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教师权威"的概念,揭示其内涵。教师权威的分类有多种角度,从教师作用的维度,可将其划分为教学权威和道德权威。外界社会文化的作用,教师自身的历史、文化和道德典范意义的下降,是当今中小学教师权威弱化的两个深层原因。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树立中小学教师权威的价值。中小学教师教学权威的存在是必要的,树立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权威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韩立福 《中国教师》2014,(18):12-16
<正>一、传统教师角色与职能分析传统课堂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年青一代传递知识和文化,也称知识传递型课堂。这种知识传递型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单向"灌输",将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和文化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教师成为知识权威传递的代言人,成为权威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数智技术冲击着传统教育范式,打破了传统“知识壁垒”,师生情感被虚拟空间隔离,教师的外在权威、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亟需寻找新的支撑点。雅斯贝尔斯系统阐述了教育权威观,为我们思考数智时代教师权威提供了依据:数智时代需要教师“适度强权”规约学生自由、克服“技术局限”引导学生学习、“生命示范”培育学生精神。数智时代下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构教师权威:明确惩戒规则和各级制度,重塑角色,重拾信心;明确学生本位,打造人机协同高质量课堂;明确育人理念,体认技术伦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米德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喻文化时代、并喻文化时代和后喻文化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悄然降临,我国社会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在后喻文化时代,传统的教师权威遭到消解,而教师权威的消解对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有极大的消极影响。教师权威的现代重建是我们当前新课改所面临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合法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权威是教师所拥有的一种合法性权利,其合法性的基础在于国家、俗民社会以及学生的认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以及公共舆论表达其意志,形成教师的制度权威;俗民社会经由文化传达“尊师”思想,使教师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权威;学生的向师心理以及对知识的推崇,使教师的个人权威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6.
教师权威是一种关系性权威、异质性权威、由文化资本支撑的权威;教师权威的形成主要是传统尊师文化、社会法律制度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运用权威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分层和互动。  相似文献   

7.
真话语与假权威——论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堂似乎是语文教师的“殖民地”:教师既是课堂上的“话语霸主”,又是文本解读的唯一权威。究其实质,教师只不过是戴着镣铐的、用“真话语”解读文本的显性“假权威”。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材(包括文本)是价值载体,主要体现出国家或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教师只是传递者、重构者;文本的编者是国家或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的“代言人”,对文本的编选有着极大的自由度,因而成为教师这个显性“课堂殖民者”背后的“隐性权威”;教师有一定的解读文本的自由度,但只能囿于编者的结论进行有限的过程解读而非结论解读,因而成为编者的“替罪羊”;教师的“殖民话语权”或“话语霸权”实则是一种虚假话语权,教师处于一种实然的“精神失语”状态。  相似文献   

8.
教师权威是一种关系性权威、异质性权威、由文化资本支撑的权威;教师权威的形成主要是传统尊师文化、社会法律制度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运用权威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分层和互动。  相似文献   

9.
当前传统的教师权威正由于受到新型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新教育理念的冲击而日渐被弱化。但因教师权威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中作用的不可或缺性,必须通过社会与教师共同努力,从法律与行为规范的执行、舆论与大众传媒环境的监管、知识与教学的再审视、教师品行的养成四个方面着手扭转当前态势,重新构建教师权威,以满足教育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需求。  相似文献   

10.
柯鹏 《农村教育》2007,(7):93-93
上课仪式是课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课仪式具有三大功能,一是明确师生间的社会关系和地位。在互致问好的仪式中.教师和学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反映了师生不同的身份地位,体现了“师道尊严”。如果上课仪式不够严整.学生不够认真.教师会感到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不尊重.是对课堂规范和教师权威的一种挑衅。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旧的教学文化的主要体现:本土教学文化与外来教学文化冲突,传统教学文化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冲突,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都对当时的课堂教学改革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分析传统教学文化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文化转型——文化自觉下的课堂教学。认为文化自觉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应在当前社会背景之下把握现代教学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研究域,力促课堂教学的本土化生成。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本科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优质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古代文化经典的学习,引导学生读原典、名著,增厚人文底蕴;改革教学方法,强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吉梅  李艳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4):88-9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代际差异使高职教师在当前师生关系中的角色面临挑战,高职教师作为"过渡人"角色在留恋传统社会赋予教师的传统权威与创建现代教师权威之间游离。高职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完善自身知识与能力结构,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教材、教法是教育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中国史学史的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要在选用史学史权威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再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并相应改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然而,事实上,却有不少教师受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固守落后观念,严重影响了语文新课改的实施,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电气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辽宁科技大学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形式三个方面实施教学改革。将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班与实施传统教学方式的对照班相比较发现:通过上述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转型为渴望主动求知的实践者,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17.
高师语文师资培养模式现阶段存在诸多问题。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知识的偏颇、对“个人知识”的关注的缺失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探询适应高中课改要求的高师语文教育师资,构筑高师“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的多种课型,在现阶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族院校是多民族学生聚集的多元文化场所。在新课改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予以高度重视,使现代理念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衔接,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朱俊文 《成才之路》2020,(9):124-125
小学阶段是夯实基础、培养语文素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了解传统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化意识,更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文章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探究如何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焕发新生命力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中职学校开展“三教”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基于“传承+发展”的改革思路,针对民族传统体育课在“三教”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基于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中职体育课“三教”改革方案,包括组建基于“双师、双能、双馨”的中职体育课“三双型”教师队伍,建构基于“分类、分项、分层、分段”的中职体育课教材改革“四分模式”,形成基于“课内课外”的中职体育课“双课多元混合”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