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余亮  梁彤缨 《软科学》2013,27(2):67-70
借助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构建用于衡量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共同作用下股利政策有效性的模型,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分别使得实际股利支付朝过低和过高的方向偏离,而前者是造成当前我国股利政策治理效应损失的主要原因,二者共同作用使得股利支付整体水平偏低。故而,当前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治理效应的关键在于增强资本市场透明度、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关于健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提高市场成熟度、加强对派现的约束、加快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股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雷  李明  叶勇 《软科学》2012,27(7):118-122
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作为对象,运用普通多元回归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进行研究。实证表明,上市公司股改后一年内分配的现金股利与其在股改中支付的综合对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对价越高,上市公司股东获得的现金股利越低,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是如此。在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后发现,两类企业股改后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明显存在差异,国有控股企业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至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控制权则都与上市公司股东获得的现金股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筹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股利政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三大核心决策。股利政策主要是公司对其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作为企业的财务核心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与西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评价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证券市场环境、股权结构、融资渠道、公司盈利能力、决策科学性多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症结所在提出促使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理性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当年被出具的审计意见及是否"四大"作为外部审计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具备公司治理功能的外部审计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支付水平均与外部审计正相关,并且其相关程度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会有所不同,证明"结果理论"在外部审计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上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2011—2017年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回归的基础上加入了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研究了审计意见对股利支付倾向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审计意见的提高能够增强股利支付水平,审计行为则对这一关系产生调节作用,信息披露质量则对这一关系产生中介效应。对于想要获得较为稳定的股利收益的投资者来说,不仅应该关注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同时也需要结果公司聘请的审计单位的相应情况做出判断;上市公司在考虑股利分配时也应更加关注自身信息质量的提高与披露。  相似文献   

8.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理财的核心问题之一,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企业价值,有助于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文章通过国外学者关于现金股利政策的理论和国内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可能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希望对我国上市公司制定更加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横截面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定量验证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关系。此外,模型中亦包含除信息不对称外其他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非线性影响着股利政策,且绝大多数情况下,股利政策与信息不对称程度呈负相关;公司规模与股利政策正相关,盈利能力与股利政策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稳定的股利政策对公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相比,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上存在股利支付率低,不分配现象严重,股利政策不稳定等特点。这种非理性倾向,与上市公司经营者的非理性决策和中小投资者的投机理念密切相关,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增长及股东利益都造成不良影响。应通过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培养中小投资者投资理性等措施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促进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2002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临界估计方法,以股利支付率、Logistic回归值以及公司规模度量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以公司股票日收益率的波动性度量其不确定性,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融资约束、不确定性和公司投资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以股利支付率度量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融资约束程度加大了不确定性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而就Logistic回归值组以及公司规模组而言,融资约束减轻了不确定性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2)以Hansen所研究的临界回归估计方法研究不确定性下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存在临界效应。这些结果为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投资政策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流通性割裂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以每股净资产最大化和对上市公司经济资源的控制或索取为其主要目标这一结论,然后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实践(分为不分配现金股利,为再融资而满足监管条件的低派现,和控股股东的高派现套现这三种),证明了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是控股股东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制定的,是为控股股东的利益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行业对股利分配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好文  李增福  唐春阳 《预测》2004,23(6):62-64,79
本文在2001年中国证监会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的行业分类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研究了行业对股利分配的影响,经研究发现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在行业之间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唐建荣  王宁  周玮 《科研管理》2021,42(2):190-199
本文以企业非效率投资值量化高管寻租水平,研究了股权激励对现金股利政策稳定性的影响,并探析了非效率投资在股权激励影响股利政策稳定性中的作用机制。基于代理成本理论、股利信号理论,结合我国股利政策研究现状,将股东普遍关注的现金股利政策稳定性作为股权激励效果评价的参数,选取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自由模型非参数法测定股利政策稳定性水平,借助残差分析法测算非效率投资水平,通过面板回归和层次分析法得出了以下结论:(1)股权激励后非效率投资水平增强且股利政策稳定性下降,因而股权激励不一定会发挥正效应;(2)非效率投资水平与股利政策稳定性负相关,即低效率投资减少企业自由现金流量,进而导致企业股利政策波动增强;(3)非效率投资在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稳定性的影响中,并非起到“中介作用”,而是遮掩了股权激励后股利政策稳定性的下降程度,成了高管寻租时的一个面具。论文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客观看待股利平稳性指标,完善股权激励效果评价指标体系;(2)建立健全企业投资效率监督体系,长短期监控相结合;(3)优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动态调整期权与股票授予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利用2011年之前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40家信息技术类公司的年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创业板信息技术类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留存收益率高度正相关,与总资产自然对数的相关性不太显著。要提高可持续增长能力,应提高盈利能力、完善股利分配政策、适当利用负债融资、提高总资产营运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董事长、CEO、TMT三个层次的过度自信与公司财务决策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董事长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并购、融资和股利分配决策均具有显著影响;而CEO过度自信、TMT过度自信仅对公司投资支出和债务期限结构影响显著。这说明董事长过度自信对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财务决策的解释力较强。此外,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资本结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竞争力是现代财务学科体系中一个新的领域,当前财务管理理论中新的研究方向,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了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中的部分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以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行政职能部门制定宏观管理策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张潇艺 《科技广场》2014,(7):151-154
本文选取深沪两市44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其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研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总体盈利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