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建勋  吴郁 《东南传播》2015,(2):143-144
近几年,国内电视节目纷纷出现了主持人边缘化和隐匿性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涉及电视节目的变革、主持人能力素质新要求以及电视观众的审美需求变化等。本文通过对出现主持人"隐匿性"现象的电视节目进行阐述,分析电视节目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主持人在面对电视节目"去主持人化"的现象时,面对有限的主持空间应当如何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来促进电视节目和自身的发展的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荧屏形象直接关乎电视台形象.许多主持人存在"羊群效应"的思维方式,盲目跟从所谓的"时尚"、"潮流",而"定制化"现象的出现,则产生"反羊群效应",让主持人荧幕形象变得独树一帜,提升电视节目的荧幕形象.  相似文献   

3.
电视方言节目的文化成因与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荧屏上近些年出现了很多方言节目,虽然国家广电总局曾发文"约束"或"禁止"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及电视剧使用方言,意在规范媒体的语言文字使用,但这些禁令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电视节目中的方言现象也并未因此而停止.  相似文献   

4.
社会在进步,新媒体也已蓬勃兴起并迅猛发展,虽然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们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也更加宽泛,但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四大媒介中,电视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的形象代言人,特别是那个有影响力的"名嘴"往往会成为广大受众的"意见领袖"。所以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使用的语言会对广大受众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使用话语权时拿捏好尺度。本文通过笔者对当前一些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使用的关注,浅析主持人话语权的掌控。  相似文献   

5.
张凤 《新闻前哨》2022,(3):46-47
新的媒体样态下,节目发展开始关注品牌价值,以主持人作为重要发展对象,引导电视节目发展方向.现代电视节目,建立品牌化形象,打破传统发展桎梏.新媒体影响下,短视频模式占据市场,对传统电视节目影响较大,导致电视节目主持人关注度持续下降,且话语权受到的冲击挑战比较大.本文基于新媒体背景讨论和分析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化塑造策略,仅...  相似文献   

6.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的协调者与引导者,是连接节目与观众之间的纽带,担负着指引正确舆论导向的重任.主持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为电视实现有效传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女性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话语权的传播群体,更担负着展现时代风采,推动社会进步的特殊作用.美国知名化妆品制造商玫琳凯曾经说过:"女人有两种东西比金钱和性更为人们所需要--认可和赞美."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电视节目主持人媚俗化姿态,对待工作功利化的表现,使得主持人似乎成为电视传播中的工具 经常收看电视节目,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似乎很多节目中的主持人都是同一张脸,一样的笑容,一样的话语方式,一样的语气,所表达和传播的同样都是没有灵魂的声音,滥用其应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胡美妍 《新闻传播》2022,(3):99-100
电视节目如何寻求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主持人大赛》为例,试析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提升节目的 影响力和传播力?新时代如何通过"四力"考核主持人的内涵?进而解析现象级节目的 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9.
王春柳  王春阳 《新闻传播》2009,(11):116-116
电视节目的增多.使得电视主持人的数量以几何倍数增加。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主持人队伍人员的纷杂、主持效果良莠不齐的现象越来越多。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电视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节目受欢迎的程度,而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直接决定着采用何种类型的主持人与之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节目的传播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对实现节目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主持人的主持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电视节目主持人跨界主持现象相继出现,并且经过多年的探索,一些优秀的跨界主持人的节目效果获得了受众的肯定。本文讨论和分析了跨界主持方式对电视节目传播产生的影响,从主持和电视节目传播两个角度,对主持人跨界主持的特色进行分析,形成对跨界主持现象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在50年代初期美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中。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中国的出现,则是在80年代初,比美国晚30年。 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仅仅10年的时间,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随着电视屏幕已进入千家万户,沈力、宋世雄、鞠萍、赵忠祥、程鹤麟、高丽萍等一批节目主持人已形成群星闪烁之势。随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实践而来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理论,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理论的海洋中艰难遨游。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在50年代初期美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中。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中国的出现,则是在80年代初,比美国晚30年。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仅仅10年的时间,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随着电视屏幕已进入千家万户,沈力、宋世雄、鞠萍、赵忠祥、程鹤麟、高丽萍等一批节目主持人已形成群星闪烁之势。随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实践而来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理论,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理论的海洋中艰难遨游。  相似文献   

13.
肖思为 《传媒》2018,(4):35-36
主持人作为话语权力的执行者,在不同的节目中彰显着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性别权力、阶级权力或其他类型权力,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动态、价值取向.从这一角度来看,主持人的话语应是社会话语中最精粹的部分.融媒体背景下,话语权有新的发展空间,而话语失范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媒体转型、组织监管不够、对自身要求降低、个人审美出现偏差等种种原因,主持人话语体系中出现了不少杂质,这些杂质成为营造清澈主流话语权空间的阻碍.基于此,笔者对造成融媒背景下主持人话语失范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相关建议,期望能为我国主持人做好融媒体时代话语权力的"把关人"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男女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上有诸多不同,在语音、词汇、句式、语言策略等方面有明显的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两性的生理、思维方式、社会分工、性别角色均存在差异。目前,女性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在节目分配、任务分配上却表现出话语权的弱化。  相似文献   

15.
黄菲 《视听》2016,(1):88-89
相关资料显示,美国是最早出现主持人这一概念的国家,大概在过了近三十年之后的1981年,我国才开始在电视节目中设置主持人,在同一年"节目主持人"一词被赵忠祥在节目中运用出现,可以说在中国播音主持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媒业也在飞速发展之中,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争相竞艳,尤其以综艺节目的发展速度之快最为突出,收视率之高不容小觑,对观众的影响力巨大。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不光要有才华,  相似文献   

16.
有人曾说过,电视展现的就是说话的人头。这话虽说有点太绝对,但却也道出了说话对电视的重要性。一是电视离不开人说话,二是说话水平的高低基本就决定了电视节目好不好看。在电视中说话的人当然是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但其中最具有话语权,对电视节目的话语质量、效果具有绝对影响力的人当属主持人了。本文将从主持人中的对话入手,探讨让电视谈话更精彩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主和多元化社会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人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意识越来越突出,受众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社会责任意识要求也很强烈。但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这种角色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越位现象,本文分析了这种越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与电视谈话节目的关系 主持人是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主持人的出现还原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习惯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模式,在观众与电视之间建立了一种虚拟的互动关系.主持人出现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不仅为电视带来了"人格化"和"个性化"的色彩,也为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变革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浅析广播电视直播中主持人话语权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友锏  杨正鹤 《今传媒》2016,(11):136-137
随着直播节目的日趋常态化,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话语权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运用,但其运用情况喜忧参半、不容乐观,从央视到地方台主持人播报屡次出现低级错误,直播主持人的话语权备受关注,更值得研究和改进,以便于提高节目质量和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李和平 《今传媒》2016,(3):112-113
对一档电视节目而言,主持人的角色、功能定位、品牌包装以及价值体现非常重要,从过去传统报幕型主持人到主持人型制片人的转变已经成为众多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规划的发展方向.纵观整个中国电视节目发展的过程中不乏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主持人型制片人,主持人与制片人两种岗位相融合,对于节目整体风格的统一以及品牌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更容易形成节目的固定风格,被观众所接受认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原先任何节目的传统推广方式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对于主持人型制片人而言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要求和变化.笔者从节目内容的制作、品牌的塑造、团队的管理以及主持人职业规划等四方面内容论述主持人型制片人对电视节目的发展与创新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