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学具有明显的教育功能,比如认识生活、教育思想、开发智力、训练语言等等。然而在这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中,就文学本身所具的审美特质来说,它对人们审美情感的培养则更显重要。幼儿文学具有一般文学的特点,因此在这一点上来说理应是相同的。与幼儿的认识心理和情绪特征相一致,幼儿文学也能够引导教育幼儿,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促进他们思想的形成,以至建立起最初级的审美情感。这种开阔幼儿视野,增长其知识,对幼儿情操进行陶冶,  相似文献   

2.
幼儿文学的阅读鉴赏是人们接触幼儿文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文学作品在读者方面引起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同时还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和审美的享乐活动。幼儿教师重视探索幼儿文学的鉴赏规律,对实现幼儿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对陶冶幼儿的思想、感情、品德、情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可以自如地运用幼儿所喜爱的儿歌、故事、戏剧等文学形式,组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幼儿教师还必须具有创编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针对幼儿生理心摆上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存在问题,确立教育中心,选择孩子乐意接受的方针,动手编写或创作一些幼儿文学作品,让孩子们在笑声中接受教育。要求幼儿教师成为幼儿文学的创作者,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是较难的。那我们可先成为一个善于改编幼儿文学作品的改编者。  相似文献   

3.
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身心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仅仅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幼儿文学欣赏教育的一些方法和原则。比如,要注意体现文学作品的整体形象性,注意对幼儿的兴趣诱导,注意师生之间、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尤其要重视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原则。下面就对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时如何循序渐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陈小美 《考试周刊》2010,(40):54-55
从目前幼儿园教学需求来看.幼儿教师需要一定的文学审美能力,能够使用多种文学鉴赏方法和鉴赏技巧来诱导幼儿学习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最好能够从事一定水平的文学创作。尤其是随着家园活动密切开展,整体幼儿摇篮教育要求的提高。幼儿教师对美的敏锐感受能力和创编能力必然要求相应地提高。那么,对于幼师专业学生的审美教育也必然要求相应地加强和提升,这种加强和提升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和有限的课程安排范围内机智灵巧地展开.细致而深入地拓宽延伸,快速而高效地提升学生能力.所以对幼师专业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成了中职教育中的一大隐性难题。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幼儿教师文学审美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文学欣赏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审美的眼睛、审美的耳朵和审美的心灵,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正确的做法是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幼儿及幼儿文学的特殊性出发,遵循文学欣赏的规律,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1.体现文学审美的整体性和形象性;2.注重文学欣赏的情感交流;3.培养幼儿的审美兴趣。  相似文献   

6.
幼儿文学活动的美育心理实验研究何磊长期以来,大家较为重视文学作品在发展幼儿语言,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作用,而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美育方面的独特作用,却常常被忽略,这一弊端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园美育的全面实施,影响了文学作品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为...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局限在发展语言方面,忽视审美教育,未能充分发挥文学作品欣赏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作用。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教师对儿童欣赏文学作品的教学特点和幼儿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缺乏认识。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文学教育是文学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文学作品是文学教育生动的载体。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时期,幼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影响整个人生,而文学教育可以提升审美、氛围熏陶、形成良好人格和素质,所以文学教育在幼儿的启蒙和基本认识的正确形成上有很大作用。鉴于幼儿阶段的特殊性,和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拟从幼儿教育和文学教育两方面进行探讨,分析问题和提出组织策略,发表自己的拙见,以求完善当今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9.
幼儿文学以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质,已成为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推动幼儿素质教育功不可没,文章以自己特有的视角和体验审视了幼儿文学作品的朗读,并提出了朗读幼儿文学作品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余红 《时代教育》2007,(7Z):117-117
幼儿的健康成长.不是靠说教。更多的是靠熏陶。幼儿文学对孩子心灵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智能的开发与启迪,意义深远,因此。探索和研究幼儿文学启蒙教育十分重要。《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欣赏文学作品是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应该怎样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对几所幼儿园的文学教育活动进行了一个月的调查,颇有感触。在此谈谈几点看法。 一、幼儿园文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复述轻欣赏。教师在新授故事或诗歌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朗读一遍后。立即向幼儿提问,提问2~3次后,要求幼儿复述,然后开始多种形式的复述练习,最后让幼儿“表演”。其结果,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时间少,机械复述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文学作品的意境、情感及文学形式的美消失在机械复述之中。 2.重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轻审美教育和文学教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文学  相似文献   

12.
陈晓蕾 《新课程研究》2009,(5):116-116,156
幼儿文学课是幼师专业语文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专业的学生学习了这门课,可以为将来从事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明确幼儿文学的重要意义,掌握幼儿文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多补充普通文学的知识,用幼儿的心来学习幼儿文学作品,并且多联系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重视实践活动,多组织各种关于文学作品的竞赛,这样就能很好地学习幼儿文学这门课。  相似文献   

13.
幼儿文学活动是借助具体的文学作品,以具体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富有诗意的意境.帮助幼儿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从而陶冶美的情感,培养丰富的审美想像力。然而,在平常的幼儿文学活动中。众多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却被简单化处理了:或是满足于熟练地复述故事,机械地理解作品中的几个词语;或是急于把故事的主题告诉孩子,希望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这样的文学活动是低效的,忽视了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忽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文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反复是幼儿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具有使用频率高、分布密度大、形式丰富独特等艺术特征。幼儿文学作品中反复手法的运用与幼儿的思维特征、文学能力和审美心理密切相关。高频率高密度反复手法的运用,契合了幼儿特殊的文学能力的需要;丰富独特的反复形式,强化了作品的游戏色彩,满足了幼儿追求游戏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5.
幼儿文学鉴赏是建立在阅读幼儿文学基础上的欣赏活动,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在儿童文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鉴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使他们在幼儿文学领域有所造诣,通过品味童趣、激发美感、引起共鸣,对幼儿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在其审美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鉴赏文学作品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孟子曰:“甬其诗,谈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知其人,还要知其人生活的时代.即社会背景。中学文学鉴赏,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为人类审美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人的审美教育作用是通过多方面的途径体现出来的。归纳起来,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对人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形式美教育,形象美教育,思想美教育和情操美教育。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对我们的文学创作提出了要求:而当代中国文学的表现却似乎难以体现这一要求。所以,我们呼唤一种更为深刻有力的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品能够在中国重新出现。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不仅是学习语言,还是学习文学,还要领略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以俄语教学为例,多年形成的定型化的模式已经十分陈旧,文学最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也被吞噬在乏味的教学中.俄语作为学校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工具,与美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俄语教材所选择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美的创造,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境界,这些极为重要的审美教育素材,往往被人所忽视。  相似文献   

19.
对幼儿文学的口头表达,是发挥幼儿文学作品功能的主要途径,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应努力提高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幼儿文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主要是诗歌的朗诵能力和故事的讲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综合水平的基础学科,在进行文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研究的一个方面。加强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包含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如进行语言文字的审美教育、进行文学作品描述内容的意境美的教育等多方面的审美教育。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观点,完善学生的审美兴趣的培养,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