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研究法基于“课程思政”视角梳理了“汉维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翻译理论教学中存在本土理论教学薄弱、不够重视翻译史教学、对各种译论溯源不足等问题;翻译实践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翻译实践材料选取随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策略:翻译理论教学方面要加强本土理论教学,加强翻译史教学,对各种译论进行隐喻和溯源;翻译实践教学方面要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优化翻译实践材料选择,以实现“汉维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专业能力和“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双收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和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许多教育工作者仍有很多困惑和行动上的偏差 ,影响了课程价值和功能的发挥。阐述其实质 ,揭示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内容与形式、认识与实践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基本关系 ,有助于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文学”课程群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用素质教育的“内化观”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实践训练;并增强师德感召力,注重教师的高尚人格在人文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而高校所开展的课程思政则完成了对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的培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发展。教师也可以在思想理念传播过程中达到提高育人效果的目的。本文以公共关系课程为例,探索高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所开展的教育价值,并探索出专业课程教师的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1 .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两课”教学观“两课”是引导和帮助大专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的课程。因此 ,教师要做到 :第一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深刻的、递进有序的、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 ,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二 ,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判断力和批判精神的人 ,即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须置于广阔的时空 ,使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和方法论的重要作用。2 .调整教学内容 ,做到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6.
大学日语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推进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课程的思政作用,对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新大学日语综合教程1》为教材依托,以“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为问题导向,从“以学生成长为主线的教学内容”“显隐结合的教学设计”“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积极探索价值、知识与能力三者有机统一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实施“课程思政”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宏观引领。这种导航作用在宏观设计时可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导向引领“课程思政”大纲的制定修改;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原则引领“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设计;三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品格引领“课程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四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反馈评价引领“课程思政”学生的获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课程对高师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的高师教学实践,论述了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并对该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危机管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导向的新兴专业课程.设计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危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强化理论认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开展课内实验、组织专题调研、拓展校外实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应从建立危机管理课程教学实验室、推行课程实训"过程管理"、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入手,完善危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不仅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及“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回应。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守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必然要求,是打造“金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现实要求。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要强化整体设计,致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系统架构;要注重课程开发,助力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要着眼教学实效,着力创新课程思政的教育方法;要聚焦课程运行,努力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  相似文献   

11.
外语专业学生频繁接触外国文化,在第二外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家国情怀的外语类人才是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第二外语(日语)为例,分析了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的特点及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认为教师可通过词汇、语法、课文、课后实践等多途径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三全育人、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2.
高职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操作技能.本文试从教材、设备、学生和教师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提高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适应性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适应学生,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群体。本文认为适应性教学应该是“双向度”的,教师要适应学生,学生也应该主动适应教师与大学的培养目标。本文以政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重点探析了这种“双向度”适应性教学对大一新生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与信息时代潮流的影响,各高等院校纷纷建设与实施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混合式教学模式得以广泛流行。从高职院校“报关业务”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出发,讲述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方面的得失,认为此模式虽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但注重个性化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是值得高职教师认真实践探索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正在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八次课程改革。这八次课程改革可以划分为三代。前两代课程是“目中无人”的课程 ,因为其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脱节 ,它既不考虑教师能动性的发挥 ,更未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回顾与分析个中原因 ,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鼓励教师进行课程行动研究和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调查研究发现,陇东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僵化,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消除教师的心理顾虑,改革评价考核制度,开发课程教学指导用书.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是促进陇东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发展是课程发展史中的重要方面(内容),也是当代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最具活力的重要(主导)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有着深厚的教育思想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自发展以来,颇有影响的、代表性的主要课程模式有“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以及“人本课程”(Humanistic Curriculum)等。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发展对推动今天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设交通强国的政策性、引领性文件相继出台,培育高素质、有担当、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交通科技人才,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交通领域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交通发展历程中的人、事、物,交通工程专业本身的职业特点和使命担当,交通发展进程中的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及发展态势,通过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培育和引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交通规划课程具备国家层面、精神层面、个人素养、科学观和方法论等各个层面的德育元素和价值引领,进行交通规划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有利于培养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交通工程专业德育人才。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程要形成“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一体化完整体系,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运动与发展的需求,需要建立联动机制,在“生本化”理念、“层次化”目标、“结构化”内容、“多样化”实施和“多元化”评价的基础上联合发力,呈现更富逻辑性,突出完整性,更具科学性的体育课程。机制联动的完善程度决定着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广度,机制联动效果决定着体育课程一体化有效执行的深度。促进体育课程一体化机制运行,还需要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层面等诸多条件保障。对体育课程一体化联动机制及有效运行的深入探讨有助于破解体育课程关键问题、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体育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摘要:学校课程领导是课程发展的新趋势,使教师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给体育教师提供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转型契机。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学校课程领导下体育教师课程赋权的困境进行剖析,指出校长课程领导意识薄弱、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不足、课程权力认同感较低以及校本课程开发受阻等造成体育教师课程赋权困境的因素。针对这些困境,提出通过将权力下放和增能两种途径来改善体育教师课程赋权的现状,以此提高体育教师课程赋权,推动新课改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