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彦伟 《文教资料》2014,(20):57-58
本文以传统民间美术对清昭陵石牌坊这一历史建筑形式及石雕纹饰作用的意义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和研究清昭陵石牌坊的纹样雕饰艺术特点及工艺,探求其特定的人文价值与艺术魅力。以清昭陵石牌坊中的纹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是对石牌坊石柱底部须弥座上神兽的研究,二是对石牌坊横梁雕刻纹饰---八宝的研究。清昭陵石牌坊迄今为止保存完好,雕工精美,神兽传神,里面集合了平雕、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刻手法,纹样集满、蒙、汉多民族艺术风格,以及宗教传说图腾图样,刻画精致、生动绝伦。这为研究其艺术形式及满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四川隆昌被誉为“中国石牌坊之乡”,现存17座明清时期的石牌坊。古驿道、移民大族、地方官僚、隆昌青石、民房与牌坊的关系这几个恰到好处的因素共同构成了隆昌蔚为壮观的石牌坊群。  相似文献   

3.
漳州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经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漳州石牌坊、东山关帝庙、白礁慈济宫、华安二宜楼4处。 漳州石牌坊 指位于漳州市区香港路北端双门顶的“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座明代石牌坊,以及市区新华东路东端岳口街的“勇壮简易”、“闽越雄声”两座清代石牌坊。“尚书探花”坊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林士章而立。林士章,漳浦人,历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三世宰贰”坊是明万历四十七年  相似文献   

4.
隆昌石牌坊     
在中国西部,有一个堪称国宝的石牌坊之乡,它就是隆昌。别看它只是四川盆地南部的一个小县城,那一座座气势雄伟、雕刻精美的石牌坊,其蕴存的寓意加之小城那浓郁、奇特的文化氛围、恍若隔世之感会浸透你的全身,让你对中国古老文化艺术发出由衷的惊叹。在古代,隆昌是巴蜀陆地交通的“中转站”,今天依然是连接成都、重庆的中枢。 据隆昌县志记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以来,隆昌因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一直是商贾云集、文人辈出的地方。当年,一些官吏或名流,为了给后人留下“万古美名”或“扬善除恶”的思想,相继竖牌立坊。与此同时,一些…  相似文献   

5.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陕西民间文学有着丰富的旅游价值。陕西民间文学在旅游开发中价值、地位、传承方式及其保护等方面意义重大,探讨民间文学作为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的多重文化价值属性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是古村落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动力.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从古村落文化、古村落旅游两方面对古村落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后续研究应关注和加强对古村落文化旅游本土模式、游客体验、文化内涵提升以及文化保护等重点研究方向.同时提出,文化旅游作为古村落发展的出路之一,需要在保护与发展中构建动力机制,以实现古村落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游的内在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泰山石刻作为石刻艺术的瑰宝,其文化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在开发泰山旅游文化资源的同时,保护好文化遗产,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传统民居保护利用中的功能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传统民居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社会风俗价值和景观审美价值.它对于丰富城市旅游景观体系、增强文化吸引力、构建特色城市旅游形象等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它的保护面临许多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城市传统民居的价值、保护现状和困境等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几种功能置换来实现城市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9.
合肥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情感价值等多维价值,应通过开展工业遗产普查和登录、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与重生、打造“工业文化”城市旅游新名片、加强工业遗产宣传推广等方式挖掘合肥市工业遗产的价值,促进保护与旅游利用。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悠久,建筑形式独特,名人名家辈出,同时是中国坊巷建筑的典型代表。三坊七巷文化积淀深厚,在这里开展文化旅游是对其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目标谈起,介绍了三坊七巷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并为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传统民居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社会风俗价值和景观审美价值.它对于丰富城市旅游景观体系、增强文化吸引力、构建特色城市旅游形象等有着重要意义.但在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它的保护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进行民居的保护,对促进当地经济、增强文化活力、创造地域特色文化景观、塑造立体化形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福建大田板凳龙舞历史悠久,富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板凳龙制作工艺精巧,具备审美价值,龙舞活动具有观赏和体验价值。大田板凳龙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采用传统博物馆展示型静态开发模式以及民俗体验开发模式、节事旅游开发模式及旅游商品开发模式。保护与创新利用相结合,开发龙文化旅游是福建大田板凳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这是2006年11月,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给“六尺巷”的题词。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的国际化、都市文化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较大冲击,大城市周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既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又是受影响严重区域和保护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以马山县为例,深入探讨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国际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15.
纪南城作为楚国鼎盛时期的国都所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深入剖析纪南城旅游价值中的美学、科研、精神文化乃至经济价值是开发利用纪南城历史文化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立足于纪南城旅游价值的剖析,提出相应的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以期对纪南城的保护与开发所拉动的相关旅游业的发展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座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张谷英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课题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围绕"提升张谷英村的文化价值和处理好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创新"这一研究主旨,探讨分析张谷英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保护,以提升张谷英村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岳阳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淮南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研、考古等旅游价值。近年来,淮南市加大了对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重开发、轻保护、产品同质化、开发水平低等。针对存在问题,对其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模式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18.
和顺的牌坊     
鲁兴勇 《保山师专学报》2007,26(3):F0002-F0002
在近代中国,凡是财产和文化富集之乡,均会出现大量的牌坊,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丰收"的和顺,历史上曾有过九座牌坊。其中全石质牌坊有四座,木石牌坊有五座。按性质分牌坊为四类。一类为乡村标识性质的牌坊。如村头双虹桥边的"老牌坊"。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生态问题,制约了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要坚持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旅游资源生态价值的认知和保护,积极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建设专业的生态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6,(3):80-85
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中引入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将促进旅游相关人员对文化遗产价值和作用的了解,树立和加强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动,结合历史和时代文化精神推进文化遗产的创新,有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传承和创新发展。文章以兴安灵渠文化遗产为例,探讨了创意旅游视角下灵渠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主题和思路,提出了具体的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