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舆论反转的机制,减少舆论反转造成的危害,文章基于Hegselmann-Krause模型,引入有向无标度网络并确定衡量节点中心性的"综合中心性"指标,得到改进Hegselmann-Krause模型。利用模型,通过意见领袖观点值改变刻画舆论反转,对舆论反转现象进行描述与分析,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模拟,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探究意见领袖数量及观点变化强度对舆论反转的影响。结果表明,意见领袖数量越多,意见领袖的观点变化越弱,群体观点越快达到稳定,稳定后群体观点值越一致且平均观点值越接近意见领袖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影响舆论的走向。目前已有的意见领袖相关研究多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识别方法研究,未能对识别出的意见领袖根据不同特点、功能、地位等进行阐述划分。本文针对已有研究现状,首次将动态网络分析法应用到网络意见领袖的识别研究中,详细介绍了网络舆论动态网络元矩阵和各个子网络层的建立,并应用相关测度指标识别出网络舆论中的六类不同特点意见领袖:焦点人物、传播人物、活跃人物、潜在活跃人物、讨论帖独占人物和关键词独占人物。最后通过实例应用,证明动态网络分析法在意见领袖识别研究中具有可靠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微博时代.微博的出现让人们已经习惯了快速更迭的信息环境,迎来了网络舆论的又一个高潮,而意见领袖在微博的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微博意见领袖进行印象管理的特征和策略,通过量化的分析微博意见领袖的管理策略和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为发挥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提供理论支持,以提高微博意见领袖的自我形象和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季丹  郭政 《情报杂志》2015,(2):22-27
意见领袖在危机事件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备受关注,其在网络舆论形成期、扩散期、转折期和消弭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对信息传播能力、网络位置及与受众的关系程度等影响意见领袖在危机信息传播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与危机信息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试图厘清网络危机传播中意见领袖发挥作用的机制,为建立意见领袖的管理体系,完善网络危机传播的有效应对机制,加强对危机传播中意见领袖的信息控制与引导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提高民众的政府信任,是新时代国家治理总体目标的重要构成。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使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公众政府信任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方法/过程]引入情感框架理论,搜集微博意见领袖语音数据,运用语音情感分析方法对意见领袖情感框架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意见领袖情感框架对公众政府信任的影响。[结果/结论]意见领袖的情感框架会显著正向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意见领袖采用正面情感框架进行信息发布会增强公众的政府信任水平。本文将语音情感分析引入政府信任研究领域的尝试,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公共管理学中的研究与应用,为推进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落地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意见领袖凭借自身禀赋在观点传播、信息传递等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舆 论走向。【方法/过程】基于观点动力学引入有界信任模型,根据不同置信度将个体分为意见领袖和跟随者,又根据 不同的社会关系将跟随者细分为普通粉丝、完全跟随者、普通跟随者,构建了基于有界信任的意见领袖——跟随者 观点演化模型。通过多智能体仿真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且对意见领袖的不同数量和跟随者中不同身份的作用进行 探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意见领袖对观点的聚合起重要作用,多个意见领袖时其社会关系和初始观点值影响 公众观点。而完全跟随者对意见领袖的观点传播发挥极大作用,其存在的数量影响意见领袖观点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公共领域是民主社会的民主调控机制之一,公民在公共领域里通过自由辩论对国家政策和事务进行公开的评判与监督,形成公众舆论。公众舆论分为理性的公众舆论和非理性的公众舆论。前者有助于国家制定正确的政策,防止国家的专断;后者则可能会成为消解个人权利、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新闻媒体作为理性的公众舆论的载体承担着引导公众、疏导公众情绪的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李开复发起万人网友实名抵制天津卫视《非你莫属》事件为例,阐释微博意见领袖在舆论事件中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重点探讨意见领袖行使话语权的适度性.主张意见领袖与粉丝之间应更好地利用微博这个公共平台进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舆论领袖对网络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可以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因此识别网络舆论领袖对于及时掌握舆情、引导舆论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超网络分析法应用到网络舆论领袖的识别中,首先在对网络舆论构成及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社交子网、话题子网、观点子网等子网络,并根据三者间的关联关系将它们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舆论超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可用以识别网络舆论领袖的超网络测度指标,包括节点超度、超边重叠度、集聚系数、平均最短距离等;最后通过"钱云会"事件的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青年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性阅读平台,本文以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六丈日子"为例,结合青年特点和公众号运营经验,提出了以满足青年阅读和思想需求为导向占领阵地,以内容为引领吸引关注扩大思想引领阵地影响力,以体验式活动为载体凝聚新青年巩固阵地传播力,利用新青年公众号的阵地作用,团结凝聚新青年自媒体和意见领袖传播正能量这四个针对新青年特点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思路和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视频分享平台意见领袖在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及促进多媒体平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用,对其特征和形成路径的研究可促进视频分享平台优质用户的形成,推动视频资源创作和分享生态的构建。【方 法/过程】采集视频分享平台百大意见领袖的视频资源数据,剖析其创作及影响力特征,并在构建视频质量评价指 标体系和对视频质量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揭示意见领袖形成路径。【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目前单一 型和交叉型意见领袖较多;视频分享平台意见领袖通常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大众化、题材多、易制作的内容更具 创作偏好;其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此外,意见领袖形成路径可概括为全明星型、达人型、 活跃型、不稳定型4种,其中达人型意见领袖形成路径最为用户所偏好。【创新/局限】本文结合意见领袖创作视频质 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揭示视频分享平台意见领袖的形成路径,相关路径有待进一步跟踪验证。  相似文献   

12.
钟磊  宋香荣  孙瑞娜 《情报杂志》2021,40(4):194-199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社区的信息传播和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网络民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识别网络"意见领袖",掌握其特征和规律成为了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方面。[方法/过程]在PageRank思想的基础上,利用文本的TF-IDF计算网络社区用户节点的连接强度,以此改进PageRank算法,提出一种LeaderRank方法用来评价网络社区用户节点的重要度,并结合其他指标及BP神经网络进行"意见领袖"的发现实验以及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工作。[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率,该方法可以灵活配合其他指标和方法使用,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扩展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何建佳  刘举胜 《情报科学》2018,36(1):158-163
【目的/意义】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舆论逐渐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分裂化和圈层化的新 特点,在新形势下研究舆论的演化对推进舆论发展,构建健康稳定的舆论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 过程】借鉴Hegselmann-Krause 模型粒子交互的建模思想,考虑了影响舆论演化的个体之间的亲和度这一因素,构 建了扩展Hegselmann-Krause 模型;在此模型上集中分析了观点坚持度、个体亲和度、意见领袖支持者比例对舆论 演化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较小的初始坚持度、较大的亲和度和亲和度阈值,较大比例的意见领袖支 持者都可以有效促进舆论发生演化,促使舆论观点快速收敛,形成一致观点。这一研究结果为舆情管理部门处理 重大舆情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中的传播策略,讨论意见领袖与政府、网民之间的博弈关系,为我国网络舆情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引入意见领袖对舆论的传播速率参数β,考虑博弈主体不同的行为特征,构建“意见领袖-政府-网民”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结论,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结论]由于意见领袖负向传播的影响,不同的传播速率β会影响政府和网民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最终产生两种稳定策略集合。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新兴平台,以其低门槛传播广的特点已成为舆情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舆情在自媒体上的起源、传播模式、传播规律这几个方面,探究舆情在自媒体环境中的传播机制。具体研究了舆情的起源,剖析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解读了"核心扩散"这一传播模式,并借鉴了元胞自动机数学模型来拟合,分析了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和"群体极化"规律。对传播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维护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基于唤醒机制的微博谣言传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虑意见领袖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在传染病模型ISR的基础上,构建考虑冬眠者被领袖传播者唤醒的微博谣言传播模型,给出相应的平均场方程,并对其分析求解出谣言的传播阈值,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和结果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由于唤醒机制的作用,使得谣言的最终影响力增大,加快了谣言结束时间。政府部门及微博谣言控制部门可通过对微博中意见领袖的博文进行监督,尽量避免意见领袖有意或无意参与到谣言传播中来,降低谣言传播对公众及社会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掌握公众对热点话题的态度对于企业发展并提升经济效益十分重要。通过对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并采集新浪微博中信息技术行业数据验证假设。通过研究发现意见领袖影响力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粉丝多的用户影响力不一定大,粉丝少的用户可以通过发送更多的微博信息获得大的影响力;二是意见领袖的原创微博更容易引起转发操作。  相似文献   

18.
参考种群生态模型建模思路,将同一网络事件中的意见来源划分为政府、意见领袖、网络推手三个种群,将各导向的舆论发展模拟为舆论势力种群争取普通网民的过程,建立了基于微博、论坛舆论空间生态包含竞争、协同和捕食的微分方程模型,通过 Matlab 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实例论证对其模式进行初步研究,并着重讨论了微博的群体极化和论坛的负面事故两种模式具体应对方式,为政府正面舆论引导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柴静雾霾纪录片事件"为研究案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微博意见领袖的微博信息进行获取,通过框架分析探讨了在科技类公共事件传播中意见领袖的参与行为与文本框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在大学校园中的影响愈加明显,具有一定的社会关注度,但是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队伍不稳定、知识结构不完整、权威缺失等等。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团队化建设可以弥补这些缺陷,促进意见领袖规划化、健康化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探索网络意见领袖团队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以更加完善的网络意见领袖团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