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对偶规划问题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最优值相比定理,最优值与对偶问题最优解间的关系.此文对研究线性或非线性对偶规划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解读"对偶"     
对偶是唐代格律论中颇富创造性的美学范畴。对偶是一种整合。对偶是指在本领域内,将两种或多种相对存在的成分整合为一的过程。声对即通过字音进行意象融构的过程。义对即借助字义生成整一的本结构的过程。对偶的法则:均衡、融构、循环、生成,昭示着整个现实世界、道之世界以及艺术世界的全部秘密。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强艺术表现力,广告语言经常使用对偶修辞手法.对偶可分为正对、串对和反对三种方式,对偶广告语按内容的长短又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多言几种形式,和古代诗歌、绝句结构相似.对众多广告语进行条分缕析,总结规律,从正对、串对和反对三个方面论述对偶修辞对艺术魅力的彰显.  相似文献   

4.
姜濛  云红 《科教导刊》2020,(1):25-27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是贯穿中医典籍的重要概念,不仅体现在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中医理念,也体现在其语言所运用的对偶修辞特色。本文通过对比《伤寒论》两种不同译本中对偶修辞格的英译,分析探讨了适用对偶修辞的英译方法。研究发现,为了保留对偶修辞格句式匀称、工整的表达效果,英译时可以选择同样整体、流畅的句型,适用的英译方法包括:(1)保留对偶辞格;(2)用连词衔接;(3)并列串对。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对偶以及对偶的神奇性,如何用对偶来进行创造,对偶原理以及对偶与开放题,对偶在求导与求积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江海漫 《文教资料》2008,(32):213-215
对偶是汉语修辞中最有汉语特色的辞格之一.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本文着重论述对偶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将从对偶辞格的特点、思维方式、审美特点、娱乐功能等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王永莉 《文教资料》2014,(13):11-12
对偶是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向来被视为复杂对偶的典范。其实除了诗词以外,在小说和戏曲中对偶美学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小说《金瓶梅》的场景设计为研究对象,从文体对偶和情境对偶看作者是如何践行对偶原则及对偶的出色运用使小说的行文结构和情节推进变得更曲折有致、波澜壮阔的。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Banach空间中的Banach框架,p-框架和p-阶框架之间的关系.引入了Banach框架的对偶框架,p阶框架的对偶框架和对偶框架对的概念,并且给出了p阶框架和Banach框架成为对偶框架对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荀子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一书是先秦儒家思想集中的表述.在<荀子>书中,不仅其思想彰显智慧的光芒,其语言艺术更是与思想相得益彰.具体到修辞艺术而言,其独具特色的比喻艺术,自然浑成的对偶和整句与散句相结合的技法,于今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论述对偶运算、对偶图形、对偶原理等内容,提出了对偶方法的概念,并阐明对偶原理及其方法在高等几何中的作用与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独具特色的比喻、自然浑成的对偶、整句与散句的有机结合以及根据谈话对象来决 定言谈等方面,对《劝学》的修辞艺术进行了综合论述。认为《劝学》中的修辞艺术,集中体现了荀子 文质并重的修辞观,《劝学》是先秦文学中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对偶是音乐创作的常用写作技巧,通过对音乐作品中对偶规律的研究,笔者对对偶的构成、审美等方面的规律性进行了论述,对音乐创作在手法上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单侧局部单位元环上Morita对偶的定义,证明了Morita对偶的几个等价条件,讨论了Morita对偶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一、对联的艺术渊源和发展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世界文苑独一无二的文学奇葩。世界众多国家是用拼音文字的,与汉字不同,其单词可以是一个音节,也可以是几个音节,长短不一,因而不能产生作为对偶独特形式的对联。英国文学上也有所谓对偶,但只是意对,与汉语的对偶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由于汉字是单音节、方块形的,富有字理的语素文字,它可以排列严整有序如同集装箱一样,从而形成独特的对偶方式。毫无疑问,只有汉字才能构成对偶艺术;  相似文献   

15.
广义倾斜对     
设Λ为交换Artin环R上的一个Artin代数,D是Artin代数对偶,Λ上的广义倾斜对(C,T)引入后,证明了广义倾斜对(C,T)的Artin代数对偶(D(T),D(C)也是广义倾斜对。  相似文献   

16.
浅谈对偶     
对偶是汉语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艺术,本文不打算全面地论述对偶,仅就什么是对偶以及对偶的民族特点等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对偶的定义 世界上有许多成双成对的事物,它们在形式上是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的,例如人体的耳、目、四肢,等等。语言中也有许多成双成对,平衡对称的语句: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些人民群众习用的谚语,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没有高山,不显平地”;甚至日常谈话里说的“少说话,多干活”,“早起,晚睡”,都是这样的语句。修辞上管这种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一对语句或章节,叫做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是说对偶两联结构形式上的关系;“内容相关”,是说两联内容上的联系,相关的内容要求相应的对称形式,对偶就是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在Lagrange对偶理论基础上,讨论一类二次约束二次半定规划的对偶规划及其最优性条件,并证明了原规划与对偶规划之间具有零对偶间隙,为利用最优性条件设计算法提供了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对偶语言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 ,及其适用范围等方面比较研究鼎足对与三柱联的异同。结果表明 :二者虽然在对偶语言出现的句数上相同 ,但鼎足对始终是修辞意义上的形式 ,不具有对联的本质特征 ,三柱联则具有独立的文学品格和审美功能 ,它们在本质上并非同一  相似文献   

19.
元散曲修辞手法多种多样,比喻、夸张、叠字、顶真、借代、对偶等,比比皆是,在这些修辞手法中,使用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则是对偶。元散曲中的对偶与诗、词中的对偶具有不同特色: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开拓,体现了新颖、独特的艺术个性。从对许多作品中对偶的分析归纳,可以看出它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鼎足对散论     
鼎足对是元散曲的一种常见对偶形式,可根据曲牌的具体情况用于曲首、曲中、曲尾.鼎足对往往是一首散曲的精彩之处.鼎足对在与其它修辞方式结合方面、运用词汇方面具有通俗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