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吴健雄教授一生最杰出科学成就和她的生平,年青时期不论中学还是大学她都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她选择了核物理并走上了实验物理学研究的道路,在β衰变实验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介绍了吴健雄所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宇称不守恒实验,文章最后介绍了吴健雄本人的回忆及作者对吴健雄的赞扬与怀念。  相似文献   

2.
吴健雄于1912年出生于太仓县浏河镇书香世家,父亲吴仲裔是一位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希望女儿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从小就教她读书写字。 吴健雄在家乡读完小学后,考上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她勤奋苦读,成绩名列前茅。为进一步深造,她又考取了南京中央大学攻读数学,求学期间,奇妙的物理实验,对她产生莫大的吸引力,一年后转到物理系,从此奠定了她一生事业的基础。在大学五年内,她读书常废寝忘食,并一头钻进实验室,埋头于实验操作,漫游在物理世界里,多次获得奖学金。 1934年,二十二岁的吴健雄以优异成绩从中央大学毕业,在中央研究院从事物理研究工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吴健雄用实验证实了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假说。后李政道、杨振宁藉此摘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桂冠,而吴健雄则无缘诺奖。尽管如此,这并不能掩盖吴健雄在科学领域作出的贡献:在科学研究中,她始终抱着一颗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心,不畏艰难、细致严谨,实验设计富有创造,并体现了正义的科学伦理道德观;在研究之外,她关心教育,致力于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曾提到过一位女科学家,她在德国工作,是研究放射性衰变的先锋。由于当时德国科学界普遍歧视女性,她被迫在物理大楼外一间木匠房里做实验。但就是在这里,她成为了弄懂原子核裂变的第一人。木匠房本该是制造椅子的  相似文献   

5.
郑新仪 《物理教师》2002,23(5):50-53
吴健雄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由于在物理科学上的杰出贡献 ,她被誉称为“中国居里夫人” ,还享有“核子研究的女王”、“世界最杰出女性实验物理学家”、“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等美称 .这位著名物理大师有着光辉成就的一生 ,是从中国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开始的 .1 从浏河之畔到钟山之麓90年前 ,1 91 2年 5月 3 1日 ,吴健雄诞生在江苏太仓县浏河镇的一个读书人家 .祖父吴挹峰是清末的秀才 ,父亲吴仲裔思想进步 ,知识广博 ,是个有见解有胆识的人 ,早年曾加入同盟会 ,在地方上很有影响 .吴健雄在她父亲创办的明德学校接受小学教育 ,父亲是她最…  相似文献   

6.
太仓明德中学的校园里,安放着吴健雄的灵柩。墓前,两个石球在潺潺的流水中轻轻旋转,象征着两个左右对称的钴核子衰变所产生的电子分布是不对称的。吴健雄,这位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物理学家,以她的坚毅、睿智和深刻,推翻了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逝世10周年,故以此文对她进行纪念.一、生平简历吴健雄(1912.5.31~1997.2.16)是当代世界最杰出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被誉为"核物理女皇"、"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中国的居里夫人"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介绍了吴健雄生平与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探究并论述了吴健雄的教育思想:养成教育,夯实一生的成长基础;文理兼学,铸就广博的知识积淀;格物致知,科学研究成功的秘诀;爱与责任,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那是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从芝加哥到纽约去,为的是看望他的老师吴大猷。当时,吴大猷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实验。在吴大猷的引荐下,李政道认识了吴健雄。李政道来到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实验室,看到吴健雄在磨一件东西,便问:“你在干吗?”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世界最杰出的女性物理学家、核物理女皇、中国居里夫人的吴健雄(1912-1997),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30年代赴美留学,后曾参与“曼哈顿计划”,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共事;她率先用实验证明杨振宁、李政道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轰动物理学界;她获得了除诺贝尔奖以外的几乎所有大奖,是诸多诺贝尔奖得主推崇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