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位教师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启发式”,摒 弃“满堂灌”。可在实践中,满堂灌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这并非是教师想要满堂灌,而是教师不知“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以为课堂上教师多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就是启发式教学,而教师讲就是满堂灌。 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师应该讲的不讲,还不到提问的时候就提问。如一位教师上《人格比金钱更宝贵》一课时,当板书完课题后,就提问:请你们想一想,人格为什么比金钱更宝贵?由于教师没讲明什么叫“人格”?没有讲清楚“人格”宝贵的道理,以及“人格与金钱”的关系。这样学生怎么能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呢? 诚然,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是属“启发式教学”的范畴,但要分清楚的是:提问是否适时、适度,所提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否思考  相似文献   

2.
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芝 《湖南教育》2004,(22):43-43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上课时使用的一个有力手段。恰当的提问不仅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然而,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未能充分发扬民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课堂提问便表现为“为提问而提问”。这种现象在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小学还相当普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回答。针对“满堂灌”现象我们提出了启发式教学,但是很多人误以为提问就是启发式,于是,…  相似文献   

3.
一、以提问、铺垫代替学生思维 有些教师把课堂提问与启发式教学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问”就是“启发”,于是课堂教学的满堂灌代之以“满堂问”;一些没有思维价值的简单问题,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充斥课堂。一问未了又是一问,学生应接不暇,浅尝辄止。表面上,似乎“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展开,对教材仍是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长此以往,反而会养成学生肤浅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惰性。提问  相似文献   

4.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显然,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手段。而讲求提问的技巧,做到“善问”,则有助于克服“满堂灌”的窒息学生思维的做法,以利于真正落实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的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成效,教师就应对症下药,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1.提问应注意“点”“面”结合。同一问题教师应多让几个学生回答,互相补充评议。这有助于解决一旦有人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就觉得如释重负,从此问题再与自己无关的“局外人”思想。教师要设法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到有随…  相似文献   

5.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孔子认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抓住学生的这种需求引导启发学生。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为具体的教学活动,主导权在教师。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教学定位的转变,师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越来越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活动也相应地多起来。但是,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认为那只是一种形式,仍然信奉“沉默是金”,课堂上发言的仍只是那几位,正所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教师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尴尬的场面,于是公开课、比赛课过后,课堂又恢复了“老师天下”的面貌。其实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教师并没有真正去关注学生的真实思想,没有真正去优化两方面课堂,因此,我认为应该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殿堂。而要做到这点可以从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刘丹 《辽宁教育》2006,(9):36-37
一、改革课堂问答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好,回答不出来,验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从头讲到尾;要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间接或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非常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相似文献   

8.
李祖植 《云南教育》2001,(14):32-33
一段时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似乎提问法成为教学的主体。许多教师上课,总喜欢用一连串的问题把教学内容串起来,教师边提问,学生边读书,边回答,问题提完了,课也就讲完了。即使有些变异,也无非在提问法的主线上,适当穿插点置疑讨论等。据说,这种方法有几大好处: (1)以问题展示教学目标,能引发儿童的思维; (2)能促进师生信息双向交流; (3)课堂气氛活跃; (4)教学秩序易控制。在不少研究课、示范课中,凡看到课堂井然有序、学生竞相发言、答问“枪枪中的”的热烈场面,有的听课者便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的高水平运用。  …  相似文献   

9.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学生个体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也必然不一样。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为具体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受到指责最多的是教学法的陈旧。在上课的“讲”被斥之为“满堂灌”后,教师们已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了,唯恐落下个“满堂灌”的名声。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问从上课伊始直到下课铃响是常有的事。一位语文教研员说有的老师一节课竟提了117个问题,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一堂课几乎全是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琳琅满目,问问答答十分热闹,但就是触不到所学知识的实处、深处。教师一按“电钮”问,学生立刻举手成林,不加思索地简单、机械地回答,认为提问就是启发式。有一…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在一片讨伐声中被驱逐出课堂.启发式教学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老师的提问如何更有价值?现根据教育家对“启发”这一问题的论述,联系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某些经验和教训,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启发式教学已为广大教师接受并在教学中不断运用,比起满堂灌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具有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点.而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碰到启而不发的尴尬场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启而不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场面,教师刚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于是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争先发言。这种情况往往有两种原因:一是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一听一看就能回答出来;第二是问题有一定难度,需经过读书思考,而学生惟恐发言落后,没经过充分读书思考就轻率回答,“命中率”极低。我认为这种急于给问题找答案,追求场面效果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当在精心设计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思维,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精心设计问题,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分析教材,摒弃那些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设…  相似文献   

14.
我们冷静地审视一下目前的政治课教学,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随着政治教师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教师“一言堂”而独霸课堂的状况已明显改观,但教师浅白直露的设问与学生表面回答问题的热闹相伴而普遍存在:二是教师虽意识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但大多仅仅囿于对学生的单向提问,并没有用心去创设条件让学生质疑问难。我们认为,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课堂设问质量,切实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习惯。  相似文献   

15.
许多中学,尤其在广大农村,在课堂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大多数学生仍学的是“聋子”和“哑巴”英语,教师仍是满堂灌学生,学生通常没有机会在课堂上进行口头交流,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课文和对话教学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紧锣密鼓的教改大潮中,那种导致学生思维呆板机械的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学手段,已基本上知趣地走出课堂,代之以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式教学。于是课堂有时又出现了另一种局面:或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只是干寻找答案、回答问题的活;或学生一个又一个地提出“这个字怎么读”、“那个词什么意思”之类的问题,教师忙于应付学生的问题。有声有色,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却说不清这节课达到了什么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什么?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认为:那就是通过教师采取教学措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是不是启发式教学,绝不能看形式上的有问有答,而要看它的实效,即学生的思维是否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这就是说,无论是教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发问,都  相似文献   

17.
王玉英 《考试周刊》2009,(28):65-65
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问题则基本上类似,如:“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就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自己就缺乏较强的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喜欢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中,他们人问亦问,或“书问亦问”,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代言人。教师没有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先行一步。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上多提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其结果是课堂发问的泛化。  相似文献   

19.
宋波 《辽宁教育》2014,(9):70-71
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课堂上看似气氛活跃,学生兴奋,教师热情,教学节奏快且容量大,实则空泛,华而不实,“满堂灌”、“群言堂”充斥其间.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和提问,学生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动接受下一个知识点了;还未等学生思考成熟,教师就急于请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安排紧凑,一环扣一环,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个性被扼杀.在这种没有“留白”的课堂中,学生怎么能充分掌握知识并提高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逐步得到落实。教师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热闹的师生互动场面以及精彩的电子课件,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度追求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四忌”,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