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杂技事业和杂技创作发展很快,不仅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欢迎,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杂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晚会上、电视荧屏里以及各种选秀节目中,人们普遍赞誉现在的杂技越来越好看,杂技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已得到很大提升。观众说好,是看热闹,只要好看、惊险,大家就会鼓掌欢呼。但在行业内,什么样的杂技节目是好节目,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的准星虽各有不同,却有一个基本衡量,这个基本衡量就是标准,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标准是行业公认的评价尺度,在这个尺度下,可以有不同见解。我以为,对于一个杂技节目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考量,这三个维度是:技巧,审美,人文。  相似文献   

2.
正余家杂技《空中大飞人》近日入驻福建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大剧院,精彩的表演让观众赞叹不已。《空中大飞人》,是河南余家杂技近两年排演的创新节目,它把体操、杂技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高度提炼,混合编排,在动作和技巧上有所创新,在道具上进行了改革,更加突出了其特有的勇敢惊险的气质。该节目曾在法国"明日"世界杂技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杂技”一词有两种含义:狭义的可以理解为地面和空中的技巧性表演节目。西方的“ACROBATIC”词意与之对应。广义的则可以理解为杂技节目、马戏节目、滑稽节目和魔术节目的统称,和国际通用的“CIRCUS”(马戏)是同义语。当然,这里的滑稽不同于戏曲、曲艺范畴所指的滑稽而专指杂技滑稽。杂技节目、马戏节目、滑稽节目和魔术节目以鲜明的个性和绰约的风姿,使得“杂技”这朵艺术奇葩绽放得绚烂绮丽。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从实践中可以看到,一个主题杂技晚会的成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是否贯穿于晚会组成的全部节目之中,取决于组成节目能否在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艺术角度去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杂技与演技     
在第十一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我有幸观赏了很多中外优秀节目。同时,我也发现中外杂技艺术的一些差异。论技巧,国内节目比国外节目拥有很多高难度的技巧,杂技技巧已是炉火纯青,惊险度数很高。而国外杂技节目的技巧看起来有些平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杂技道具的科技化备受关注,也逐步成为杂技追求创新与技艺提升的另一突破口。道具科技化创新的全部意义是推动杂技技巧和杂技艺术的发展,借助道具科学的功能设计增加杂技技艺舞台展现力,提高技艺水平,丰富节目形式。多年来,笔者和多位国内知名编导、道具师交流、合作,对杂技道具科技化创新形成了一些认识和理解。一、道具科技化创新面临的困境一些传统的杂技道具样式陈旧,工艺粗鄙,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配合演员的技艺展示。  相似文献   

7.
杂技是一门挑战人体极限的表演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过去泛指从百戏演变而成的手技、口技、车技、驯兽和魔术等技艺表演,现代则是演员靠自己身体完成一系列高难度技巧动作的表演(驯兽、魔术、滑稽已从杂技中单列出来)。要保证演员能够完成高难度技巧的训练、演出,长时间的苦练加巧练是不可少的,而其中教练的执教作用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执教《抖杠》节目的心得体会,来谈谈杂技节目创作训练中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纵观全国杂技行业,无论节目类型还是技巧,同质化现象部非常严重。即使有一些形式和技巧的创新,也很快被学习和模仿.当然每个团也都有一些代表性节目,可大多只能靠编排来区分、而一些优秀的节目和精彩的杂技剧,因为抓住了本地区民风民俗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文华奖”第七国全国杂技比赛上,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的参赛节目《追梦——蹬人空竹》,凭借高难度的翻腾与抖空竹两种不同类别动作技巧的美妙结合,流畅、欢快、亮丽、时尚的编排表演,  相似文献   

10.
杂技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形体表演艺术,它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力学、心理学等诸门学科。杂技艺术要振兴,要发展,就要培养训练出既有过硬的杂技技巧,又能尽快出节目(缩短杂技节目周期)的新一代杂技演员,就必须从学员抓起,还必须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对杂技学员的基本功和节目功的洲练以及对教与学心理生理素质等诸方面作较系统的分析、研究,是杂技界应该重视和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杂技团的《绳技》节目首演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在绳圈中翻跟斗这一技巧和道具的突破与创新得到了业内的认可。40多年来,接续创作了《舞者》《灵魂向远方》《墨韵》等10个版本,在国内外演出中荣获了多个奖项。近年,当杂技自身技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创作者更多地将杂技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10届中国武汉斟际杂技艺术节上,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的创新节目《顶——太极》以独具匠心的刨意和颠覆性的高难技巧,首开“顶技”动态表演之先河,往来自17个斟家共31个节目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3.
支点.在杂技表演中是起支撑作用的平台,它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个面,还可以是某个物品。有了支点,杂技就有了表演的基础,这种依存关系在杂技表演中至关重要。不同的节目.支点不同.而不同的支点,又决定了杂技的形态各异。  相似文献   

14.
在刚刚落幕的第12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中国杂技艺术家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杂技艺术家们同台献技,让我们在领略世界各国不同风格的杂技艺术的同时,也让我们更为清晰地对比中国杂技与国际杂技之间的差异。我明显感觉到,中国杂技就整体而言存在着一种缺陷,尤其是在与国际杂技表演同台对比的情况下,这种缺陷就显得愈加明显,我称之为“中国杂技的人文情怀缺失”。这里我要说明,中国杂技中有些优秀节目很好地表现出了人文关怀,但就整体而言,这样的节目比较少。  相似文献   

15.
正当今时代,杂技表演如何创新并独树一帜,获得观众的称赞,是一个杂技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结合杂技节目《绸吊》,谈谈杂技舞台表演的艺术性。任何杂技节目的创新,都要有与众不同的新理念与新视角。在表演杂技节目时,应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优秀作品与优秀演员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正杂技的基本功分为腰、腿、跟头、顶功四个主要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刚进入杂技行业的门槛,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这四项重要的杂技基本功,这其中的每一项基本功都会对一名杂技学生的节目规划、未来发展、舞台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顶功作为杂技的四项基本功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杂技节目都是以顶功技巧为主体而表现的或以顶功为主要基础而延伸发展并且创新的,以顶功为主的专项节目有单手顶、高拐、椅子顶、对手顶、多人技巧等节目;与顶功有关的节目有小武术、晃管、皮条、钢丝、滚杯、顶碗、单杆技巧等。  相似文献   

17.
在杂技艺术的演出实践中,杂技形式、技巧的创新,是我们久谈不衰的话题。反映到理论领域,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对杂技形式和技巧在创新中的不同作用,作一肤浅的论述。一、纵向继承在杂技艺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马克思说:“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和革命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辩证法要求我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运动,其中包括一切物质形式和思维形式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8.
杂技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形体表演艺术,它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力学、心理学等诸门学科。杂技艺术要振兴,要发展,就要培养训练出既有过硬的杂技技巧,又能尽快出节目(缩短杂技节目周期)的新一代杂技演员,就必须从学员抓起,还必须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对杂技学员的基本功和节目功的训练以及对教与学心理  相似文献   

19.
所谓点就是每一个技巧的展示。一个杂技节目是由多个点组成的,每一个点都是杂技艺术的精粹。所谓线就是点与点的连接。如果点与点之间想融汇贯通形成整体艺术一定不能缺少线的连接,而线就是用艺术的手法美化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和贯穿。所谓面就是线线错综交杂而构成的。面的贯穿会使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杂技节目要进一步拓展国内外演出市场,就必须打造中国特色的优质杂技节目,就必须研究如何打造中国特色优质杂技节目的问题。反过来说,打造中国特色优质杂技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拓展我国杂技节目的国内外演出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