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岳强 《今日中学生》2016,(17):25-26
著名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著作《一个人需要很多的土地吗?》里,叙述了一个发人深省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有一个名叫巴霍姆的,到草原上去购买土地,卖地的人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地价:“每天1000卢布.”这是什么意思呢?巴霍姆没有听懂这是什么面积单位?一天等于多大面积?原来,那个卖地的人是论天出卖土地的,你一天从日出到日落所走的路围成的土地就是你的了,而价钱是1000卢布.不过如果在日落之前买地的人赶不及回到你的出发点,你就白花了1000卢布,一点土地也得不到.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在《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这本小册子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巴霍姆到草原去购买土地,卖地的酋长出了一个奇怪的地价:谁出1000卢布,谁就可以得到土地,只要他在日出时从规定的地点出发,在日落前返回出发地,那么他所走过的线路圈起的土地就全部归属于他.但是,如果他在太阳落山前赶不回原出发地,那么走得再远也得不到半点土地,同时那1000卢布也就算白花了.巴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著作《一个人需要很多的土地吗?》里,叙述了一个发人深省却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有一个名叫巴霍姆的人,到草原上去购买土地。卖地的人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地价:“每天1000卢布。”这是什么意思呢?巴霍姆不明白这一天等于多大面积?原来,那个卖  相似文献   

4.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在他所著的《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一书中,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叫做巴河姆的人,到草原上去购买土地.卖地人开出了一个奇怪的地价——每天1000卢布,就是你只要拿出1000卢布,那么从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所围成的土地都归买主所有.但是有个条件,买主必须在日落之前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如果回不到原来的出发点,1000卢布白出,一点土地也得不到.  相似文献   

5.
贪婪的巴霍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中写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巴霍想到巴什基尔人的草原上买一块地 ,他问卖地人价钱如何 ,卖地人说 :“每天 10 0 0卢布 .就是你如果愿出 10 0 0卢布的话 ,那么你从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所围成的地就都归你 .不过 ,要是你在日落之前回不到原来出发的地方 ,你的钱就算白花了 .”巴霍觉得很合算 ,就付了 10 0 0卢布 .第二天 ,太阳刚从地平线上一露面 ,他就连忙在大草原上奔跑起来 .他先笔直往前跑了 18千米 ,才朝左拐弯 ;接着又笔直走了 16千米 ,才再朝左拐弯 ;这样又走了 2千米 ;这时 ,他发觉太阳已离地平…  相似文献   

6.
相传很久以前俄国有个贪婪的商人叫巴霍,他想在巴什基尔人的草原上买一块地.他问卖地人价钱如何,卖地人说:“只要你付1000卢布,你从日出到日落所走的路线圈成的地都是你的,但如果你在日落之前没有回到出发点,那么你的钱就白花了!”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特别喜欢读一些文学名著,以期从中得到各种各样的文学素养和灵感,但同学可曾想过,在各种文学名著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从数学的视角来欣赏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中的一个故事,来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托尔斯泰为我们勾画出这样的一幅情景:宽广无垠的草原上正在进行一场土地交易,开卖的商人大声吆喝:“每天1000卢布.”年轻力壮的主人公巴河姆出现了,他挤进拥挤的交易圈,好奇地问卖主:卖地为什么不用面积单位来计算价格,而用“天”呢?卖主看了一眼巴河姆,对他招呼道:噢!年轻人,这对你简直是太划算了,只要交1000卢布,不管他是谁,就让他从一点出发,在一天之内可以沿任何路线从日出走到日落,如果他在日落时回到了出发点,那么他经过的路线所围成的土地就归他所有;如果他在日落时没有回到出发点,他就白付了1000卢布,一寸土地也别想得到。当然,回到出发地后不能再重新跑一圈。巴河姆在商人的鼓励下,想到自己年轻力壮,也觉得这种方式对他很划算,于是就交了1000卢布,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草原上,选好宽平的路线,当太阳刚刚升起时。巴河姆便迅速地朝正东方向跑去,跑了10俄里(1俄里约1.06公里)后拐向正北方向,又跑了一段路程后拐向正西方向,跑了2俄里后发现日已偏西,太阳快要下山了,于是马上改变方向径直向出发点跑去,结果终于在日落时分跑了15俄里后回到了出发点,可是当他跑到出发点时,还没有站稳脚跟,就两腿一软,吐血身亡。同学们在感悟这个悲惨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各种想象的同时,是否想到巴河姆的所作所为也蕴涵着一定的数学知识,我们设想若巴河姆在跑之前,用一点数学知识,悲剧就可以避免,不信我们一起用学过的教学知识来替巴河姆计算一下,看一看故事中的巴河姆究竟得到了多少土地,致使他命归黄泉。  相似文献   

8.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巴河姆到草原上去买地,卖主规定:不管谁来买地,只要交1000卢布,从日出时出发,到当天日落前,如果他回到了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俱乐部     
假设和结果数学课上,老师问雅克:“假如你欠理发师10个卢布,欠面包师5个卢布,欠玩具商15个卢布,总和是多少?”“总和等于0,因为我家搬到别处去了。”绝妙的解释老师:这几天你在看什么课外书? 学生: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老师:“头悬梁、锥刺股”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0.
这是发生在古代俄罗斯的故事 .彼德和瓦西里合伙贩卖家畜 .有一次 ,他们把共有的一群牛卖掉 ,把卖得的钱买回了一群羊 .“我们把这群羊平分了吧 !”彼德提议 .于是 ,他俩就合计着 ,怎么分得公平合理 :已知每头牛卖得的卢布个数就等于牛的总数 ,用卖牛的钱买回的羊 ,每只 10卢布 ,钱数的零头则搭配了一只小羊 .这些羊他们两人平分 ,彼德多得了一只大羊 .瓦西里得了那只小羊 .“我找给你 2卢布钱吧 !这样就合理了 .”彼德对瓦西里说 .“行啊 ,行 .”瓦西里点头同意 .可是 ,找的钱为什么是 2卢布呢 ?我们首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牛的头数为x头 ,…  相似文献   

11.
小贩波利坐着他的马拉车,来到了故事城。“我很高兴又回到了故事城,”他说,“这是一座人人都会讲故事的城市!”小贩波利将他的马车停在城市广场上。“你好,小贩波利。”波利的耳边传来一个悲伤的小女孩的声音。“噢,是我的老朋友彭妮!你有什么好故事可以卖给我吗?我很高兴用我大车里的东西与你交换!”彭妮开始一边呜咽一边撸鼻涕。“我几乎连一个故事也没有了!故事城里没有一个人有故事了。我们全都将故事遗失了!”“你们将故事遗失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讲完一个故事之后,它就不见了!我们再也想不起来了。你今天下午来故事交换处,看过之后…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圆圈     
这是美国作家布伦达乌尔巴奈克讲述的故事:在培训课上,主管巧妙地诠释了人的人生寓意。他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图:在一个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面加上了几个小圈,在小圈里面分别写上“可靠的经验”“惯性的思维模式”“熟悉的工作环境”等等。主管说:这个大圆圈里的东西对你至关重要,这是你的舒服区。在这个大圆圈里头,人们会活得自在、安全,远离危险与错误。”“现在,谁能告诉我,当你跨出这个圈子后,会发生什么?”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一位积极的学员打破沉默:“会害怕。”另一位认为:会出错。”这时主管微笑着说:当你犯…  相似文献   

13.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名叫艾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艾地巴工作非常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他与人争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起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艾地巴都不愿意说明。直到有一天,艾地巴老了,他的房地已经太广大。他生气,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与房子转。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阳都下山了。艾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阿公,你年纪大了,这附近地…  相似文献   

14.
一元钱能干什么?很多人认为一元钱只能买杯水喝。可是“他”,一元钱能打造出一条街来。这是一个奇迹,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如果你不是仅仅只看重结果,而且还想了解过程,认真读完《一元钱》的故事,你就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哦,你不需要着急地知道“他”是谁?他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一元钱的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世  相似文献   

15.
笑话一箩筐     
纯正的英语一个非洲酋长到伦敦访问,一群记者在机场截住了他。“早上好,酋长先生,”其中一人问道,“你在路上舒适吗?”酋长发出了一连串刺耳的声音“哄——哼——啊——吱——嘶嘶……”然后用纯正的英语说道:“是的,非常的舒适。”  相似文献   

16.
(师课前板书“叙事完整”.屏显“奔跑——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师:莫言先生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屏显)他还说自己能获奖是因为故事讲得好.那故事怎样才能讲好呢?首先就是要把故事讲完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怎么把故事讲完整.请观察这张照片(屏显学生跑步的照片).发现这张照片的特别之处了吗?好,你来说.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轻松的聚会上,一位很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是他给EMBA学员上课时列举的有关“撮合”的基本训练的例子: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有个儿子,儿子和他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儿,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儿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儿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儿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18.
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过我们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做一家学校校长的时候,校园的花房里长出了几朵非常大的玫瑰,全校同学都很惊讶,每天来看这几朵玫瑰的人络绎不绝。这天早上,苏霍姆林斯基照常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然后拿着它从容地往外走。故事转述到这里,现在我假设:要在我们这里,老师碰到学生把学校里最好的玫瑰摘走,他会怎样?我做过老师,我很可能会冲过去,一把捉住这个小采花贼,夺过鲜花,口中怒斥:“哎呀,小小年纪,你就做贼呀!这是公共财物你知不知道?知道你还偷呀?说,你是哪个班的?班…  相似文献   

19.
沙漠之树     
小编提示: 自卑的孩子.请到这来——当你知道.央视名嘴白岩松也“曾经自卑”过;当你通过一块石头的经历.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当你从一个老教师那里学会了“成功绝招”之后.你就会看到一个新的自己! 骄傲的孩子.请到这来——“骄傲使人落后”你一定知道,可你还是要瞧不上不如你的同学.那就是“眼界”出了问题。不信?这有两棵“沙漠之树”.一棵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料.一棵少人问津.结果呢?一定出乎你的意料! 自私的孩子,请到这来——你觉得植物是有感觉的吗?你的答案肯定是“不!”——因为你自私嘛!可是.这儿有两盆常春藤.它们要告诉你一个“因爱而生长”的故事……本栏主持:同时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解读这个经典的故事,我们可以洞悉,个人的成长链接着专业问题。专业问题孵化的频率和质量是个人成长活力的重要表征。观照这一成长理念,我们就可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