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师道》2011,(Z1)
食育,即饮食行为教育,每个人通过愉快、简单的教育,把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变成自己的饮食习惯。食育在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流行,尤其是日本,更加注重食育,2005年就通过了《食育基本法》,在全民强制推行食育,旨在培养健康的下一代。长期食用高脂肪垃圾食品,会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已广为人知。专家调查发现,学生饮食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片面追求饮食  相似文献   

2.
食育是以食物为载体的全方位教育管理理念,是涵盖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教育.依托高校食堂开展好食育工作,对改善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培育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食育侧重的饮食营养、饮食安全、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对高校食堂开展食育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并就开展食育工作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食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国民学习与掌握饮食有关的知识,培养正确的饮食选择能力以及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一种教育。开展食育活动,要求将健康饮食的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态度和饮食习惯。文章以日本为例,通过探讨食育活动中所蕴含的对于幼儿身心发展以及教学工作开展的独特价值,对我国进一步推行食育计划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4.
郑彩玲 《学周刊C版》2019,(3):181-182
在对学龄前儿童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食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对于促进学龄前儿童对于营养知识的掌握、健康饮食观念的树立和饮食卫生安全的重视,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在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对此,可从加强家庭食育、完善幼儿园食育课程体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借鉴先进食育经验等方面入手,开展食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祖桂枝 《福建教育》2023,(16):54-56
<正>幼儿园的食育,即与饮食活动相关的教育,以食育之、寓教于食,主要包括饮食教育和饮食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包含生理满足、习惯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传统的饮食文化等内容。食育不仅能改善幼儿的健康状况,还能培养其良好人格和生存能力。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与落实,越来越多幼儿园开始重视并尝试开展食育,  相似文献   

6.
<正>食育,即饮食教育,是指人们通过与饮食相关的活动与教育,学习食物、食品相关知识,习得正确的饮食行为,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节气饮食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食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心态与身体和谐的道理,也生成了  相似文献   

7.
日本通过十几年的食育践行活动,国民的饮食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绘本是幼儿阶段食育教育践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值得我国食育研究者引起重视。本文期待所探讨的内容能够对国内食育教育工作者和绘本创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2008,(3):48-48
在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中心主任王锡昌教授提出,应当尽快让“食育”走入中小学课堂,成为与德、智、体、美、劳并列的一类教育。 所谓的“食育”,也就是饮食行为教育,是通过食物、饮食及相关教育,让孩子懂得各种食品有什么营养,有哪些危害,从而能够自觉地科学饮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食育指与饮食行为有关的教育,包括饮食文化、饮食营养知识及制作方法等内容。幼儿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开展食育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助力关键经验的积累。在传统节日中往往有享用美食的习惯,节日美食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积极的生活观念和情感。教师在开展教育实践时,要注重将食育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依托传统节日元素,传播食育文化。  相似文献   

10.
陈粮宜 《福建教育》2023,(14):22-24
<正>食育即关于饮食行为的教育。食育以食物为载体,以与食物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同时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传统文化的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是一种可以融合“五育”的综合性教育。食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关乎着祖国的未来。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要加强食育,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等健康问题愈发严重,这与部分学生缺乏饮食知识,保持不良饮食习惯不无关系。同时,“双减”政策推行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