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章小亮 《上海教育》2007,(9A):42-44
杨贤江——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先驱,用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谱写了短暂一生教育事业的乐章。 《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两部具有浓厚马克思主义色彩的教育著作,开创了中国教育界的新局面。 杨贤江首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明了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对青年的“全人生指导”,不畏艰难,勇敢批判了当时流行的“教育万能”等非科学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这套丛书由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宁波市教育局华长慧局长、中央教科所宋恩荣研究员联合主编,宁波教科所所长喻立森教授任执行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丛书共十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杨贤江论“全人生指导”文选》、《杨贤江传记》、《杨贤江“新教育”理论的形成》、《伟大的一生不朽的业绩——杨贤江生  相似文献   

3.
杨贤江(1895-1931)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推动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大众化。杨贤江与各种教育思潮展开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主持《学生杂志》等刊物,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推动广大青年追求进步,投身革命;撰写《教育学ABC》和《新教育学大纲》等教育学著作,积极向青年宣传唯物史观;译介苏俄教育学著作,为先进中国人了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提供了途径。通过研究杨贤江对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大众化的贡献,从中得出若干启示,以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贤江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通过对教育的起源和本质两个方面的论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他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用历史唯物观考察教育的起源、进化及其发展趋势;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抓住了中国近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核心问题,并作出了较为科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杨贤江(1895——1931)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写了许多教育论著。《新教育大纲》是他的主要著作,也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专著。在这部著作中,他对教育的许多问题,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本文仅介绍《新教育大纲》一书中  相似文献   

6.
杨贤江文选——《青年修养与青年教育》,最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杨贤江同志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又是革命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从1921年起,担任《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近六年,经常在该刊发表文章,解答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深为广大学生青年所喜爱。  相似文献   

7.
杨贤江同志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于去年九月杨贤江同志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时,曾在《教育研究》发表了《杨贤江教育思想》一文,有所论述。肯定了杨贤江教育思想,不仅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战斗作用;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他所阐述的许多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如教育本质与效能,教育同生产劳动、同经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历史性与阶级性,现在,无疑已是教育学的基本知识了。但是,在五十多年前的二  相似文献   

8.
杨贤江是我国无产阶级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的《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体系。在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出版的《世界教育史大系》里,就推举杨贤江和蔡元培、陶行知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代表,并且标明唯有杨贤江是共产党的教育家。在杨贤江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占着重要的位置,他提出的许多独到见解,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  相似文献   

9.
杨晓 《教育学报》2012,(5):112-117
日本学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是否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产生过影响,是迄今学术界尚未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通过考察杨贤江流亡日本期间完成的著作《新教育大纲》,发现其中有关"教育史以社会发展形态为分期"的框架,源于日本《劳农露西亚教育研究》一书,杨贤江将此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贯穿于《新教育大纲》始终。杨贤江正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思想基础,间接接受了日本学者苏俄新教育研究的影响,成为在中国系统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史观贡献最为突出、地位最为重要的教育家。这从客观上折射出日本苏俄新教育研究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贤江同志(1895—1931)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党员,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启蒙的作用。一九二八年以后.杨贤江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所写的《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两部著作奠定了他作为新兴教育理论先驱者光辉的历史地位。本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我党早期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由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编辑的《杨贤江纪念集》,商务印书馆将于今年十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11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杨贤江诞生100周年。为缅怀杨贤江对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贡献,继承和发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继承和弘扬他在思想、文化、教育理论上的丰富遗产,我们受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委托,搜集、整理、编辑《杨贤江全集》。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在杨研会、华中师范大学、河南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13.
杨贤江(1895—1931),字英甫,又名李浩吾,浙江余姚人,出身于成衣匠家庭。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和恽代英同志一起从事党的青年运动领导工作,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教育理论学说,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阐述教育理论的教育家,写出了教育理论专著《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发表了大量研究和指导青年运动的论文、短评、通讯、答问等文章,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青年教育思想。这是杨贤江在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教育青年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它和我们今天的青年教育在本质上有血缘关系。因此,研究它,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建设“四化”的新形势下搞好青年教育工作,是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 ,杨贤江是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先驱者而著名的。杨贤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渠道之一 ,正是直接体现在对当时苏俄教育的译介上。杨贤江介绍的第一篇文章是 192 1年发表的《英美德俄四国教育改造之实况》。文章第六节“劳农俄国之教育” ,主要涉及了卢纳察尔斯基任人民委员后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杨贤江称其“尤为最切实的改造计划……适应近世的时代精神而进行的了”。杨贤江的译介主要集中在 192 9年以后。篇目署名期刊时间新俄之新学校李仁民教育杂志 192 9,1苏联的大学生柳岛生新思潮 192 9,11苏俄之…  相似文献   

15.
杨贤江同志(1895-1931),字英父、英甫,笔名李浩吾,浙江余姚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早在一九三○年发表的教育专著《新教育大纲》中,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在揭露和批判半封建、半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教育上种种谬误的同时,提出了教育具有经济意义的精辟见解。今天我们学习这部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的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贤江同志(1895—1931),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也是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他不但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写出《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等重要著作;而且对青年运动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杨贤江论青年自学徐书业杨贤江是中国现化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十分关心青年问题。杨贤江最早对青年自学问题给予关注是在1920年,这年12月,他在《学生杂志》上发表了《自学的成功卜一文,到1923年,又陆续发表了《勖自学者》、《再勖自...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同志对教育的起源以及教育本质等问题,都有详尽的阐述。这些观点曾经引起某些异议和指责。因此,有必要就这些问题的有关论点加以比较。以正确地评价杨贤江同志这些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9.
杨贤江与小学公民教学杨克贵笔者在撰写《中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史》的过程中,由于查阅资料,发现一份杨贤江拟订的小学《公民科课程纲要》,觉得十分珍贵。该文在《杨贤江教育文集》中未收入,在《文集》后“附录”的《杨贤江著作一览表》中也未见目录。同时就笔者所见,...  相似文献   

20.
杨贤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1895年4月11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下垫桥,名贤江,字英父(英甫)。1921年,受聘担任《学生杂志》编辑,着手对《学生杂志》进行改革创新工作。1928年撰写成《教育史ABC》,1929年完成《新教育大纲》,1931年因患病于日本逝世。其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