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出生于龟兹的西域宫廷音乐大师苏袛婆,借用龟兹乐中的"五旦七调"理论创造了以"旋宫八十四调"为主的新式音乐体系,成为我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理论完善了当时的音乐体系。  相似文献   

2.
申桂红 《兰台世界》2015,(6):116-117
苏祗婆作为宫调理论的鼻祖,为龟兹音乐的发展与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创设的“五旦七声”宫调理论标志着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新阶段,其不但创立了新的音乐规范,而且还为以后中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龟兹乐在唐代绽放了它独一无二的璀璨光彩。本文首先阐述了龟兹乐产生、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介绍了龟兹乐自身的音乐结构和音乐理论,并重点对其盛行的原因做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苏袛婆作为宫调理论的鼻祖,为龟兹音乐的发展与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创设的"五旦七声"宫调理论标志着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新阶段,其不但创立了新的音乐规范,而且还为以后中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辉 《兰台世界》2014,(12):181-182
龟兹乐在中原的传播,离不开历代龟兹乐师的努力,其中北宋乐师苏袛婆在其中起到了举动轻重的作用,他将传统的龟兹乐与中原音乐相融合,推出了影响音乐史的"五旦七声"。  相似文献   

6.
龟兹乐在中原的传播,离不开历代龟兹乐师的努力,其中北宋乐师苏袛婆在其中起到了举动轻重的作用,他将传统的龟兹乐与中原音乐相融合,推出了影响音乐史的"五旦七声"。  相似文献   

7.
张珂 《出版广角》2016,(10):94-95
作为人类审美评价活动的一种存在形式,音乐评论与音乐发展相辅相成一。《李凌音乐评论研究》在“轻音乐”“新潮音乐”“声乐”以及“流行音乐”上的独到建树,推动了我国整个音乐评论体系走向成熟,充分诠释了音乐的内在美。  相似文献   

8.
白雯 《大观周刊》2012,(11):176-176
当前各种音乐软件的不断完善和升级,个人电脑的普及和数字化音乐设备成本的降低,数字音乐技术已经逐渐由原来的“贵族化”走向了“平民化”。应用数字音乐技术手段改变音乐理论数学的理念、模式及学习理论,使教学达到视听统一,成为了新型的音乐理论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樊琪 《兰台世界》2015,(6):111-112
鼓乐是唐代一种十分流行的音乐艺术形式。它源于中国古代鼓文化形成与兴盛。鼓与音乐相结合不仅产生了动听的龟兹乐,也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西安鼓乐。唐代遗音中的鼓乐以其饱满的音乐元素和动感的节奏绕梁古今,深受百姓喜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南文艺出版社主要面向专业层面引进和出版了一大批版本权威、装帧印制精良的、具有标志性的“短”、“中”、“长”线音乐图书,这对迅速扩大该社影响,铸造“湘艺版”音乐图书已凭借其权威性的版本体系和规模化的品种结构得到业界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对于近年来报刊上对几件音乐大事的报道,我有些看法,现在写出来,以便新闻战线上的同志知道这些报道引起了什么反应,今后在报道同类事件时,更能搔到音乐战线的痒处。这几件份量不轻的报道是: 一、青年工人王强业余编出《音乐辞典》(1980年4月27日光明日报,署名孙均)。二、费梦寒同志提出“调式体系”理论,制成电子调式分析仪(1980年8月日中国青  相似文献   

12.
龟兹文物是中华文明珍贵的历史遗存。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龟兹文物被英、俄、法、日、德等国以考察之名掠走,流失海外。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龟兹文物,大部分是沙皇俄国时期别列佐夫斯基考察队和奥尔登堡考察队从龟兹带回,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小部分为苏联在二战胜利后辗转从德国带回,主要为壁画,这些壁画一部分的原始出处为新疆克孜尔石窟。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对龟兹壁画进行了修复,且在少数展览、图录中展示过一些龟兹文物,但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利用。流失海外的龟兹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3.
胡小会 《大观周刊》2012,(28):42-43,94
川黔交界仁怀地区的民间萨翁派道场音乐与科仪活动及科目内容紧密相连,具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其音乐是当地各种民间音乐的融合.可分为唱腔和器乐两大体系。时到今日,还保留了大量蜀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音乐院校图书馆在类分音乐图书时,究竟应采用何种分类体系,依据何种分类法,这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音乐院校的数量比“文革”前明显增加,这些音乐院校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图书、乐谱、磁带、唱片等多种类型文献。而长期以来,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均采用“自拟法”,这就难免缺少科学性与系统性,因此,必须建立统一的图书分类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结合龟兹壁画遗存、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文化信息,对古龟兹龙文化源流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可以对龟兹文化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胡李阳 《今传媒》2016,(9):52-54
在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和音乐商业化的背景下,《我的滑板鞋》短时间内的爆红,虽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是从后现代语境来看,“神曲”的“神传播”、社会影响以及逐渐形成的后现代音乐特性,迫使当代流行音乐不得不警惕“神曲”后现代趋势的蔓延,并致力于音乐创作体系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7.
韩莎 《兰台世界》2014,(1):78-79
万宝常是隋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自撰《乐谱》六十四卷,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发明了用水尺来定音律以调整乐器声音的办法,推断出了一百四十四律,为此后音乐史上的众多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万宝常是隋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自撰《乐谱》六十四卷,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发明了用水尺来定音律以调整乐器声音的办法,推断出了一百四十四律,为此后音乐史上的众多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音乐素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的延伸服务。文章基于网络调查与内容分析法,以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从音乐素养教育隶属栏目、形式、内容、音乐数据库资源、音乐空间资源、音乐设备等方面调查,分析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音乐素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基于活动理论从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分工提出音乐素养教育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音乐素养教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晓慧 《兰台世界》2014,(11):110-111
万宝常作为一个普通的乐工,怀着对音乐的喜爱,常年浸淫于此,提出了著名的"八十四调"理论,然而人微言轻,不幸被沛国公郑泽所盗用。万宝常愤世嫉俗,不惧皇帝的权威,敢于指出黄钟之音为亡国之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