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度分析——适时调整需求结构,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程建林(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经济增长需求贡献分析的概念和方法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基本摆脱了短缺的束缚。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需求导向,经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据专家预测,截至2010年的未来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有望超过官方制定的7.5%的目标。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1993-1994年投资需求分析与预测胡少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993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沿着去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很猛,整个经济增长仍然呈现投资需求导向为主的基本特征,11993年投资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国...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与政府宏观调控周军明,刘绮涛一、我国技术进步现状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动因是已为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证实的事实。我国目前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能否扎扎实实地步入现代增长之路,能否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在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许多年之后遇到了瓶颈,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曾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体制机制。多年来政府改革和经济改革的不同步,使得现行的经济增长机制对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严重的制约。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首先在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其次结构调整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20年来 GDP年均增长 9%的中国经济 ,会不会像韩国、日本一样高速增长的极限为 2 0年 ?经济界有关人士认为 ,中国经济能够保持高速增长 ,促进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源是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三大趋势所创造的客观需求和供给潜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当前市场化和国际化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显著的特征 ,城市化的步伐也正在加快。城市化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巨大。九届二次人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强调要将小城镇经济发展作为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我国 …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能源消耗。本文通过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有关数据对比分析,阐述了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的严重性,提出要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8.
1994─1995年我国运输业发展预测徐连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1994年运输形势分析1994年我国经济仍是高速增长的一年,由于国家采取了许多宏观调控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上年回落近20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各方面活动逐步由活跃转向...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经济保持了2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的今天,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与调整结构,自主创新已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10.
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属于高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的国家。本文对近期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和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中长期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正负面因素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习明明 《科教文汇》2007,(6X):156-158
自1978年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1979-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增长率仅为2.8%,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多。然而,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呢?当然,原因不只一个,没有哪个因素能够独立的完整的解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而有关方面的研究又有很多,为飨读者,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中国经济自1978年以来,每年平均增长率为9.4%,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经济的"黄金增长"时期已经维持了27年。但是,这种高速增长是否没有限制?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还能够维护高度增长吗?本文之主要目的,就是分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理论及模式,从而推断其增长制约,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制订过度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13.
徐连仲 《预测》1996,15(4):16-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17年的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增长速度居于世界前列。目前,中国经济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并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1979-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增长率仅为2.8%,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多.然而,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呢?当然,原因不只一个,没有哪个因素能够独立的完整的解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而有关方面的研究又有很多,为飨读者,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1993-1994年我国原油及其产品供求分析张学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资原动力,其供给与需求不均衡增长造成的供需缺口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这一“瓶颈”约束日益严重。石油作...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了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取得了大规模的减贫成就.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至2014年已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度越来越深,贫困人口依靠经济增长和区域性扶贫开发脱贫的难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资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大,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资源需求的大量增加,中国需要越来越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因此,加强我国面向21 世纪的全球资源战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有力于面向世界解决我国短缺资源的战略接替问题;②有利于改善我国资源消费的结构;  ③有利于我国尽快适应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全球化的要求。中国21 世纪的全球资源战略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球主要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及供需预测;  ②世界主要国家资源战略及其演变;  ③中国21 世纪初叶主要资源的供求预测; ④如何合理利用我国的优势资源、如何弥补我国的资源劣势以及如何对一些战略性资源进行储备。  相似文献   

18.
杨光裕  侯邦安 《预测》1993,12(6):25-28
煤炭在我国能源中占有主导地位,是我国能源的主体,80年代以来,我国煤炭产量和煤炭消费量占能源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均一直保持在70%以上。煤炭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尽管国家已采取了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但由于这次经济紧缩不象1989年那次,采取急刹车的全面紧缩措施,因此,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会马上降下来,而将是平稳过渡到一个合适的增长速度上。在这种形势下,正确估量和预测我国1994年煤炭市场的供需状况,对于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刘顺艳  孙根年 《资源科学》2009,31(11):1880-1886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历史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煤炭)需求巨大,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必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加.能源的大量消耗会引起环境问题,进而阻碍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缓解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是急需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1997年~2006年我国30个省区人均GDP与煤炭消费的有关数据,分析了人均GDP与人均煤炭消费量的关系,依据这两个指标构建二维组合矩阵,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经济增长-低煤炭消费增长、高经济增长-高煤炭消费增长、低经济增长-高煤炭消费增长、低经济增长-低煤炭消费增长4种类型,并从这4种类型中选取7个典型省区,分析了人均GDP与人均煤炭消费量增长的关系,预测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煤炭消费的拐点,研究结论可为构建节能型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1992年经济增长的加速,对能源的需求也在迅速回升。相对而言,能源供给的增长较缓。能源需求与能源供给非均衡发展导致的能源短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判断“八五”末期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真正彻底地解决经济发展这一桎梏,为“九五”乃至2l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已成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预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