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就在几个月前,我收到了一封我7岁大的外甥寄来的语音邮件,他说需要我帮助他做一套卫星通信装置。他向我保证他已经有了绝大多数必需的零件,包括铝箔、一些金属丝和导线以及5号电池,我只需要再帮他找一台收音机或一个遥控器就行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54-55
比尔和米尼是两个70岁的老人,他们抚养了3个出色的女儿,并且在幽默、独立和尊重中建立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婚姻。在回忆他们的恋爱时,比尔说,一种他自己都难以说明的吸引力使他爱上了米尼。“当我们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她就是我要共度一生的人。”而他的妻子米尼说,“也许是因为他给了我聪明的第一印象。身体上有一种吸引力,接着是个性方面的吸引,我感受到了他的宽厚与善良。”  相似文献   

3.
探访地球     
上司奎派人来叫我去他的办公室。奎是个严厉的人,我不知是否有什么工作上的失误被他逮住了把柄,那样是少不了要挨一顿克的。我有些忐忑地走进他的办公室。我的同事丁与庞也坐在那里了。看得出,他们也与我一样紧张。  相似文献   

4.
老公是学理科的,当初喜欢他,是因为他稳重,依靠在他的肩上有暖暧的踏实。三年的恋爱,两年的婚姻,我已倦了。当初的喜欢,却成了现在倦他的理由。我是个感性的小女人,敏感细腻,渴望浪漫,如孩提时代渴望美丽的糖果。而他,却天性不善于制造浪漫,木讷得让我感受不到爱的气息。  相似文献   

5.
我认识生理学家及经络学家祝总骧教授,缘于应一家出版社之邀为其写一本传记。我正是由于这份机缘,与他交往甚密,循着他情感的脉搏,追寻着他半个多世纪的不同寻常的科学人生的传奇故事,才发觉他的故事很精彩。  相似文献   

6.
人生灯盏     
黄小平 《知识窗》2007,(7):13-13
小时候,邻居家的孩子是个瘸子,我和别的孩子常常嘲弄他,不和他一起玩。  相似文献   

7.
马瑞芳 《今日科苑》2007,(21):113-115
百家讲坛“三变脸儿” 有个记者向阎崇年提出他是不是“开坛元勋”的问题。阎崇年刚答“我不是百家讲坛‘开坛元勋’,在我之前上过讲坛的,大概有1000人。”我跟阎崇年夫人解立红远远地坐在记者身后喝茶。我笑道:“何不干脆说‘我是1001人’,多有趣?”解立红说:“他不会这样说。他得考察清楚才能说,他是不是第1001人。”  相似文献   

8.
这位患者是个29岁身体发育良好的男性,看起来蛮健康的。我环视周围医学院二年级学生们的脸之后对患者说:“柏林斯基先生,今天您为什么到这儿来?”“我感到虚弱。”他回答道。其实他有着肌肉发达的胳膊,好像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捏扁了我。“噢……”我说,以前我曾告诫我的学生们要给患者时间来自己  相似文献   

9.
最挺拔的树     
大二的时候,因为失恋,午夜,独自一人站在闽江大桥上吹风,望月。这时,有个拄拐的老人迟疑地向我走来,他非常婉转地询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想不开,并意有所指地说生命的宝贵……我是聪明人,马上领会了他的意思,便用幽默安慰这位好心的老人:“谢谢你,我不会游泳,所以不会干蠢事的!”他有点不好意思,但显然宽慰了许多。离去时,他说:“对不起,我看到了,就不能不过问,要不,我会不安的……”  相似文献   

10.
一瓣心香     
5年前,为纪念我先生杨烈字八十诞辰和他去世5周年.在为他编辑的诗词集里附上了我初学的几张国画。原本只想表达对亲人的告慰,没想到引起注意,有人说,原来杨夫人是个画家呀!听到这过奖的鼓励真叫我诚惶诚恐,莫说我离“家”还有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11.
循化烩面     
有朋友驾车从北京返武汉,路经郑州小憩,郑州那边做领导的同学请他吃饭,此只忽然想起我写过一篇《合记烩面》,便指明要吃烩面。朋友是湖北蕲芽春人,是产八大名米珍米能地方,吃面他是半个外行.却要吃那平民化的面食。果然吃后,他若有所失。我返京路过他那里,他说,郑州的同学请我吃饭,我指名要去烩面馆,那郑州烩面好像裳没你写的那么好吃。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个叫蒙蒂·罗伯茨的朋友,他在圣伊斯德罗大农场有一座牧马场。我在那里借用他的房子举办青少年风险项目的基金筹募活动。  相似文献   

13.
从达尔文的观察说起张文海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曾将达尔文的发现与马克思对人类历史规律的发现相提并论。但不要以为达尔文是个智慧超群的人,他自己认为他本人只具有中等水平的本领,他说:“我超过常人的地方在于,我能够...  相似文献   

14.
无字的丰碑     
无字的丰碑梁涛镁光灯不停地在他的面前闪烁,摄像机镜头对准了他那黝黑、宽厚的脸庞,麦克风把他那沉重的湘西辰溪口音传送到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我在大山里工作了30多个春秋一通过‘培萌圃’实验,我选出了16个杉木优良无性系,为当前推广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提供了...  相似文献   

15.
自称姓马的亚美尼亚人 2005年年底,我来到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许多亚美尼亚朋友得知我来自中国,特别是听说我姓马后,都对我说,亚美尼亚有一个姓氏很特别,叫马米科尼扬,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国来的,也姓马。这事过去在国内也听说过,但一直没当回事,不想此时却真有机会接近他们。其中一位热情的朋友还表示,他认识许多姓马米科尼扬的人,如果我愿意的话,他可以介绍几个给我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问溪 《知识窗》2007,(12):36-37
格林斯潘是个神秘人物,他在任职期间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就连他的老同事前财政部秘书。罗伯特·罗宾都抱怨说:“我每周跟他吃一次饭,坚持了四年半,但格林斯潘那张嘴只进不出,滴水不漏。”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05,(12):42-42
毛主席吃东西是很随意的.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他有个说法,就是“我想吃什么,就是我的身体里缺什么,吃下去才能吸收得好”。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19.
儿子一出生,我和丈夫就发觉他有一点儿不对劲。朋友好言安慰,叫我们不要胡思乱想。就连医生也说他身体正常。 但儿子6个月大时,我们发现他夜里呼吸急促,双手常常乱舞,连玩具也拿不稳。更奇怪的是,我们要站得高高的或离他远远的,他才肯望我们一眼。  相似文献   

20.
苗苗 《科学中国》2007,(4):31-31,30
“它就好像一条鼻涕虫在桌子上滑动一样,”洛杉矶洛克威尔科技公司的材料学家杰弗里·陈如是说,“我的第一反应是,肯定是有人忘记关外边的洒水器了。这个东西才会爬到实验室里来。最奇怪的是,它好像能感应到我的动作,我往左,它也往左,我向右,它也向右。”之后,杰弗里决定靠近看个仔细,结果那个东西突如其来的像箭一样朝他腹部射来,把他吓了一大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