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同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一样,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三个代表”为精髓、以“科教兴国”和“教育创新”为主题、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江泽民教育论述。  相似文献   

2.
黄勇 《大观周刊》2011,(47):7-8,26
文章阐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以及中国培智教育课程的现状,并结合二者对今天中国的培智教育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14年前,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区采访.拍下了“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喊出的“我要读书”的心声。一张照片改变了这个贫困山村小女孩的命运,更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实施。教育记者“观察一切”,“及时发出警报”,为的都是中国教育这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最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宗旨,也是教育记者的根本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为了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精神,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定于2009年1月6日~7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教育读物工作者大会”,期问将举办“中国教育读物建设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并同时启动“2009中国教育专家推荐百种优秀学生读物”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1月6日,以“促进教育读物科学发展,引导青少年学生科学阅读”为主题,由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教育读物工作者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在本届大会上,教育行政部门、出版主管部门和全国教育界、出版界、高等院校的学者专家以及行业精英共同总结研讨了2008年国内教育书业的发展历程,以及2009年新形势下的教育读物、教育书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探讨了教育书业的新型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在本次大会上,“2009中国教育专家推荐百种优秀学生读物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6.
梁艺 《出版广角》2015,(4):58-59
《教育观察》创刊之初,我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的期刊界,教育类的学术期刊众多,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为教育实践服务?当我们以“课堂观察”作为《教育观察》切入教学实践的视角时,也有学者为我们担忧。的确,“课堂观察”不再是一个教育理论界的时髦话题,而纵观《教育观察》所做的课堂观察活动,也确实不时髦。  相似文献   

7.
世界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潮流与中国图书情报教育改革走向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为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90年代我国图书情报教育人才需求与图书情报教育深化改革研究综合报告中的部分内容。文章回顾了图书情报教育发展简史,针对美国图情教育界的“关门”风和中国图情教育界的“改名”潮发表见解。在中国图书情报教育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中,论述了图情教育改革的导向,构建“信息管理学科群”,以及设计面向21世纪的信息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25日,“惠普电脑普教百万捐赠计划暨‘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会上,惠普携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同启动了“惠普电脑普教百万捐赠计划”.并同步发布了惠普电脑09财年在教育行业的整体策略.彰显出惠普希望与中国的教育事业共成长的决心与信心.在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9.
日前,历时数月、广受关注的“2009回响中国.第三届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评选活动正式落下帷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获封“中国十佳教育出版社”荣誉称号,顺利蝉联中国教育出版社“年度十佳”。  相似文献   

10.
李峰  张德胜 《青年记者》2016,(17):123-124
“中国梦”的提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将“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11.
卢粉艳 《兰台世界》2007,(4X):57-59
杨松轩先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颇负盛名的教育先驱,在“废科举,兴学校”的历史潮流中,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陕西蔡元培。”  相似文献   

12.
甘凤春 《大观周刊》2012,(40):79-79
“中和位育”,是儒家的核心口号,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精髓。时至今日,这一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就我国当前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而言,现代教育更应以“中和位育”思想为指导,改善教育中的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3.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要守正创新,必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文章通过分析图书馆事业存在的问题、图书馆精神的内涵、图书馆界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描绘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时代答卷:扎根中国大地,以“培养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使命;立德树人,以树立“爱国、爱馆、爱书...  相似文献   

14.
7月23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京联合举办了“中国教育报刊高级论坛”。参加会议的有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地教育报刊社、教育杂志社的经营者和出版界专家近百人。作为首次为研究教育报刊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 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之先河,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学生以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相对低成本的信息获取平台:二是全方位呈现作为“力量关系网络”的新闻传播教育场域;三是客观书写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历史,为当世及后世研究者保存史料.  相似文献   

16.
1月9日,由腾讯网主办、全民参与的大型网络在线评选推广活动——“回响中国·2008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评选揭晓.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荣获“十佳杰出贡献教育出版社”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入世,外语教育面临重大的挑战。高校实施双语教育已是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双语教育”的内涵及原则,探讨我校实施“双语教育”的可能性及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8.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通过发轫于苏南地域的“新教育实验”,并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阅读观”,传递了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与“为了人的一切”的新人文理念。论文通过回望朱永新的读书求学经历、“新教育实验”的实施过程、推进全民阅读的不懈努力及对未来教育生态的展望,解析了其教育及阅读观的形成过程和丰富人文内涵,认为这种努力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创新的知行合一精神,为助推“书香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和别树一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文华情怀》专栏寄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焕文 《图书情报知识》2007,(1):F0002-F0002
“文华图专”(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The Boone Library School,1920~),作为20世纪中国图书馆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心,不仅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图书馆学教育和档案学教育的历史,而且演绎和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繁荣与发展。“文华图专”,作为令人  相似文献   

20.
一个时期以来,不管是业界还是学界,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把新闻学教育的问题看成是高校新闻院系的责任,从而导致了延续至今的“学理性”与“实践性”的分歧与争执。然而,纵观全方位的中国新闻教育,种种危机并非仅仅来源于高校本身,新闻媒体也同样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再教育理念的缺失。也正是新闻媒体的这种再教育理念的缺失,才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新闻学教育发展的滞后与迟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