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月娘论     
《金瓶梅》中的吴月娘是个小事上装好人而大事上决不手软的铁血人物。在她表面的伪善下有着凶狠残忍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中的吴月娘,既不是具有"圣贤之心"的贤良之妇,也不是"奸险好人",她立身行事的准则就是固守和保有其正头娘子的地位.她和西门庆之间,是名分夫妻关系,而非情爱夫妻关系.她既是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度的主动维护者和承担者,也是这种两性关系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杜丽娘慕色还魂>是较为原始的杜丽娘故事的话本,汤显祖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作了艺术加工,创造了<牡丹亭>,突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这一成就的取得当然离不开杜丽娘形象的再塑造,但<牡丹亭>对话本中柳梦梅形象的几点细微改动,对突显作品的主题思想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柳梦梅名字的来源、柳梦梅的身份、柳梦梅的阳则之美及其热衷功名和干谒权贵等几个方面,比较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细微差别,认为汤显祖对柳梦梅的再创造进一步突显了作品"以情抗理"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情至爱"的呼唤和赞美.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中写了将近二十个笑话,不但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使小说雅俗共赏.在小说中,穿插诗词歌赋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模式,但是穿插笑话(有时是小故事),并不多见,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小说中,几乎没有,但在<金瓶梅>中却大量出现,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作者自称兰陵笑笑生,他的名字与笑话应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重点塑造了一大批个性丰满、性格复杂的女性形象,描写了她们的悲剧命运,把中国小说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王荣 《文教资料》2008,(13):10-12
<牡丹亭>里,杜丽娘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也往往把注意力和赞美之辞都放在杜丽娘身上,对柳梦梅这一形象的关注,还不是很多,然而柳梦梅也不单单是一个从杜丽娘梦境中飘出来的只是为了证明杜丽娘的存在的干枯没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他有平庸的一面,也有非凡的一面,他和杜丽娘共同完成了对至情的守护和对于封建礼法束缚人性的反抗.  相似文献   

7.
"圣人"作为<庄子>内篇中重要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关注.由于庄子<齐物论>中突出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很大程度上否认了现实生活中真理的存在,所以庄子哲学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痕--不可言说与已经言说的矛盾.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圣人"形象实际上成为了弥合庄子哲学悖论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小说<檀香刑>通过孙眉娘、钱夫人两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揭示了关于"民间"与"庙堂"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审美取向.这不仅构成了莫言小说<檀香刑>内在隐形结构,表达了作家的民间写作立场,而且也开拓了具有审美象征意义的"民间"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9.
李世林 《文教资料》2008,(24):14-16
繁漪和娜拉分别是我国著名作家曹禺<雷雨>和挪威的"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著名的两个女性形象.易卜生创造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对中国作家和妇女解放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玩偶之家>中的新女性形象--娜拉,她的出走震惊了全世界.激起了无数妇女为争取个性而进行反抗.当她随着作品传入中国,也影响了一代中国作家.曹禺先生在其代表作<雷雨>中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觉醒的"娜拉"形象--繁漪.作为娜拉反叛精神的一种后继者和追随者.繁漪和娜拉不可避免地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如两人身上的新女性特质.但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就决定了繁漪不可能是娜拉的"翻版".本文拟从分析两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入手,从而让读者对这两位经典的反叛形象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刘筱琰 《文教资料》2013,(35):45-46
环境、性格、命运三者之间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人物的性格往往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文从环境的角度切入,探讨在腐朽封建的社会大环境以及斗争不断的家庭小环境的双重影响下,《金瓶梅》中吴月娘这一角色性格的形成以及其命运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考点解读]   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很注重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2007年湖北卷<日月行色>:"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作者研究久盛不衰,新说不断,成绩不小,但也有论者对<金瓶梅>作者研究持否定态度,甚至认为是一种"非常可笑的"、"不科学的""笑学".<金瓶梅>作者研究目前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是,无论从考证"前提"还是考证方法来看,其研究工作都不是一条死胡同.<金瓶梅>作者研究的意义不仅限于作者本身,还在于以此推动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张竹坡上承金圣叹,下启脂砚斋,通过对<金瓶梅>思想与艺术的评点,为中国小说理论的发展以及<金瓶梅>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涉及作品的题材、情节、结构、语言、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点、创作方法等各个方面,本文就其中的世情说、人物塑造及审丑理论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言小说<任社娘传>和韩国汉文小说<丁香传>、<芝峰传>、<钟玉传>、<乌有兰传>在情节结构上颇有相似之处,可称为"美人计"小说.作者从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立意主旨等方面论述了中、韩小说的文化渊源关系和各自不同的特点,并指出韩国这组汉文小说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的作者开始摆脱前代章回小说家忽视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缺陷,在塑造不同人物形象、刻画不同人物心理时,适当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以求获得最佳效果,显示了超越前代艺术家的艺术才华.作者通过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受,这一手法在章回小说的创作中并不多见.从这一点看来,<金瓶梅>已经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征了.  相似文献   

16.
柳永的<木兰花>(虫娘举措)、<集贤宾>(小楼深院)和<征部乐>(雅欢幽会)是描写词人与歌妓虫娘恋情的作品.它们蕴含着一种崭新的爱情追求--情投意合.这一崭新的爱情追求对后世爱情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梅 《广东教育》2008,(3):36-38
通过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查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三个数据库自建库至2006年中有关研讨式教学的所有文献,以文献为研究基础,分别从研讨式教学的理论研究、研讨式教学的实践、问题和建议对研讨式教学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述评.这是有效发现问题的文献调研方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周晓春 《文教资料》2009,(16):22-24
<榆树下的欲望>是一部充满物欲与情欲的悲剧作品.本文试从原型批判的角度分析爱碧这一形象,得出爱碧是<圣经>原型和古希腊神话原型的集中体现的结论,并指出,奥尼尔对"原型"的全方位应用使得人物形象更具普遍性和现实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比较分析了小说<沙家浜>与样板戏<沙家浜>,针对众多批评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从小说体裁、人物形象重塑、情节的设计等角度分析了小说<沙家浜>的得与失.既指出其重塑的阿庆嫂、郭建光形象的失败之处,也肯定了阿庆、许三爷这两个全新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情节的安排.  相似文献   

20.
当下对<水浒传>中"一丈青"的解释有多种说法.从<金瓶梅>中的"一丈青"入手,可得出<金瓶梅>中的"一丈青"身材既不高大面容也不漂亮,并联系各种文献及民间材料,认为"一丈青"本意是"泼辣、悍勇"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