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慧 《新闻窗》2011,(3):68-68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博客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参与性、互动性,使得博客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场所。博客的存在最终是达到一种思想和信息的共享。博客以传播主体为界点可以分为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近年来,草根博客的"狂热",是否就意味着名人博客的"淡化"?事实上从网络博客发展的表象来看,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在博客领域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个人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化,博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一些官员纷纷开起博客,以博客文章表达尊重网络民意,架起与网民沟通的桥梁。本文对"官员博客"的产生动因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新媒体生态下,官博应少些"官气"与"应景";完善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模式;政府官员可设立私人博客和政府博客群;官博内容多些"亲和"与"常态"。将"官员博客"打造成常态化表达意见的平台,促进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曹湛 《新闻采编》2010,(3):21-22,36
"博客"一词本来源于英语的音译,原文是blog,英语单词weblog就被人们意译成了"网络日志"。其实,两者基本上可以等同起来,而且目前已基本统一到"博客"一词上来。与E-mail,BBS等网络交流沟通方式相比,博客既具有网络传播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4.
耿伟  张晋 《新闻传播》2010,(4):11-12
"今天你戴‘围脖’了吗?"这句诙谐的网络提问,形象地说明"围脖"正在窜红,脖友迅速蔓延。"围脖",乃"微博"的谐音也。微博,许多人称其为微型博客、一句话博客,因为它的长度在140字以内,通过电脑网络将文字、图片等讯息传至微平台以及博客、SNS,分享给其他"脖友",这显然是新闻传播的"新型武器",不能不让报媒注意这一"新媒体黑马"。  相似文献   

5.
博客文体是一种依赖于博客技术,具有突出的自由、主观、开放特点的文体。自由性主要体现在语体和表达方式两方面,受到来自自我回避和表达惯性等方面的制约,自由性作为基础特性引导着博客的发展。个性化的表达与具有主观能动的选择带来了博客文本的丰富,并通过个人和群体的丰富和"捍卫"彰显了博客文体的主观性特点。博客写作主体"开放但非完全开放"的心态特点,在媒介的推动下狂欢,在技术的作用下进行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作用于博客文体从而呈现出博客的互文生态。三个特点之间相互作用、紧密关联。自由奠定基础,主观推动丰富,开放生成展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10,(10):43-43
由于从11月份开始,MSN spaces不能再继续更新,所以众多使用MSNspaces的网友都在为给博客找个新家而烦恼。MSN spaces3000万的用户群,是各大网站争抢的对象。总喜欢在MSN spaces写博客的网友"追求轻松"最近只要一有空就研究各大网站博客频道推出的"一键搬家"服务。  相似文献   

7.
网络博客的构成集中体现了"六度分隔"现象,"六度分隔"使网络博客形成了关于某个主题或学科的"研究圈子"的博客群,这个博客群为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提供了最新和最丰富的参考源,也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了最及时有效的"专家咨询"。  相似文献   

8.
"深度博客"兼具博客写作的灵活性和专业知识文章的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发展,促进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沟通交流使得文化多元化发展,同时,疏导现代社会心理,调和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9.
魏景霞 《新闻窗》2011,(4):13-14,17
微博又称微博客(miero_blog),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它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个web2.0,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信息的类似博客系统。几年来,微博用户注册的速度可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仅以中国2010年新注册数为例,据优讯—中国网2010年12月13日报道,  相似文献   

10.
草根文化的话语狂欢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大,"快餐式"的文化随之盛行。微博,即"微型博客","一句话博客","就是让用户在网站上写短消息。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让用户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或手机短信来更新和发布最新动态信息,每条信息限制在140个字以内,  相似文献   

11.
"代表在线":被誉为温州的"焦点访谈";博客大会:成为每年一届"草根的盛宴";数字报纸"收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海外手机报,新闻走出去的新形态;试水网络电视,三档视频节目受年轻受众喜爱;……  相似文献   

12.
李国富 《新闻世界》2014,(5):116-117
博客的产生挑战了传统"把关人"的地位,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使用与满足",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媒介对于议程设置功能的垄断,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设置议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你开通微博了吗?快点关注我!"这句话已经成为时下的流行语。微博,就是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继博客之后的全新的信息平台,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张丹珊 《新闻实践》2009,(12):29-31
《青年参考》是以国际新闻报道为主打的综合类周报,致力于"为读者打开看世界的窗口",在报道国际新闻的同时,多角度传播世界各个角落的人类文明成果,发掘和整合国内外博客等网络媒体资源,帮助读者成为眼界开阔的"国际人"。  相似文献   

15.
一位大学生村官在他的博客里说:这段时间里,不断有媒体来身边"走基层",有报社记者来"蹲点"体验,"聚光灯"下的劳动人民倍有面子、备感光荣。确实,声势浩大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吹遍中华大地,给奔走在生产生活一线的人民群众平添了几分受瞩目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10,(8):72-72
逝者博客如何人性化处理?看看两家知名的社交网站是怎么做的。 Facebook并不只是简单地同意一名家庭成员接管死者的账户,而是把死者的账户变成一个"纪念碑"。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江西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江西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也是换届大会,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在信息传播手段从论坛、博客到微博转换的这一特殊历史节点,如何在"两会"中引领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又如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主动改革报道形式成为媒体  相似文献   

18.
今天,网络信息全球化、碎片化,获取信息的渠道无比宽广。有了140字的博客,有了140字的小说,140字的新闻,甚至有了90秒的微电影。有人说,这是"微时代",表达与倾听的门槛双重降低。"微时代"成为一把"双刃剑":从来没有哪个时代,能让我们如此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变得日益浮躁。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大众传媒行业来说,2010年可以称为"微博"年,140字内的简短表述,随时使用手机操作,微博使消息的传播更为迅速、便捷。这是继论坛、博客等形式之后,又一种借助数字技术出现的新型网络媒体形式。  相似文献   

20.
缪慕怡 《新闻世界》2010,(11):178-179
当今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互联网成为典型的代表,网络论坛、博客等新型的信息交流与发布平台的出现和发展,催生公众舆论与新闻舆论关系的变化。本文拟从各方关于"伊春空难"的报道出发,分析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