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的理论改革,已经把教育教学融入到儿童的生活领域中,数学课程作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探求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揭示数学的本义。根据生活的涵义、儿童生活的特点,回归生活的数学教学要把封闭式的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学,让儿童从“书本世界”或“学科世界”中解脱出来,让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并以学生和学生生活为背景形成理念,研究策略,促进学习与生活的整合,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帮老师纠错     
骆玲芳 《广西教育》2014,(44):51-51
正5月9日上午,我在班上给学生朗读《又是荠菜花开时》。我大声地读着文章,读得津津有味,读得抑扬顿挫,仿佛我就是作者本人,正在田野的菠菜地里、草地里寻找着我的"胜利"喜悦。偶尔抬眼扫一下课堂中的学生,我发现他们也都沉浸在我的优美朗诵中,像是在用眼睛"寻找"着可爱的荠菜花。读完文章,我便开始布置阅读习题了,这时,忽然有一个声音说:"老师,荠菜的荠是读‘jì’,不是读‘qí’。"猛地抬眼一看,原来是平时比较胆小的欧庆在给我纠正发音。"是吗?"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我的课堂应变能力磨练得  相似文献   
3.
知识,按其类型可分为两种,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一般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述,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存储在图书馆、局域网或数据库中,可供人们交流;隐性知识是指未能用符号编码的难以言传的知识,具有个体性、模糊性和情境化的特点,很难通过正常的途径进行共享。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的二角”,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家的词典里一定有“担当”这个词。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教育家的社会责任,应该包括两部分,第一是找出教育的病灶,第二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多位数的读法 (浙江省编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七册 )教学要求 :1.通过独立尝试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 ,学会读多位数的方法 ,能正确读多位数。2.在掌握读数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3.结合读有关数据 ,渗透思想教育。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1.谈话 ,提出问题。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了万以内的数 ,那么比1万大的数 ,你能举出一些吗 ?大家想想看 ,可在卡片上写一个比1万大的数师 :你认为自己写的数比1万大的 ,就拿到上面来。 (学生将写有数的卡片 ,贴到黑板上 ,加以展示。有2435…  相似文献   
6.
如何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 ,在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转化中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内化数学知识 ,形成数学技能 ,获得数学经验、思想和观念 ,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重点。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的设计谈些个人的见解。一、调整备课的重点 ,由备教师如何教 ,转向备学生如何学。让学生自己在尝试的情境中加以探索、思考、理解 ,把教学要求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这是教师必须具有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 ,把学生…  相似文献   
7.
知识,按其类型可分为两种,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一般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述,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存储在图书馆、局域网或数据库中,可供人们交流;隐性知识是指未能用符号编码的难以言传的知识,具有个体性、模糊性和情境化的特点,很难通过正常的途径进行共享.  相似文献   
8.
9.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学科是课程的主干部分,学科内容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成就的质量与水平,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改进现有的学科内容是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上出学生有收获、教师自己满意的课,我以为还是功夫在课前。新课程强调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突出数学思考的过程和方法,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这一切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因为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火花、独特的见解、创造性的想法、错误的信息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但是这太难了,怎样去把握?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自己,备课始终是上好课的关键。一堂课的好坏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备课的用心程度,以往的做法是“三备”:备大纲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