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开放式问题对话教学法着眼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具有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和采用"对话式"教学等特点。这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对话交流的教学方式,能够营造和谐、友好、合作、向上的学习氛围,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正如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实现师生有效对话,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学会调整自己,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生命的呼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思想政治课堂对话式教学的类型、特征以及如何实现课堂师生有效对话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改以来,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变成过眼云烟,师生交流、对话的教学方式成为主流。可是,有对话就够了吗?只要对话,课堂就一定活起来了吗?对话了,教师和学生就一定"幸福"了吗?在我看来,不是的。一线教学中,教师刻板地问,学生机械地答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教师将教参上的知识改成问题的形式,接二连三地抛给学生,学生们小组讨论。这样的课堂,看似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是,师生之间缺乏真实的交流,学生对讨论的问题没有热情、没有兴趣,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89):113-114
在新课标理念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逐渐为人所知,并逐渐被用于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践行了新课标理念中的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一点,主张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对于提高教学效率、解放学生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种思维对话的全新体验,让传统的数学课堂中的晦涩枯燥消失不见,取之而来的是一个更加具有活力的数学课堂。而这种教学方式是如何开展起来的呢?对此,笔者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以及思考。  相似文献   

5.
周文娟 《考试周刊》2014,(61):38-39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性,生本对话是学生与文本之间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焦点,其意义在于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构建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当前的对话教学中,不尊重学生对话权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潜心诵读、精心设计问题、挖掘学生生活体验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与文本深入对话的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由"教"与"学"共同构建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交流与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沟通与交流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对话。对话式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方式,它的应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例,对"对话式"教学方法应用给出基本的过程和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一片生机,许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带米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的内容广博了,形式生动了,手段多样了,学生更自主了。可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发现在热闹、自主的背后透露出了放任、随意,以及数学味的缺失,给人肤浅、浮躁、不真实的感觉,与新课程理念形似而神异,...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最显著特征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需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改变上。如果要把新课程倡导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融合到《实用中级汉语教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把《实用中级汉语教程》教学分为自主课型、探究课型、合作课型、对话课型、问题课型来开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一定要更加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技能,因此,语文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也要适应社会的要求,比如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堂的激励教学。可是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手段还在使用,学生吸收知识的主要手段还是被动的。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正在走进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那就是对话式的教学手段。本文主要探讨对话式教学方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与实际的操作方式,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教学提倡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式学习。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提高效率。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以书本、课堂和教学为中心的模式化教学,能够启发智慧,调动激情,激活创造力,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要改变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关键是要转变教者观念,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课堂缺乏互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现象,从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上进行课程改革,引入研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氛围,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改革明确提出教学优化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向来存在着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学习方式呆板、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缺失等问题,优化英语教学就是要改变这些现象,激发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本文就简单谈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对话式教学是实现高效阅读课堂的有效途径。但受传统教学方式及教学观念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开展对话教学任务尤为艰巨。通过优化作业设计的方式,力求从指导课外阅读、随笔、预习等方面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架设一道绿色桥梁,为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王滢 《考试周刊》2013,(83):33-3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话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推行对话教学,真正发挥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话教学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本文探讨了对话教学在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冲 《贵州教育》2013,(15):40-41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小组讨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对话式学习相对于其他学习方式而言,能最大化地利用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助能力,因此被作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予以积极倡导,很多化学教师也都主动地把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引进课堂。但是,有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对对话式学习的内涵和操作方法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结果是学生不能在对话式学习中有效地进行讨论,致使本应互动、高效的对话讨论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比如: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意见,两三分钟就草草收场,使对话讨论浮于水面,流于形式;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对话讨论,浪费了宝贵  相似文献   

17.
冯娟丽 《成才之路》2021,(11):80-81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优化、更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生态课堂,开展对话式教学。在数学生态课堂开展“对话式教学”有利于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生生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文章探究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教学价值及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即在课程实施中,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无论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都离不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开展。因为课堂对话是每节课中最鲜活的生成性资源,往往也是一节精彩好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才是打开课堂对话的正确方式呢?一、提出优质问题,开启课堂对话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具有社交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学的"教"和"学",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学课堂在一个集体中实施,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作者的对话等等。现代对话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良好的课堂互动机制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一种对话和交流关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创设良好的文学课堂互动机制,需要师生在教学情境中借助各种渠道进行认知和沟通,学生要实现学习的效果,就应在广泛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师的教学不再是一种传授式教学,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培养和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政治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课堂讨论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集中、思维敏捷兴趣高涨,同时又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