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这就充分强调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来组织教学已经成为数学课堂中常见的有效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注重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倡导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学习者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习者终身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与习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应注意借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注重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的观点,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的主动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先学”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常问自己:我了解学生吗?学生原有的认知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注重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倡导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学习者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习者终身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与习惯。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应注意借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注重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的观点,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的主动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注重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倡导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学习者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习者终身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与习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应注意借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注重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的观点,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的主动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7.
郭秀云 《考试周刊》2014,(82):70-70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应该把它作为学生学习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学生新知识的一个起点,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就说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的新起点,注重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积极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能力,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借鉴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失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陶行知先生将其精辟、形象地比喻为“接知如接枝”。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如何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来“接枝”,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之树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经验、知识、文化对新知识构建的作用,在开放教育的教学中教师“教”向“导”的方向发展,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应该是“支架式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学习应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和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十分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就是指“把已经存在的、凌乱的、无序的东西,有规律的组建起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构建新的知识经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对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很多教师都已正确认识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数学教学的特点,都知道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然而,当我们走进鲜活的课堂时,由于一些教师对“学习起点”认识上的绝对化或把握不准确,导致实际教学行为的偏差,结果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情境式教学的基本原理   情境式教学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原动力,学习者将根据个体原有经验进行知识建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为学习者创设进行情境学习的环境.同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情境式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关注内部生成,“社会性”学习,“情境化”学习.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人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这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就是原认知。它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资源。奥苏伯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学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态进行教学。”他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并且加以“固定”或者“归属”的一种动态过程。因此,有效教学课堂必须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原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有效的、深入的。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习主体来讲,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依据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教学成功的有效策略。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与经验世界是有限的。当学生与…  相似文献   

17.
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对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需有学习者主动的参与才能有效地发生。在教学中感到,许多学生学习细胞分裂的知识时有一定的困难。除这部分知识本身较难理解之外,许多学生基础较差在学习中很快失去了学习兴趣,不主动学习是这部分知识学习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本学期制作了若干教具,用于演示细胞分裂的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理解的过程.所以,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在“变阻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把探究活动放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上,让学生从不同的连接方法中总结出利用“一上一下”接线柱这个正确使用规律.笔者认为这样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们所要追求的科学探究,因为这样教学的结果,归纳出的规律只是多种连接方法的总结,没有涉及到滑动变阻器内在本质的东西,学生还只是凭记忆记住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而已.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师生、生生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思考和建构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更离不开协作学习过程画龙点睛的引导。在网络环境中有效地创设情景,唤起学习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书本上别处的事例素材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这种现象叫做知识的迁移。通过知识的迁移,可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所谓“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等等,说的都是知识迁移的方式。不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试卷评讲课,对知识进行恰当的迁移,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的有效方法。本文以人教版高二《生活与哲学》的复习为例,谈一谈知识迁移在复习课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