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试用本自1980年试用以来,大多数教师认为教材注意了由浅入深,系统性较强;但是第八册的份量比较重,难点比较集中。这次修订,根据各地教师的意见,以及小学教学计划中教学时数的变动,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把试用本第八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移到第九册,把试用本第七册中的“丈量土地”移到本册,使第八册教材的份量减轻一些。此外,这次修订还力图使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是在原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试用本第八册的份量比较重,难点比较集中,这次修订,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把试用本第八册的“长方形和正方体”移到第九册,把试用本第七册中的“丈量土地”移到本册,使第八册教材的份量减轻一些。此外,这次修订还力图使教材便于教便于学,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理等方面能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3.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试用本自1980年试用以来,大多数教师认为教材注意了由浅入深,系统性较强;但是第八册的份量比较重,难点比较集中。这次修订,根据各地教师的意见,以及小学教学计划中教学时数的变动,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把试用本第八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移到第九册,把试用本第七册中“丈量土地”移到本册,使第八册教材的份量减轻一些。此外,这次修订还力图使教材在便于教便于学,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理等方面能有所改进。下面把这册教材各单元的修订情况作一简要说明,仅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一、简易方程简易方程这一单元包括: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三部分。经过几年的试用,据大多数教师反映,在小学里讲一讲简易方程不困难。而且在小学里讲一点简易方程,可以使学生更  相似文献   

4.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试用本自1980年试用以来,大多数教师认为教材注意了由浅入深,系统性较强.但是第八册的份量比较重,难点比较集中.这次修订,根据各地教师的意见,以及小学教学计划中教学时数的变动,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把试用本第八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移到第九册,把试用本第七册中的“丈量土地”移到本册,使第八册教材的份量减轻一些.此外,这次修订还力图使教材在便于教便于学,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理等方面能有所改进.下面把这册教材各单元的修订情况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修订后的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二册(下称本册教材),从一九八三年春季开始使用。本册教材把原来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的“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元、角、分的认识)移到下学期;原来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教学的“6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移到二年级上学期;并删减和更换了一些练习形式;重新编写了应用题,加强了加与减、乘与除  相似文献   

6.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把试用本第八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移到第九册,把试用本第七册中的“丈量土地”移到本册,使第八册教材的份量减轻一些。此外,这次修订还力图使教材在便于教便于学,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理等方面能有所改进。下面把这册课本各单元的修订情况作一简要说明,供教师参考。一、简易方程据大多数教师反映,在小学里讲一讲简易方程不困难。而且在小学里讲一点简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五册(试用本)自1979年秋季试用以来,大多数教师认为教材中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内容的编排比较合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提出教材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分量偏重,一些教学内容的坡度比较大,需要在教学要求上作些调整,在编排上作些改进,处理好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过渡。这本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五册,就是在试用本的基础上,吸取各地在试用中总结的经验和提出的意见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根据教学计划中教学时数的变动,把原来第四册中的“公里、吨的认识”移到本册,把原来本册中的“年、月、日”移到第七册。对一  相似文献   

8.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九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为了解决试用本第八册教材份量较重,而第十册教材份量较轻的问题,把试用本第八册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移到本册,把试用本第九册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和圆锥”移到第  相似文献   

9.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九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为解决试用本八册份量较重,而十册教材份量较轻的问题,把试用本八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移到了本册,把试用本九册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和圆锥”移到了第十册。另外,针对试用本中各部份教材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修改。主要有:把各部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体现得更明确;通过教材中的孕伏、对比、混合练习和综合练习,进一步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了在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分数乘、除法的教学,根据分数乘、除法意义来解答相应的应用题;进一步加强了教材的  相似文献   

10.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九册、第十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原来的第十册教材分量较轻,这次修订把试用本第九册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和“圆柱和圆锥”两个单元移到本册,使各册教材的分量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1.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九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把试用本第八册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移到本册,把试用本第九册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和圆锥”移到第十册,使各册教材的份量匀称一些。  相似文献   

12.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九、第十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原来的第十册教材份量较轻,这次修订把试用本第九册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和“圆柱和圆锥”两个单元移到本册,使各册教材的份量比较均匀。 试用本第九、十册教材经过几年试用,大多数教师认为:几何初步知识注意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概念,得出结论和公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比和比例的讲法经过改革,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与中学教材的衔接;用新的正、反比例的定义,来判断正、反比例,解正、反比例应用题,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试用本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今秋使用的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在试用本的基础上作了修订。这次修订,把第四册试用本中的“公里、吨的认识”移到本册,把第五册试用本中的“年、月、日”移到第七册。对一些坡度较大的内容,在编排上和教学要求中作了修改。如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先从个级扩展到万级,再从万级扩展到亿级。对大数的计算,适当作了删减。  相似文献   

14.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九册、第十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原来的第十册教材份量较轻,这次修订把试用本第九册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和“圆柱和圆锥”两个单元移到本册,使各册教材的份量比较均匀。试用本第九、十册教材经过几年试用,大多数教师认为:几何初步知识注意从实际出发,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概念,得出必要的结论和公式,学生容易掌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比和比例的讲法经过改革,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与中学教材的衔接;用新的正、反比例的定义,来判断正、反比例,解正、反比例应用题,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试用本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的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笫九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的。为了解决试用本第八册教材份量较重,而第十册教材份量较轻的问题,把试用本第八册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移到本册,试用本第九册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和圆锥”移到第十册,使各册教材的份量匀称一些。另外,针对原试用本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这份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九册、第十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原来的第十册教材份量较轻,这次修订把试用本第九册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和“圆柱和圆锥”两个单元移到本册,使各册教材的份量比较均匀。另外,试用本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在求积部分有的例题、习题用到了公式变形,统计图表部分有的地方坡度较大,要  相似文献   

17.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九册、第十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原来的第十册教材份量较轻,这次修订把试用本第九册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和“圆柱和圆锥”两个单元移到本册。试用本第九、十册教材经过几年试用,大多数教师认为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在求积部分有的例题、习题用到了公式变形,统计图表部分有的地方坡度较大,要求偏高,学生掌握有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材(试用本)同现行第二册相比,在内容上作了以下调查: 1、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移到本册教学; 2、调整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编排; 3、调整了口算和笔算的安排; 4、增加了加减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同现行教材第三册相比较,教学内容作了以下调整: 1.将100以内加减法移到第三册教学; 2.将表内乘法(一)移到第三册教学; 3.删去了斤的认识; 4.增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 5.将6的乘法口诀移到表内乘法(一); 6.将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移到表内除法(一); 7.增加了角和直角的认识; 8.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移到下一册。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九册、第十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原来的第十册教材份量较轻,这次修订把试用本第九册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和“圆柱和圆锥”两个单元移到本册,使各册教材的份量比较均匀。试用本第九、十册教材经过几年试用,大多数教师认为:几何初步知识注意从实际出发,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概念,得出必要的结论和公式,学生容易掌握,有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