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唐代的女性服饰是传统中国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唐代女性服饰具有融合统一、兼收并蓄、精彩纷呈、雍容华贵的总体特征。襦裙、胡服、女着男装是唐代女性服饰的特色标识。  相似文献   

2.
李莉  陶辉 《大观周刊》2012,(1):76-76
唐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繁荣的时期,也是女性服饰最具特色的时期。本文欲从社会性别体制入手,以唐代女性服饰的装饰特征为研究主体,分析唐代女性的服饰色彩,服饰纹样及服饰装饰工艺,进而在社会性别的视角下揭示出唐代女性服饰装饰审美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安静 《兰台世界》2015,(4):103-104
宋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宋代女性服饰,无论是礼服还是常服,都比较保守、拘谨,与唐代的张狂个性相比大有收敛之势。男性服饰样式比较单一,但在体现封建等级制方面依然非常严格。  相似文献   

4.
常雯馨 《大观周刊》2013,(12):24-24
唐代妇女服饰色彩艳丽、款式多样、装饰手法新颖、风格典雅华贵,在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史上留下及其惟哏的祷章长文从唐代画家周防的《簪范仕女图》出发,了解唐代妇女的服饰搭自。颜色、妆容配饰等,还原唐代妇女服饰的审美标准和流行风尚  相似文献   

5.
从唐代服饰审美流变而言,初唐时期自然清新,盛唐时期华贵丰美,中晚唐时期炫丽诡异。唐代服饰审美文化的特征可概括为:华丽自信的服饰审美意境、尊重个性的服饰审美精神、顺时而变的服饰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讲述了唐代女子服饰开放大气、刚柔并济、服饰色彩鲜艳明丽以及胡服盛行的艺术特色,充分肯定了唐代女子服饰在我国服装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唐朝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服饰发展提供了机遇。唐代服饰既有传统服饰的含蓄优雅,又吸收了外来服饰的富丽洒脱,同时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胆自由、绚丽多彩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唐代女子的襦裙服、胡服、女着男装等服饰上。  相似文献   

8.
华冰  赵建 《兰台世界》2014,(1):144-145
唐朝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服饰发展提供了机遇.唐代服饰既有传统服饰的含蓄优雅,又吸收了外来服饰的富丽洒脱,同时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胆自由、绚丽多彩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唐代女子的襦裙服、胡服、女着男装等服饰上.  相似文献   

9.
服饰是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意识的生动反映,具有鲜明的物质文化属性,对唐代服饰的研究始终是中外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本研究以"锁子甲"为线索和切入点,对外来文明对唐代服饰形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姜中华 《兰台世界》2014,(12):172-173
服饰是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意识的生动反映,具有鲜明的物质文化属性,对唐代服饰的研究始终是中外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本研究以"锁子甲"为线索和切入点,对外来文明对唐代服饰形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唐宋女性服饰在款式、色彩图案、整体造型上的对比研究,对两个朝代的女性服饰文化的转型和审美进行分析总结,唐代"错彩镂金"到宋代"芙蓉出水"的转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服装款式从大胆奇异走向礼仪规范、服装色彩图案从浓艳华美走向质朴素雅、整体造型从雍容华贵走向苗条婀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唐宋女性服饰在款式、色彩图案、整体造型上的对比研究,对两个朝代的女性服饰文化的转型和审美进行分析总结,唐代“错彩镂金”到宋代“芙蓉出水”的转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服装款式从大胆奇异走向礼仪规范、服装色彩图案从浓艳华美走向质朴素雅、整体造型从雍容华贵走向苗条婀娜.  相似文献   

13.
在唐代仕女画之中,仕女的服饰体现了丰富的绘画语言,通过典型服饰体现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表现"玉环肥"式的"以肥为美"的审美情趣,使唐代仕女图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体现了丰富的服饰绘画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正>唐代女性服装与其他朝代相比,具有典型的浪漫、大气及开放等特征,在风格上有着革命性的转变。这些特征及风尚的出现与民族的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受西部少数民族服饰影响,同时这些特征的出现还与当时的政治形式及佛教的盛行相关。盛唐时期国泰民安,尤其以妇女的丰腴为美,在服饰上更是色彩艳丽,饱含刚正之气。到了中晚唐,妇女的服饰变得较为保  相似文献   

15.
唐代前期妇女服饰开放风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末,向达先生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以丰富的史料论述了唐代长安妇女服饰,遗憾的是,那时尚无足够的考古发现以资证明。60年代以后,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唐代许多墓葬被发掘,反映妇女服饰的考古资料,主要集中于墓葬壁画、陶瓷、雕塑及绢绘中。尤以1960年至1962年发掘的永泰公主墓壁画,人物集中,时代感强,是构思完密、技巧圆熟的初唐时代水平最高的重要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以永泰公主墓壁画为主,结合文献及其他考古材料,对唐代前期妇女服饰开放风气作一些探索,想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吴江 《兰台世界》2016,(14):157-159
唐代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唐代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在此基础上,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体育服饰也随体育活动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从体育服饰文化的角度认识唐代体育活动的特色,可以让我们对唐代体育及唐代服饰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申报>作为上海本埠重要的新闻媒体,其有关女性服饰讯息在当时板具代表性.<申报>关于女性服饰讯息的主要形态有服饰新闻、服饰广告和服饰评论三种,三者相辅相成,共同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女性服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江苏地区明代浇浆墓较多,浇浆墓由于其特殊的墓葬结构,致使棺椁及棺内文物等随葬品大多数情况下保存比较好。出土文物中数量最多的为服饰类文物,其中女性服饰占有很大比重。这些出土的女性服饰数量大,种类多,包括袍衫、袄、褙子、鞋袜、裙子、背心等。但不同博物馆对女性服饰的名称叫法不一,甚至同一种服饰的名称有好几种。本文对江苏地区明代浇浆墓出土女性服饰的主要种类、名称、颜色和实际使用等进行了考证。通过考证发现,江苏地区明代浇浆墓出土女性服饰基本上可以定名为褙子、袍衫、袄、裙、弓样鞋、背心和裤子等。在使用频率方面,穿着裙类服饰的数量最多,其次是袍衫类服饰和袄类服饰。明朝中后期,女性更多的开始青睐裙子类服饰,而对袍衫和袄这种传统服饰喜爱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是我国侗族文化的综合体现,顾名思义,其中饱含着浓郁的古风。服饰艺术是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当今侗族"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追本溯源,探寻侗族服饰的源变及其特征,将为我们进一步做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兴盛发达的时代,唐朝自信、宽容的民族性格在唐代服饰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唐代女装更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新鲜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