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酸雨的危害     
酸雨最早是由几位瑞典的气象学家于50年代测定的,在这之前,人们很少知道酸雨的现象,更不了解酸雨的危害.现在,北半球许多地方都有酸雨降落,酸雨这一公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严重关切.  相似文献   

2.
①什么是酸雨呢?它对人类有哪些危害呢? ②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酸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极大:它会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和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广泛的传播,“酸雨”一词对于人们来说已并不陌生。然而什么样的雨才是“酸雨”?像蛟河这样的东北小城会出现酸雨吗?本地“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呢?“酸雨”对于人类本身和人们生存的环境有哪些危害呢?人们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不受酸雨破坏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如下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1酸雨的概念酸雨是近几十年来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但人类早在1872年便发现了酸雨。所谓酸雨,简单的说就是呈酸性的大气降水。它是由大气中的SO2和NO在阳光作用下,经光化学氧化作用.和水汽结合后形成的。酸雨中的酸生要是硝酸和硫酸。这些强酸在雨水中解离,使雨水的酸碱度下降。一般将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酸雨的报道。联合国于1977年承认酸雨后于全球性污染问题,1979年在日内瓦由东西方34个国家签署了一项控制远距离“越界”空气污染条约。1982年在瑞典还专门召开酸雨问题的国际会议。近…  相似文献   

5.
酸雨及某些有毒气体对作物的影响 ,已有一些相关报道 ,但机动车尾气作为复杂混合成分之一对作物的危害性 ,尤其是机动车尾气和酸雨共同作用下作物受到的影响 ,国内外目前尚极少见报道。酸雨严重的地区往往又是经济发达、交通繁忙的地区 ,常常受到酸雨和机动车尾气的双重污染。因此 ,研究酸雨和机动车尾气在混合作用下的污染作用显得更有意义。本实验通过人工配制模拟酸雨和收集机动车尾气 ,以单独及混合的不同方式处理苗期白菜和菜心 ,通过对各项生理指数的分析 ,发现pH 2 .5、pH 3.0的酸雨及 0 .1%和 0 .5 %的机动车尾气在单独作用下均对菜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机动车尾气和酸雨混合的抑制作用又尤为显著。pH4 .0和pH 5 .0的酸雨单独作用 ,对菜苗不造成危害 ,对生长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pH 4 .0的酸雨一旦和机动车尾气混合用 ,则对菜苗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说明受酸雨和机动车尾气作用下的菜苗 ,对机动车尾气中有毒物质的抵抗力大大减弱 ,对酸雨的忍耐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一、大气环境问题目前困扰全球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 ,即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1 酸雨 主要讲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酸雨的界定 ,即PH值小于 5 6的雨、雪、霜、雹等大气降水。第二是酸雨中的无机酸主要是指哪些。第三是酸雨的成因与分布的内在联系。第四是酸雨的越境污水与大气运动的关联问题 ,如美国与加拿大、中国与日本、英国与北欧之间 ,等等。第五是我国酸雨的危害近年来逐渐加重 ,污染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 ,但有北移的趋势 ,其成因必须考虑到我国的能源结构 ,金属冶炼企业的分布 ,南…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中国酸雨控制区酸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国74个酸雨监测站点2004-2006年降水-pH数据,通过ArcGIS空间插值,模拟酸雨pH空间分布,根据酸雨"两控区"方案,提取酸雨控制区的酸雨pH空间分布,进行GIS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酸雨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酸雨强度沿长江向西北和东部有扩大趋势,四川盆地酸雨区已与华南酸雨区连成一片;3年间,pH<5.6的酸雨范围相对研究区面积比值由56.73%扩大到73.11%,pH<4.5的严重酸雨区由2.15%扩大到10.41%,2006年增幅最大;不同等级酸雨范围扩大趋势明显,酸雨污染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8.
王贵 《考试周刊》2008,(48):220-220
一、什么是酸雨雨、雪、雾、雹和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pH小于5.6的,统称为酸雨。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自从20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出现酸雨以后,酸雨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世界各国。近年来我国上海、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也降过酸雨。酸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酸雨是环境污染的公害之一,目前我国酸雨区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长江以南受酸雨危害最严重。重庆是我国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城市,现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0.
酸雨是怎样来的?1872年,英国化学家R·A·史密斯在他著的《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使用了“酸雨”这一术语;,本世纪60年代瑞典等国科学家发现生态恶化与酸雨有密切关系,从此酸雨问题引起世界人们的极大关注.1972年瑞典政府向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交了一份《穿越国界的大气污染:大气和降水中的硫对环境的影响》,标志着酸雨已成为国际性问题。目前,防治酸雨已成为当今人类面监的一个全球性的课题。“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和雾等大气降水。酸雨里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酸…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电教》2003,(10):48-48
近几年来,广东酸雨呈上升趋势,几乎每降两次雨就有一次是酸雨,全省酸雨覆盖率达90%以上。据有关资料表明,广东每年因酸雨导致建筑物腐蚀、森林减少、农作物减产和耕地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达40亿元,这还未包括水生生态系统的损失以及对人类健康危害所造成的损失。可以说一场酸雨一场祸。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大气、水和土壤受到污染。特别在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空前的增长,贸易和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有害物质对生物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一、大气污染 1、出现酸雨现象 酸雨的出现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据联合国公布的有关资料表明:工业气体污染是跨越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工业化国家每年都要排放230亿吨二氧化碳。北欧曾有6千个湖泊遭受酸雨的侵袭而变成鱼儿灭绝的死湖,其祸根的70%~80%来自中西欧工业化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加拿大的5千多个湖泊也被酸雨酸化,大部分是由于一些工业区飘来的6百万吨二氧化硫所致。德国巴伐利亚州有1500公顷森林被酸雨腐蚀致死。在整个欧洲有100万公顷森林受到酸雨的威胁。美国东北部的雨酸度几乎是洁净水的100倍,即使在被认为最洁净的北极圈内的冰雪层中,也检测到了酸雨物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1.酸雨正常雨水的pH值约为5.6(这是由于溶解了CO2的缘故),酸雨的pH值小于5.6.酸雨中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0%以上,其余为一些弱酸.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SO2  相似文献   

14.
都匀市区酸雨现状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都匀市区2001~2003年酸雨降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都匀市降水 pH 均值<5.6,酸雨出现频率高。降水中化学成分以 SO_4~(2-)为主。酸雨出现的频率季节变化规律为:一、四季度>二季度>三季度,与 SO_2在不同季节质量浓度变化规律一致。酸雨主要是局地污染造成。同时,2001~2003年都匀市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逐年有了较大改善。只有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对用煤总量进行控制,采取措施控制 SO_2污染,就能改善都匀市酸雨状况。  相似文献   

15.
南太湖地区酸雨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雨是当前南太湖地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通过对该地区酸雨化学成份分析 ,论证了煤烟型大气污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并探讨通过减少大气中酸性物质的排放来防治酸雨 ,改善大气质量 .  相似文献   

16.
酸雨污染是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了具体了解洪江区酸雨污染的程度,深入探究酸雨形成的原因,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山路小学搭建起科技活动的平台,建成了“红领巾酸雨监测站”,成立了酸雨监测小组,在环保专家和学校科技老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7.
酸雨是当今世界非常关注的重要环境主题之一,当酸雨的降落对自然界水体造成威胁时,水体也由于自身的化学组成可以对酸雨产生自然的抵抗作用。本实验借助EDISON数字化实验装备中的pH传感器对不同水体对酸雨的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酸雨——大气污染之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化学家Robert Angus Smith就报道发现了酸雨,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欧洲的酸雨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酸雨这一自然降水才得到人们的关注,随之对它的研究也有了很大发展。我国起步虽然较晚,近几年发展较快,有关的研究报导逐年增多。目前,对酸雨判别基准pH值的确定还处于争论之中,英国许多专家都主张pH小于5.0的降水为酸雨,本文仍以原来的基准值pH=5.6为标准,就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下雨这一自然现象,介绍一下天然降水与酸雨的区别,并分析酸雨的形成与人类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的联系以及酸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而告诉大家应当保护我们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对深圳市1996-2005年的酸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深圳市酸雨污染相当严重,且呈不断恶化的趋势。酸雨中的主要离子为SO42-、Ca2 和Na 。目前,深圳市酸雨正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化。燃煤和燃油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是造成深圳市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深圳市酸雨污染防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酸雨,被人们称作“天堂眼泪”或“空中死神”,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它会使土壤的酸性增强,导致大量农作物与牧草枯死;它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它还酸化河湖水,使微生物和以微生物为食的鱼虾大量死亡,成为“死河”、“死湖”;而酸雨渗入地下,致使地下水长时期不能利用。据统计,欧洲中部有100万公顷的森林由于酸雨的危害而枯萎死亡;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也有近万个湖泊全部酸化,成为“死湖”。另外,酸雨是造成桥梁楼屋、船舶车辆、输电线路、铁路轨道、机电设备等严重腐蚀的罪魁祸首。据专家介绍,酸雨加剧了古希腊、罗马的文物遗迹风化;在美国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