敢于对美国企图控制中国军队的“建议”说“不”,敢于对美方的协定草案中某些有损中国主权的措词说“不”。美国高层人士在言谈中钦佩和尊重中国,美国需要中国继续战斗,美国又害怕“失去”中国。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和物力,赢得了美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尊敬,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2.
中美双边投资法律协定对美国对华投资的影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政府为保护和促进美国对华投资,在1980年10月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投资保险和投资保证的鼓励投资协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同外国政府签定双边投资条约。以后,中国还同美国签定了《中美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对中国扩大利用美国资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中国已经同许多发达国家签定了双边投资保证协定,但由于中美双方存在着分  相似文献   

3.
中美正常的经贸关系始于1979年7月签定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以这一协定为基础,中美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到1996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无容质疑,在过去的18年中,发展依然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主流,但贸易摩擦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磨擦的表象分析,揭示了中美贸易磨擦的根源以及为进一步推动中美贸易发展,两国特别是美国所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访美     
《学习之友》2013,(1):I0001-I0001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了美国。作为第一个访问美国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他开启了一个新的外交时代。中美两国有过交锋、对立与怀疑的历史,直到双方下定和解的决心,这一切都在邓小平访美时凝视美国总统卡特的表情中显露无遗。邓小平访美奠定了3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基调。从那时候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就成为中美外交中最值得观察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5.
一次重要的成功的访问──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分田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十二年来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访问,为中美两国关系在下世纪的发...  相似文献   

6.
1981年1月,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正式走马上任,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十位总统。以此为契机,战后美国的经济政策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里根总统的两届任期内虽然他的经济政策经历过不少挫折和反复,但最终还是较为成功地得以贯彻和实施。在里根总统卸任之际,我们在这里对他的经济政策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评述。一、里根经济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7.
1 中美经贸发展的曲折历程 中美正常的经贸关系始于1979年7月签定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根据这一协定,从1980年2月1日起中美双方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此后中美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统计,1979~1996年中美贸易额从24.5亿美元增加到635亿美元,增长率达21.3%。1991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第3大贸易伙伴,而那时的中国只是美国第13位贸易伙伴,到1996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双方相互投资也迅速发展。始于1980年的美国对华投资,截至1997年6月,就已批准的美国在华投资项目累计达23250个,协议投资额156.7亿美元,许多在华美资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并追加投资。中国对美投资虽然数量、规模尚小,但也在不断扩大之中。我们可喜的看到,在过去的18年中,发展依然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主流,但不可否认,其发展历程并不平坦,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里根,1981年上台,85年获得连任。根据美国宪法,到1989年,里根就得任满离职。然而,在里根政府执行的八年,给美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 一、里根经济政策的产生从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演变历史看,任何一种经济政策的产生,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然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兴衰,又是由这种理论提出的经济政策的成败来决  相似文献   

9.
里根总统执政八年,集反传统的经济理论之大成,形成了所谓的里根经济学。里根经济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号称“美国第二次革命”的税制改革。配以其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税制改革已给美国经济注入了活力。到里根卸任之时,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6年,并且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仍然看好。做为80年代的世界风云人物,里根已退出美国的政治舞台,但里根信奉的经济理论,并未随里根的卸任而失去影响;它正在、并将继续影响着布什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为了研究美国的现实,预测美国经济政策的未来走向,有必要对里根政府的税制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拟就里根政府进行税制改革的经济哲学,理论依据,以及税制改革的效应,作一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应美国政府的邀请,朱镕基总理于今年4月6日开始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磋商,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中美经贸关系问题.那么,中美经贸关系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一、发展势头较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中美经贸关系开始恢复.1972年到1978年间这种关系的发展极不稳定,起伏很大.到1978年,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仅为9.9亿美元.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双方签署了中美贸易协定.该协定规定两国自1980年2月起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并在金融、财务、货币和银行交易方面相互提供一切必要的便利.这个协定以及后来的一些相关协定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曹喆 《神州学人》2010,(8):11-14
留学催生经济报国志向 26年前,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携夫人南希访华,其间,他访问了上海复旦大学并作了演讲。根据双方的协议,复旦大学和美国的大学将互派5名留学生作校际交流。当时在复旦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系3年级就读的周峻因学业突出.成为了其中的一名交流学生。  相似文献   

12.
里根是与国际恐怖主义打交道最多的美国总统之一 ,里根政府在与恐怖分子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对后续政府的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里根政府针对国际恐怖主义在 1 983年贝鲁特恐怖事件、1 985年黎巴嫩劫机事件、1 986年轰炸利比亚等重大事件中所采取的政策及其行为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现政府对 9·1 1事件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1971年 7月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为寻求中美和解 ,对中国进行了秘密访问。事后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的公告。这一事件震动了全世界 ,它使中国进一步打开了对外交往的新局面 ,国际影响迅速扩大 ;它促使了一贯追随美国、坚持反华的日本佐藤政府的提前下台 ,中日关系亦迅速出现转机 ,先于美国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它使前苏联领导人惶恐不安 ,为了早日与美国达成妥协 ,不得不在有关问题上向美国做出让步 ,同时为强化自己的战略地位 ,迅速与印度签订了《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者以教学观察者身份在美国班尼迪克大学数学系进行为期两个月深度观察和多角度访问,同时加入对美国其他高等学校的初步调查和短期访问,结合在国内多年的高校数学教育经历,着重介绍中美高校数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差异.对中美高校数学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作出简单的评价分析,提出对中国高等学校数学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把争夺世界霸权与反共意识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对外政策的指导原则。接着文章分三个时期分析了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1950—1958年,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武装对抗,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事件以后直至1972年,美国为颠覆新中国,实行军事威胁和“和平演变”的策略;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和中美外交关系建立以后,美国对新中国“和平演变”攻势加强了。  相似文献   

16.
1994年4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逝世,美国人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中国人民也深切怀念这位为打开中美友好大门做出重要贡献的老朋友,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前往使馆悼念,并为其题词.这使人们不禁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尼克松访问中国及后来中美建交的动人场面.那么,中美建交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实现的呢?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里根与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沃尔特·蒙代尔六月中旬相继在明尼阿波利斯城发表演讲的中心内容都是教育问题。里根在讲话中呼吁给教师奖金和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他讥讽蒙代尔对教育问题看法肤浅。他辩护说:“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并不是因为钱花得不多,而是因为花得不当。”蒙代尔在几天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攻击里根用空泛的词令掩盖美国的教育危机,他称里根的教育政策是“巫术教育政策”,谴责里根“宁肯为MX导弹殊死战斗,却不愿为教育动一根指头。”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是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延伸。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保护知识产权构成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国家利益。贸易协定是美国实现全球经济战略国家利益的战略工具,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战略目标和工具。WTO决策机制的运行显得困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WTO法律体系对区域经济组织的确认和区域贸易协定,被视为促进安全的手段,共同构成美国实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国际环境。美国已具备了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全部要素,即具备该战略的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国家实力和实施战略的国际环境。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给大国经济的对外经济政策产生了示范效应。在此背景下,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我国领导人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一再强调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原则,双方关系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那么,中美两国之间发表过哪三个联合公报呢?一、中美上海二·二八公报。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20.
呼吸之间     
方定一 《中学教育》2004,(10):59-59
1984年春,里根访问中国。他的夫人南希在西安一个小姑娘售货点买了几件小礼品,价值人民币5元。里根给了小姑娘一张10元的人民币,可是小姑娘一时没有零钱找。里根就说:“留下这钱吧。”但他们刚往前走了一会儿,小姑娘就追了上来,把该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