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军 《生活教育》2012,(18):4-6
杜军,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首届陶行知教育奖获得者,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区优秀校长、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专业技术骨干等荣誉称号。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三个一等奖。2010年,专著《践行教育的信仰》由中华书局出版。今年8月底,她就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愉快地接受了本刊的书面专访。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核心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或专题列入教师培训理论学习内容.《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网络课程是基于任务驱动设计,按认识陶行知、阅读陶行知、学习陶行知等活动形式设计,学员按学习活动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系统地认识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旦进入教师教育课程,校长教师都会自觉主动地接受陶行知,并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带进学校,带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陶行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史观学派的、史料学派的、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潘开沛的《陶行知思想的批判》是史观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型,它表现了陶行知研究的存在强烈的意图伦理色彩和政治建构特征;以胡晓风为代表的《陶行知全集》整理工作是史料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范,它为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陶行知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文献基础,大大推进了陶行知研究的深度。以章开沅、唐文权、胡晓风、金成林等人的《平凡的神圣》、《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是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们尝试在中西文化教育史观和现代化模式之下,重新解读陶行知思想与实践,还历史的本真面目。陶行知研究范型的嬗变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继承与突破、政治社会的现实制约、研究共同体的学识情感复杂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作为中国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然而,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思想也相应地需要不断创新和超越。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超越是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反映,是弥补单个个人认识有限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陶行知生前遗愿的需要;进一步完善陶行知已经提出的教育理论、进一步探讨陶行知办学思想中所涉及的问题、积极探索陶行知少有涉及或研究较少的教育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是超越或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方向;历史研究、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证、实践)研究高度结合是超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根本路径;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是超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在条件;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是超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陶行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史观学派的、史料学派的、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潘开沛的《陶行知思想的批判》是史观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型,它表现了陶行知研究中存在强烈的意图伦理色彩和政治建构特征;以胡晓风为代表的《陶行知全集》整理工作是史料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范,它为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陶行知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文献基础,大大推进了陶行知研究的深度。章开沅、唐文权的《平凡的神圣》,胡晓风、金成林的《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是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们尝试在中西文化教育史观和现代化模式之下,重新解读陶行知思想与实践,还历史的本真面目。陶行知研究范型的嬗变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继承与突破、政治社会的现实制约、研究共同体的学识、情感复杂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提倡教育试验,主张设立实验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思想:广泛设立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强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教育研究,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特色和传统;努力建设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是进一步深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教  相似文献   

7.
全国各地陶行知研究的形势发展很快,湖北省成立陶行知研究会,是件极令人欣慰的事情。自从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南京晓庄学校,开创他的人民大众教育事业以来,就有人开始研究陶行知。到本世纪30、40年代,随着陶行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声望愈来愈高,研究陶行知的人也愈来愈多。陶行知逝世后,中国共产党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赞誉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同志称赞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遗憾的是,在1951年发起的对电影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近日,全国各地的陶行知研究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聚集上海师范大学,隆重举行纪念陶行知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代社会变革”为主题进行研讨。古人伏(上海师大教育学院教授):陶行知的教育价值取向陶行知始终坚持的教育是面向劳  相似文献   

9.
苏亚军 《生活教育》2014,(11):22-26
学习陶行知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学习陶行知的一些具体做法,更重要的却是从理念的层面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学生观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基本理念之一。陶行知认为: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是现在的主人、时代的创造者。学生是"人中人",也是"创造之人"。学生的职务是学做真善美合一的"真人"。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陶行知体育观。陶行知体育观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陶行知体育观从健康的生活出发,以人作为根本,将健康放在首位,将学生学习与身体的协调发展立为根本目标,是学校体育的精髓所在。陶行知体育观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曾经被毛泽东誉为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在1950年仍被<人民教育>称为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之一.但是随着对<武训传>和武训批评的深入,武训精神的倡导者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遭到质疑.以陶行知的学生为代表的一批教育界的高层领导不得不重新评价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他们认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阶级属性是小资产阶级的,陶行知是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他的教育思想是改良主义的,陶行知是教育救国论者.这样,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新中国就失去了应有的地位.这是造成新中国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提倡教育实验,主张设立实验学校,是陶行知的重要思想;广泛设立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强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教育研究,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特色和传统;切实加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建设,是进一步深人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一直关注陶行知研究,推动陶行知研究,并且希望将陶行知研究推广到全球。一、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前两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出了一本书,介绍现当代10个伟大的教育家,其中就有陶行知,这可以说是世界性的十大教育家之一。因此,我们不仅  相似文献   

14.
去年是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照例举办各种形式各种规格的纪念活动;今年是陶行知领导的生活教育运动85周年,相比去年是要冷寂许多.借着纪念60多年前那场历时20年的生活教育运动来谈陶行知,来讨论"为什么纪念陶行知,学习陶行知什么,怎样学习陶行知"等既老又新的话题,我以为这个讨论,对于今天信奉生活教育并躬亲践行者而言,更为实在,更为严肃而深沉,尽管可能很难切中肯綮.  相似文献   

15.
“追求真理学做真人”──谈陶行知教育真理观的特色建一陶行知教育真理观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研究陶行知教育真理观的特色有利于把握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整体特色,丰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一、探求真理“从行动始”的实践性陶行知探求真理从行动始的观点有一个...  相似文献   

16.
胡国枢教授长期研究陶行知的综合性成果《中华本土教育家陶行知》,将由杭州出版社出版。本书力求在学术上、气质上走近陶行知,还陶行知的本色。也是适应当今信息时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研究中的“晓庄学派”是以陶行知创立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老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共同体,在地缘上,源于晓庄师范学校;在学缘上,由陶行知亲授;在业缘上,共同推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对“晓庄学派”的研究,是陶行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全民素质是陶行知投身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全民、终身、全面是陶行知评价教育的三维标准,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实施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创造理想社会是陶行知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李维汉长期关注陶行知,最早对陶行知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他率先提出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他的政治"也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深刻地揭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从杜威主义--生活教育--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轨迹;辩证分析了生活教育理论的进步性及其存在的不足;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和根据地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研究和学习陶行知的原则和方法.李维汉对陶行知的论述,成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评价陶行知的思想先导,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评价陶行知也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为弘扬陶行知精神、更好地发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2006年10月29日,全国各地的陶行知研究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聚集上海师范大学,隆重举行纪念陶行知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代社会变革”为主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