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电视“庸俗化”的原因,不少学者将其全部归咎于电视的“商业化”。我们以为,电视的商业化只是为其“庸俗化”提供了运作机制上的可能性,而造成电视“庸俗化”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是电视受众中普遍存在的低文化层次趣味对电视传播产生了“庸俗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2.
电视商业化和庸俗化的表现和成因 电视创造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因为电视台的运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已具  相似文献   

3.
电视媒体的庸俗化已经成为一个各方面注视的焦点。庸俗化不仅对电视媒体环境本身造成了污染,也对社会人文环境、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影响。这种污染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是值得认真分析的,同样也需要我们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西莉 《新闻知识》2005,(11):57-58,51
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电视是人们接触最为频繁的大众传播工具。然而,有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对于电视节目,40.6%的观众认为“部分娱乐节目有庸俗化倾向,要提高文化品位。”38%的观众认为“节目形式互相抄袭,雷同”,28%的观众认为“高水平的演唱会、音乐会太少”,18.4%的观众认为当前电视综艺节目“过分追求豪华形式”。  相似文献   

5.
以故事的形态传达新闻、讲述道理,将电视内容"故事化"、"情节化",以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一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的运用,与电视媒体自身的调整与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一种新的倾向和走向。以故事的形态传达新闻,在追求栏目故事化倾向的同时必须要警惕庸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电视娱乐性节目,给中国老百姓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已经成为大家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文化餐饮。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娱乐节目竟然走向了低俗化,走向了庸俗化。  相似文献   

7.
陆地 《青年记者》2009,(23):5-5
中国电视媒体到底在追求什么?对这个问题,不少人可能会脱口而出:追求收视率和广告。不错,现在中国电视媒体重视的所谓名次,不正是主要以这两个指标为考评标准?但谁都知道,一个节目的收视率与其品质并无必然关系,更非正比关系。如果单纯地追求收视率,将导致节目的庸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当前不少电视台极力打造的一些电视综艺节目.从育入、娱人向愚人沦落,很大程度上就是收视率导向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宣城广播电视台紧随时代的步伐,开设了一档民生类新闻《宣城看点》,取得了明显的收视效益,成为市民心目中的一个名牌栏目。但是,民生新闻的采编仍存在很多问题,庸俗化成为现阶段制约民生新闻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民生新闻庸俗化问题加以分析,详细提出了解决民生新闻庸俗化问题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庸俗化的标准何谓电视的庸俗化?笔者认为:电视庸俗化作为对当前电视文化现象的一种描述存在着缺陷.庸俗化是一个不确定的、不成熟的、缺乏广泛认同的普通常识话语;它涉及具体人及作品的学风和文风问题,有很强的个体针对性;世俗化则是一个与价值相关的概念,带有强烈的价值判断性质.  相似文献   

10.
申虹 《报刊之友》2010,(8):185-188
电视是最平民化的大众传媒,通俗性是其最本质的传播属性。然而,在娱乐至上的今天,许多电视节目都丧失了应有的文化品格,致使庸俗化、低俗化、甚至恶俗化泛滥。要走出这种误区,必须改革电视体制,强化节目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申虹 《今传媒》2010,(8):185-188
电视是最平民化的大众传媒,通俗性是其最本质的传播属性。然而,在娱乐至上的今天,许多电视节目都丧失了应有的文化品格,致使庸俗化、低俗化、甚至恶俗化泛滥。要走出这种误区,必须改革电视体制,强化节目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王刚 《新闻采编》2005,(5):14-15
近年来许多媒体时常谈沦起这样一个主题——“人文关怀”,这个主题目前正成为各个媒体提高自身形象、体现受众至上观念的重要手段。当前,尽管新闻报道还存在庸俗化、媚俗化的倾向而缺失人文关怀,但真正能赢得受众尊重的还是那些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新闻媒体。那么作为电视传播的主力军,也作为新闻家族重要成员的电视新闻在具体操作时如何实现人文关怀呢?  相似文献   

13.
王青  张务纯 《新闻传播》2007,(11):64-65
时下全国不少地方台都在兴办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一些报纸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出现了很多新闻庸俗化的倾向。本文作者对报纸新闻庸俗化的现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贵平 《新闻前哨》2005,(12):40-4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 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连捷 《东南传播》2010,(5):148-149
近些年,电视方言节目在各地升温,许多地市级电视台都推出了自办的方言节目,在收视方面取得了佳绩。为扩大节目影响,一些电视台不断尝试用新的艺术形式来包容传统的内容,在节目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经验。本文主要以福州电视台开办的第一档方言节目《榕城风》为例,结合分析其他省市电视台在方言节目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方言新闻节目,探讨如何引入地方曲艺和动漫等元素,使节目更生动活泼、让群众喜闻乐见。在方言文艺节目方面,探讨如何避免节目庸俗化,开发《方言电视散文》、《方言小品》等方言节目新品种,满足观众休闲需求的同时,又让大家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7.
电视荧屏亟待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7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曾发起“抵制庸俗化”的倡议,随即国家广电总局高层指出:“当前广播电视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庸俗化”。时间过去了一年多,荧屏上的庸俗化浊流不但没有得到遏制,相反在某些方面变本加厉,愈演愈烈,正在进一步侵蚀中国文化的灵魂,这不得不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8.
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都将这一节目形态引入高潮,可随之而来的大量复制和节目炒点的庸俗化使得电视选秀节目也难熬七年之痒,但2012年推出的《中国好声音》无疑是电视选秀节目史上的一次扭转点,这一成功是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分析的,本文便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去分析《中国好声音》是如何成功的。本文借鉴大众传播心理学与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受者的心理,并总结出传者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传播心理学层面对《中国好声音》进行分析与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所有电视选秀节目来说,它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每一档节目的性质和定义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其受者的心理原型与情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闽  张希 《视听纵横》2005,(4):119-120
电视节目庸俗化是媒体在商业化浪潮冲击之下丧失自身和社会责任感的结果,庸俗化将导致媒体社会公信度的毁坏,产生社会负面影响。提倡平民化,反对庸俗化,正是我们电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紫一 《传媒》2002,(10):20
解玺璋先生针对崔永元近日批评电视庸俗化的一些言论,在《南方周末》上发问:“电视为什么不能庸俗?”我倒是大致同意崔永元意见的。电视的庸俗或许难免,但它的庸俗化倾向则不可取。 我原拟于4月7日去中国现代文学馆听蓝英年教授关于俄罗斯文学的演讲,馆方临时改成崔永元讲“电视的庸俗化”,就便听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