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与高等工程专科办学模式付成山大学毕业生分配实行“双向选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客观要求,是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一改革将冲破大专院校过去那种封闭、半封闭的办学格局,...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职业。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应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分配实行“双向选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是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对这一改革,理论上如何认识,制度上如何完善,心理上如何适应,迫切需要进行研究探讨。本文仅就“双向选择”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择业心理做好毕业生工作潘先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常深入和不断发展,为了使大学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社会各行业更好地选择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在毕业生分配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双向选择”。在试行这一新的就业制...  相似文献   

5.
有计划地、逐步深入地改革由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统包统配的毕业生分配制度,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师生的愿望。 1989年,中国纺织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试行长线专业和分配困难地区的毕业生可在本地区范围内自找工作单位,其它毕业生可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然后向学校提供信息,再由学校与省(市)纺织厅(局)协商后纳入计划、实施分配的办法。实践证明,双向选择、自谋职业的分配形式的确利弊共存。而分配制度的改革方向,除按国家任务实行定  相似文献   

6.
发挥学校在“双向选择”中的主导作用李佐培,李文涛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近期内在全国有关高等院校实行的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是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中期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是向最终实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这个长远改革目标过渡的积极而有效的办法。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实现毕业生的合理分配,首先要从分配制度上给予保证。我国的毕业生分配制度,为了适应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正由“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过渡,在这项改革过程中,如何保证它的顺利进行,完成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一、“统包统分”分配制度之我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也同时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培养分配即“统包统分”模式向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转变。这种转变促进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大学生档案:一是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二是使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众多的大学生已将择业与学业、论文并列为三大任务。他们有着怎样的择业心态呢? 国家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实行“双向选择”,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建立新型的竞争机制。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走出“象牙塔”的竞争。如今,在一些新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如:全国推行的机构改革,普遍实行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毕业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到1993年,将实行国家不包分配制度。因此,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日益成为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1987年,北京地区71所高校有655名毕业生被用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由过去单一指令性计划的统包统配制度逐步向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方向过渡。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增加了更多的机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一、简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为了更好地展望“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首先有必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毕业生就业改革做一个简单回顾。在20世纪,毕业生就业改革以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1989年国务院以19号文批转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期改革方案”),开始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的改革。“中期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以“包”和“统”为特征的现行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了。改革毕业生分配制度已是大势所趋。我院作为交通部毕业生分配改革的试点单位,在去年12月18日,首次召开了八九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  相似文献   

14.
自从去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宣布自当年招收的大学生开始,实行大学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定向就业,逐步实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改革以来,大学生毕业分配的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着、尝试着。这里我们发表了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瑞莲等同志的三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同志为促进、完善这一改革而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师生共同关心的大事。作为高校,我们一直致力于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研究,努力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新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贯彻“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以“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择优推荐”为原则,通过“双向选择”,竭尽全力地把毕业生输送到既是国家需要又能充分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推进高校就业工作在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的新形势下,高校在观念上必须具备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影响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性…  相似文献   

16.
从这几年来我校毕业生的求职情况分析,毕业生往往由于求职前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导致面试效果差,自我推荐材料不全面,就业政策、形势了解不够,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引发出求职难、失败或频繁“跳槽”等现象。因此,求职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了解就业政策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已进行了几年,学生对于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已经接受。然而这一分配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各地区只是把握了“双向选择”这一政策的实质,但在具体操作的程序上会从本地区的实际用人形势方面考虑,对某些紧缺专业的就业,在政策上及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改变,以适应就业…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双向选择”这种新的就业形式大大强化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和选择权利,但与此同时“双向选择”也给毕业生带来了许多困惑。事实证明,毕业生就业的成功,需要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应对市场的能力和策略,因而,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渴求日趋强烈。针对大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也成为了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原则和…  相似文献   

18.
我院研究生分配工作自1989年开始,试行在国家分配方针、政策指导下学校推荐、学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办法,调动了用人单位、学校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基本上做到了“三满意”,给研究生教育工作带来了活力。尽管这种分配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认为它的方向是正确的,应该坚持。一、我院“双向选择”的基本做法1.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毕业生输送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已经拉开帏幕,随着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现实,然而,在目前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们的毕业生是否能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适应新的就业制度,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的择业观,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深入,今后绝大多数毕业生要进入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来确定就业去向。“双向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认可的过程。作为毕业生来讲就是在了解、认识对方的同时,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选择自己,并需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正确地宣传自己、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这就是“自荐”,自荐是就业的基础。自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是否能获得进一步面试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