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相互联系,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法对教师而言随时都有用武之地,因为知识是错综交叉的,犹如一张无形的“网”,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地学习,在教学中,对学生所学知识纵横比较、适时梳理,使知识脉络化。  相似文献   

2.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相互联系,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法对教师而言随时都有用武之地,因为知识是错综交叉的,犹如一张无形的“网”,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地学习,在教学中,对学生所学知识纵横比较、适时梳理,使知识脉络化。  相似文献   

3.
所谓“比较”,就是把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或彼此有某些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考察研究,从差异中找类似,从类似中找差异,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方法,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智力活动。事物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感觉和印象之后,便会自觉或不自觉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主要是对物理现象和规律进行初步的认识。要完成这一认识过程,就要对有关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在上述各过程中,“比较”一般来说则是认识过程的开端。 “比较”就是把各事物的某些属性加以对比,以明确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运用比较方法认识事物,首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所决定的。统一性是指自然界诸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分类理论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布鲁纳与别人合作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研究,即通过实验揭示了认知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归类或概念化。我们知道,人们要认识某一事物,就要先将该事物归入某一类别,而此时,他(她)也会对该事物必须具备、但现在尚未知觉到的属性作出自己的预测,也就是说,事物的意义是与人们对与其有关的属性或预期的结果作出的分类假设联系在一起的。而布鲁纳的这项研究也深得皮亚杰的赏识,被称为是“思维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6.
知识,按其类型可分为两种,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一般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述,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存储在图书馆、局域网或数据库中,可供人们交流;隐性知识是指未能用符号编码的难以言传的知识,具有个体性、模糊性和情境化的特点,很难通过正常的途径进行共享。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的二角”,  相似文献   

7.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主题在不同的文体上有不同的表述,人们习惯上把记叙性文章的主题叫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议论性文章的主题叫做中心论点,某些应用类文章的主题称为主旨或基本观点。在我国传统的文章理论中,主题叫做“意”或“主脑”。  相似文献   

8.
“极限思想”是微积分的基本思想,用以描述某个无限变化过程的终极状态,是其他相关数学分支(如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的理论基础.极限也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可以将某些数学问题化难为易,避免一些复杂运算,探索出解题方向或转化途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适时地渗透极限思想.  相似文献   

9.
何捷 《班主任》2009,(11):14-15
人类视觉系统中存在两种类型的隐形误导。一种叫做变化盲视,指在面对多样事物时,观察者无法注意到某些事物与此前的不同,除非观察者把变化前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否则这种变化很难被发现。还有一种是无意盲视,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视而不见。对“盲视”的运用,在魔术表演中很常见,  相似文献   

10.
与分科高考试题相比,文科综合能力试题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和内涵,如其测试目标更简洁、实用:“(1)了解识别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2)分析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3)评价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有关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4)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所以,要提高文科综合能力高考的迎考复习效率,就必须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复习方法。为此,本文以《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为例,谨作说明。一、提高综合能力首先要从整体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过程“综合能力考试注重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因为综合的实质是通过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浅论合称     
合称,有时也叫总称、并称,是具有某些共性事物或人群的统括名称。合称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各种各样的群体:人群、物群、义群,等等。古今中外语言中都有合称现象。如“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罗马的两个“三头同盟”(公元前60年结盟的庞培、恺撒、克拉苏,公元前43年结盟的屋大维、安东尼、李必达。他们分别被称为“前三头”和“后三头”),世界“七大奇观”,6、7世纪阿伯文学史上的“三诗王”,3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五W”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合称不断涌现。近年产生了“三C四A”之类的合称。“三C”指:Communication(通信化),Computerization(计算机化),Control(控制化);“四A”指:Factory automation(工厂自动化),Agriculture automation(农业自动化),Oflice au-  相似文献   

12.
教育叙事:数三角形的认识封闭及其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认为某些知识(或某种方法)不能用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而实际上却是可以解决的,那么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认识封闭现象,又将这种“把不会当不能”的认识称为封闭认识.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个认识封闭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概念题(结合常识教学法解释) 1.这里所讲的“启蒙性”有两层意思:一指幼儿园常识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利于幼儿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掌握粗浅的知识和懂得浅显的科学道理;二指常识教材具有启迪作用,即这些教材能激励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2.这里所讲的“季节性”,是指常识教育的某些内容需要按季节的变化,去组织幼儿观察、认识。3.“主题综合教育”,又称“综合教育”,是指围绕常识  相似文献   

14.
“链接”是把相关知识进一步优化的一个环节,指的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字或图像信息衔接、叠合,在此基础上寻找“邻近发展区”,实现知识的系统化、脉络化,达到对同一事物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入。就历史学科而言,就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横向、纵向的延伸,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达到对同一问题具有透彻的联想、思维和认识能力。一、链接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大家都知道,实现教育的内在全面性,就必须把视点放在教学的主渠道和主战场——课堂教学上来,这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尝试:1.发挥学生…  相似文献   

15.
1 一般化、特殊化的基本认识1.1 一般化和特殊化构成了数学抽象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郑毓信、梁贯成老师在《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一书第二章第二节“高层次数学思维的研究”第115页中指出,“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是认识的一个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在数学的认识活动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具体地说,一般化和特殊化即就构成了数学抽象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1.1.1 “一般化”(generalization)也可称为“弱抽象”,指由原型中选取某一特征或侧面加以抽象,从而形成比原型更为普遍、更为一般的概念或理论,并使前者成为后者的特例.由现实原型出发去建构相应的数学模型显然就是一个弱抽象的过程;另外,除真实的事物和现象以  相似文献   

16.
“盲视”这一名词来源于神经学。专家认识到人类视觉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隐形误导,一种叫做变化肓视,它是指面对存在着的多样事物时,观察者无法注意到某些事物与此前的不同,除非观察者把变化前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否则这种变化都不会被发现;还有一种无意盲视,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7.
"链接"是把相关知识进一步优化的一个环节,指的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字或图像信息衔接、叠合,在此基础上寻找"邻近发展区",实现知识的系统化、脉络化,达到对同一事物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入.就历史学科而言,就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横向、纵向的延伸,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达到对同一问题具有透彻的联想、思维和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材知识重组例说杨自主一、图示法1.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利用地图或示意图概括整理知识,能有效地阐明地理知识“形”、“位”、“动”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和关系,以建立起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进行意义编码和形象编码的知识,学生的记忆比较牢固。另外,图像可...  相似文献   

19.
《采草药》(高中语文第三册《(梦溪笔谈)两则》之一)一文预习提示中有这样一段话:“《采草药》主要从‘内因’(草药使用的部位不同)和‘外因’(草药生长的‘土气’‘天时’不同)两个角度来否定古法,阐明观点。”这一段话读来令人费解,原因如下: 提示中内因、外因之说,违背了基本的逻辑学知识。内因,指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指的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在原因,即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内因和外因是影响同一事物发展的相对应的两个方面。而草药使用的部位和草药生长的“土气”“天时”,两者缺乏内容上的同一性,并不构成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而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此其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布鲁纳是当代“发现学习”的主要倡导者和理论家,比起他的前辈杜威的“发现”“探究”的观念和苏格拉底的启发法,布鲁纳更注重理论依据。他认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学习有四个作用:提高智力的潜力;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帮助信息的保存和检索;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核心是类别编码系统;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一个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是自己主动形成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