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南方文艺复兴”时期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一生写了十九部长篇小说和七、八十篇短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地理背景都是一个虚构的南方小县——约克纳帕塔法。因此,后来批评家把他的这些作品冠之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在这个世系里,最出色的要数《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批评界,特别是我国批评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喧哗与骚动》进行了评价,但对其它几部较为出色的作品却着墨不多。但是无论就主题还是写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原型批评和福克纳一些作品的研究,将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与圣经故事进行比较,力图从原型批评角度对本作品进行分析和探讨。文中运用"置换变形"的原理再现圣经原型在作品中的置换。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圣经原型来剖析人类社会的一些共有主题和南方失败的必然性。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圣经主题在作品中的重述,来揭示和讽喻美国南方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道德价值观沦丧的悲剧性下场。  相似文献   

3.
威廉.福克纳于1950年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且是最受误解的作家,其创作手法上的实验与尝试非常引人注目。其叙事手法别具一格且堪称一绝。本文试从多角度叙事的选取及小说的复调性质对于《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艺术进行剖析,在与福克纳的另一部小说《喧哗与骚动》的叙事技巧和效果比较中,来凸现其卓越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头绪繁多,人物众多,杂乱纠纷,是福克纳最为晦涩难解的作品。拔开浓雾,撩开面纱,萨德本与查尔斯·邦的矛盾冲突构成作品的主要情节,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主线。萨德本与查尔斯·邦执著地追求身份的认同,一个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个屡战屡败,他们都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5.
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文坛上的奇才,美国南方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之一。福克纳的小说以人物的意识作为描写对象,针对意识活动的特点,他在创作中尝试了大量的传统和创新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叙事手法是多角度叙事、对位式结构和隐喻象征手法。《押沙龙!押沙龙!》同样运用了这三种手法。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以其对人类社会的杰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文章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结合作品中的社会背景,阐释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历史辩证地分析福克纳创作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押沙龙,押沙龙!》是20世纪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部哥特小说。恶棍英雄的塑造、恐怖的情节和揭示人性阴暗面的主题都具备了哥特小说的特征。哥特式手法的运用是对建立在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基础上的旧南方非人性的鞭笞。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原型批评和福克纳一些作品的研究,将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与圣经故事进行比较,力图从原型批评角度对本作品的主题即种族主义经行分析和探讨.文中运用“置换变形”的原理再现圣经原型在作品中的置换,以期解读福氏小说运用独特的写作技巧升华主题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9.
19、20世纪的美国南方是基督教盛行、父权制横行、黑人、混血儿又多一重种族压迫的世界,威廉·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描写了萨德本的际遇兴衰,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女性人物,在萨德本周围,有这样一些女子:妻子埃伦、妻妹罗莎、女儿朱迪思、被他凌辱的米莉、他的混血女儿克莱蒂等,她们囊括了福克纳笔下女性的几种类型,她们不是《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主角,就如同妇女也不是南方社会生活的主角一样,这些妇女是19、20世纪南方社会各阶层女性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押沙龙,押沙龙!》与《撒母耳记》的对照比较,分别从《圣经》原型,不一而足;父子关系,似“是”而“非”;兄弟相残,原因各异三个方面论证了小说与《圣经》故事的关联及对后者的超越,进而探讨和阐述了福克纳舍弃看似“名副其实”的《黑屋子》而更名为看似“名不副实”的《押沙龙,押沙龙!》的意图和目的。  相似文献   

11.
《押沙龙,押沙龙!》在叙事艺术上极具实验性,尝试了一系列立体主义艺术手法,试分析福克纳对小说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的创造性处理及由此形成的小说主题的多元性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伟大的实验主义小说家,其作品在艺术上最杰出的贡献在于对叙事方法与技巧的实验性创新。他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是其叙事实验的集大成之作,体现了福克纳叙事实验独特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头绪繁多,人物众多,杂乱纠纷,是福克纳最为晦涩难解的作品。拔开浓雾,撩开面纱,萨德本与查尔斯·邦的矛盾冲突构成作品的主要情节,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主线。萨德本与查尔斯·邦执著地追求身份的认同,一个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个屡战屡败,他们都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4.
《押沙龙,押沙龙!》是威廉·福克纳的集大成之作,在叙事艺术上极具实验性,对其叙事艺术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本文结合立体主义绘画艺术,以立体主义多视角叙事为切人点,探讨《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艺术。《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艺术和“立体主义”绘画有很强的“家族相似性”,具有突出的立体主义特征,是典型的立体主义多视角叙事。  相似文献   

15.
福克纳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以其对人类社会的杰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文章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结合作品中的社会背景,阐释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历史辩证地分析福克纳创作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6.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中存在着四个彼此之间有巨大差异的叙述人,且叙述人与人物身份重合。每个叙述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颠覆他人叙述、建构属于自己的主人公故事,妄图建立自己的叙述权威,从而导致了《押沙龙,押沙龙!》叙事的虚构性和不可靠性。本文拟从叙述人身份的特殊性出发,勾勒四位叙述人对故事建构—颠覆—重构的叙述过程,从而见出《押沙龙,押沙龙!》独特的叙事。  相似文献   

17.
《押沙龙,押沙龙!》的不可确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来的文学评论,都试图给予作品一个终极意义,并将其固定下来。而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却以其本质上的多元性使这种传统的批评意图难以奏效。本文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小说中四位叙述者对斯特潘家族史的不同解读之间的冲突和他们各自的叙述中的内在矛盾,从而揭示了这部小说不可能确定于一个终极意义的复调性质  相似文献   

18.
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福克纳打破了文学与历史的界限,采用了小说创作的虚构策略。在叙述层次的设置、叙述者的选择、叙述声音的迥异以及叙述的真实与否方面,充分表达了他对美国南方历史中黑人种族问题的深切关注。然而他所传递的“历史”却丧失了传统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性,而凸现为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所谓的“新历史”或“文本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一个出行在路上的小男孩成就了美国的自我认识.在路上的独特成长模式蕴涵了个人成长与社会再现的双重功能.福克纳的代表作<押沙龙,押沙龙!>中萨德本由一个富人门前"被拒绝的孩子"转变为"社会的合作者"的出行之路,实质上是对南方独特的社会发展历程的重新再现,他在路上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对南方社会的认知和认同,折射出一个南方少年"自我"身份的缺省和美国"南方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本的重要特征,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使读者在文本意义的探索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福克纳创造了四位叙述者来分别讲述萨德本家族的历史,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呼唤着读者对文本进行自己的探索。本文拟从分析四位叙述者的叙事过程出发,探讨在《押沙龙,押沙龙!》的创作过程中,读者的作用以及文本的不确定性带给读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